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蒙古帝國三征安南——折戟沉沙

蒙古帝國三征安南——折戟沉沙

蒙古帝國前兩次征安南都是不成功的。

第一次是在蒙哥汗時代,當時忽必烈還只是個親王,蒙古大將兀良合台率領30000萬蒙古軍小試牛刀般的懲戒了一下安南。安南受到了巨大的打擊,被迫向蒙古稱臣納貢,但同時,他們也了解到了蒙古的套路。

第二次是在蒙古滅宋以後,此時忽必烈已經登基為帝,改國號「大元」。忽必烈在二征安南之前還發動了兩場針對日本的侵略之戰,可是都遭到了大敗。忽必烈很生氣,把全部的怒火發泄到了安南身上,他命令鎮南王脫歡(九皇子)率大軍50萬,全面入侵安南,其目的是想將安南滅國,而不是臣服。同時,忽必烈還讓另一路的蒙古大將唆都從占城出兵安南,支援脫歡。可是因為炎熱的天氣和疾病蔓延,再加上安南人的頑強抵抗,蒙古軍再次飲恨而歸,且損失慘重,脫歡受到了忽必烈的嚴厲斥責。忽必烈還不甘心,決定再征安南,於是發動了第三次入侵安南之戰。

結果這一次更慘,蒙古軍還是50萬(都是號稱,具體數目可能只有一半多),但是他們卻敗在糧道上,差點全軍覆沒。

脫歡吸取了上次的教訓(這也是忽必烈給他的最後一次機會),一路上小心謹慎、穩紮穩打的深入安南腹地,佔據升龍(安南國都,今河內)。

這一次脫歡是想長期駐紮在安南,慢慢的和安南軍玩持久戰。安南不是想玩游擊么?那我就和你來玩圍剿和掃蕩,這種戰術有點像二戰中某侵略國玩兒的套路。但是這種戰術有個前提:由於戰線太長,你得有足夠的戰略物資和軍事補給作為支撐,否則不但玩兒不了圍剿,反而會把自己陷入絕境。

蒙古軍的後勤物資基本靠自帶,因為他們在安南基本搶不到,安南人早就做了堅壁清野。而且安南沒有城池,蒙古軍占無可據,只有自立柵寨,作為防守。這為安南軍的偷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脫歡的目的很明確:到處尋找安南軍的主力,消滅安南有生力量,直到抓到安南國王陳日燇和上皇陳日烜為止。

而安南人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抓著你的糧道不放,掐住你的咽喉,這是以小博大的唯一勝算。

於是一場圍繞糧道而展開的戰爭打響了。

蒙古的陸路糧道遭到了安南的頻繁騷擾,讓脫歡苦不堪言,於是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了水路的漢將張文虎身上。可是這個張文虎是個草包,在以多對少的情況下,他率領的運糧船在海面上遭到了安南軍陳慶餘部的伏擊,糧草全部被毀。這個噩耗還是安南王陳日燇派人告訴脫歡的,脫歡大驚失色,開始下令撤軍。

其實,從蒙古軍撤退開始,這次戰爭才真正大規模的展開,不過,不是蒙古軍打安南軍,而是安南軍追打蒙古軍。

脫歡再一次大敗而歸,忽必烈怒不可遏,下令貶謫脫歡,並宣告其永遠不得入朝。忽必烈還想再征安南,可惜已經力不從心。

作者本人申明:該文章獨家發佈於百家號平台,抄襲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他在馬背上打天下,創立元朝,想東征擴大疆域無奈失敗而歸

TAG:忽必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