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讀特朗普上任周年政府關門:政治極化空前 政治信用透支

解讀特朗普上任周年政府關門:政治極化空前 政治信用透支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一周年紀念日當天,美國行政部門被迫「關門」。

兩者同時發生,雖有種種機緣巧合的偶然性原因,但也凸顯出特朗普執政一年後美國政治極化加劇的現實,並反映出美國政府治理能力下降、政治信用透支的更深層問題

政府之所以會關門,其制度根源在於美國三權分立體制中,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的權力制衡。由於行政部門的預算開支方案需立法部門批准,因此當擁有立法權的國會不批准預算方案時,行政部門就會因無錢可用而被迫暫時關門。

這種制衡制度設計,原本是為避免行政分支開支無度;但在美國實際政治生活中,卻時常淪為「黨爭」工具,即國會兩黨以「關門」為要挾倒逼對方做出政策讓步。

例如,在2013年,國會兩黨因在「奧巴馬醫改」問題上意見不合,導致預算不得通過、行政部門被迫關門。而本次,國會兩黨又因移民改革問題爭執不下,再次導致行政部門被迫關門。

因此在美國政治中,行政部門關門並不是什麼新鮮事,1981年以來便已發生過12次。但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白宮和國會分別為兩黨控制時期。而這次的特殊之處在於,政府關門發生在白宮、國會兩院均為共和黨控制之際

這一特殊情況凸顯,美國的政治極化在加劇。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這一年內,不僅是共和、民主兩黨之間的對立加劇,共和黨內部的分歧也在擴大。在這次關門事件中,便有數名共和黨議員反對本黨支持的預算案。

特朗普政府上台一年來政策快速「右擺」,大規模廢除奧巴馬政府時期的各種規定,尤其是試圖廢除擴大美國醫保覆蓋面的「奧巴馬醫改」,減稅方案也顯著偏袒企業和富人,試圖放鬆對大企業的監管,強化邊境管理措施,試圖收緊移民政策……所有這些政策調整,都是意在「顛覆」上屆政府的政策路線。而這種顛覆則進一步加深了兩黨裂痕

美國政府關門,值得關注的問題不在於短期經濟衝擊,而是長期政治影響

從經濟上來看,非核心行政部門停擺確有一定影響,例如超過80萬名聯邦僱員將被迫無薪休假,一些公共服務將被迫暫停。但這種經濟影響相較於美國的經濟規模幾乎微不足道。柯林頓政府時期近一個月的政府關門造成的經濟損失也不過14億美元。

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全球舉債能力最強的國家,美國本應是最不可能出現「財務」問題的,但黨爭卻令美國行政部門關門周而復始地上演,這從根本上削弱了美國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政治信用

-END-

記者:金旼旼 高攀

編輯:劉鵬 侯鴻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國際 的精彩文章:

末梢特稿:特朗普說全球變暖是騙局 然後終止了他的氣候衛星

TAG:新華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