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我國國產化載人潛水器性能卓越,為建立深海空間站打下良好基礎

我國國產化載人潛水器性能卓越,為建立深海空間站打下良好基礎

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是人類探索海洋深處奧秘的重要工具,它可以搭載科學家和技術人員進入數千米以下的深海,開展海洋地質、海洋環境、海洋生物等各類科學考察和工程作業活動,對於人類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一個國家在結構材料、自動控制、通訊傳輸等前沿技術領域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當今世界擁有數千米潛深級別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的國家僅有美國、日本、俄羅斯、法國、中國這屈指可數的幾個而已。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創造了世界最大潛深記錄,但是國產化程度並不高

2012年,中國自主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實現了7062米的驚人下潛深度,一舉打破了之前由日本保持的6527米的世界最大潛深記錄,標誌著中國在載人潛水器領域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這一輝煌的成績令無數國人感到驕傲和振奮。然而在取得進步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不足。雖然「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創造了世界之最,但是由於過去我國在深海技術裝備方面的積累較為薄弱,很多關鍵部件還無法實現自主生產,因此「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國產化率僅為60%左右。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關鍵核心部件國產化率高達91.3%

比如潛水器承受海水壓力的鈦合金球殼是從俄羅斯進口的,機械手臂和照明系統是從美國進口的,成像設備是從日本進口的等等。這些進口設備一方面影響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後勤保障的成本和效率,另一方面也存在被人卡脖子的隱患。為此我國專門設立了「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的國家重點專項,集中力量攻克技術瓶頸,經過數年的努力,研製成功了全國產化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並於2017年完成了多次全深度潛航實驗,實現了我國深海載人潛水器從集成創新到自主創新的歷史性跨越。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下潛深度可達4500米

作為我國的第二台深海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跟它的大哥「蛟龍」號相比,首先最大的特點就是擁有徹頭徹尾的「中國心」。「深海勇士」號所使用的載人球艙、高壓海水泵、浮力材料、鋰電池、推進系統、機械手臂等等全部實現了國產化,整個潛水器的關鍵核心部件國產化率高達91.3%,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就算有國家想利用禁運的方式來卡我們的脖子,我們也完全有能力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全面自主配套。

4500米深度被壓扁的杯子

其次,「深海勇士」號的下潛深度為4500米,雖然看起來比起「蛟龍」號的7000米有著不小的差距,但是這並不是在技術難度上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而是綜合考慮了實際應用性的結果。4500米的下潛深度已經基本上覆蓋了我國主要海域和國際海域可開發資源的深度範圍,「深海勇士」號主要設計思路不再是為了追求破紀錄的大潛深,而是能夠以更加高效低廉的使用成本完成更多的水下作業任務。「深海勇士」號執行單次任務的成本比起「蛟龍」號降低了40%以上,完成了從「能用,夠用」到「多用,好用」的轉變。

十三五期間我國已經立項研製永久性的深海空間站

我國以推進深海載人潛水器國產化為契機,帶動了國內一大批深潛裝備的配套廠商提升自身的技術能力,也為我國深海前沿關鍵技術、深海通用配套技術、深海動力平台關鍵技術等領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未來我國還將根據不同的需求,陸續推出多款不同潛深級別的深海載人潛水器,包括萬米級別的載人潛水器以及永久性的深海空間站的研製工作也已經有條不紊地展開了,中國人必將實現「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的宏偉目標。

作者:利刃/晨言無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晨曦防務 的精彩文章:

我軍曇花一現的自行反坦克炮,與裝甲洪流近身肉搏的無畏勇者

TAG:晨曦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