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幸福人生講座第159集《三字經》

幸福人生講座第159集《三字經》

《三字經》第三十七集 論語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記善言

「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

接著上一講,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三字經》之「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

《論語》是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一共有二十篇。《論語》雖然篇幅不長,其中卻出現了一些重複的語言,這是為什麼呢?而號稱「弟子三千」的孔子,到底有多少個弟子呢?

也許諸位不太知道,《論語》一共有多少字啊?《論語》只有12700來字。整個一部書放到我們今天就是薄薄的這麼幾頁,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重複呢?那就要談到《三字經》介紹《論語》的後面六個字,叫「群弟子,記善言」。它編纂的過程就是由孔子的弟子們,或者再傳弟子們,大家聚在一起,把「善言」給記錄下來,當時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的:比如這幾個弟子,每個手上拿著竹簡,他的簡上記錄了孔子的一句句話,他的簡上也記錄孔子的話,首先咱們把不重複的都留下來,重複的話呢,咱們對一對。或者講一個共同主題,但是言語並不完全一樣的,講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講法,大家都把它保留下來,沒有把它剔除掉,所以就出現了重複。

比如這一句話這篇里講過,大致的意思在另一篇里又講過,這種編纂方法,其實跟佛經里的編纂方法,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佛經過去編成經的時候,寫定的時候,也是這樣,只不過古代印度還沒有像我們這樣的書寫習慣,口口相傳的成份很大。比如:我聽到釋迦牟尼說了這麼一句話,他也聽到這麼一句話,我們四五個、七八個人都聽到這麼一句話,但是這個話好像我們聽的都不太一樣啊,那麼我們都來對一對。對的時候用什麼辦法呢?我就把我聽到的釋迦牟尼這句話給唱出來、吟誦出來,你也吟誦出來。那好,我們大家達成一致,把這句話固定下來,寫下來,就成為了經文。《論語》的編纂方法,應該說和這個是有一定相似的。

古代相傳的《論語》有三種,即魯國流傳的《魯論》二十篇、齊國流傳的《齊論》二十二篇,以及孝景帝年間,魯恭王壞孔子故宅牆壁,得到的《古文論語》。但《古論》和《齊論》到了漢魏之間,都已逐漸散失,現在傳誦的《論語》只有《魯論》二十篇了。

七十二賢人民間傳說:孔子帶頭弟子三千,周遊列國。後來到達陳國時,只剩下了七十二人。他們帶的糧食都吃光了,就吃鹽粒、喝鹽水,這樣一連吃喝了好幾天。孔子見狀,不由得仰天長嘆:「我的七十二弟子都快成了咸人啦。」由於咸、賢同音,「七十二賢人」就這麼叫開了。七十二賢人之說歷來眾說紛紜,通常認為是虛指。

弟子三千孔子首創私人講學之風,打破了「學在官府」的舊例。孔子提出「有教無類」,在他的學生中,有不少貧窮家庭的子弟。孔子一生「誨人不倦、學而不厭」,授學五十多年,學生達三千人之多。

孔門弟子,大概有三千人,實際上未必有那麼多。好多研究孔子的著名學者都認為,孔子的弟子大概也就是72人。而且這些孔門的群弟子,大家還一定要記住,他不像我們今天老師招一班學生,年齡都差不多,至多差個半歲,不然你不會在同一年進學。他的孔門弟子年齡相差極大,分批進入孔門。年齡最大的是弟子子路,子路很著名,是孔門底下的大弟子,只比孔子小9歲。這是年齡最大的弟子。子路的結局大家都知道,在跟人戰鬥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帽子的帽帶鬆了,按照孔子的教訓,儒家君子的帽子怎麼能歪呢?他就把手上的戟[jǐ],類似於古代帶鉤的長矛,往旁邊一放,等我先把帽子系好我再跟你打。等他把帽子系好,已經變成一堆肉醬了。子路就是這麼一個人。年齡最小的弟子是子張,比孔子要小40多歲,看年齡差距多遠。

而這些所謂的孔門群弟子,基本上可以分為兩批。哪兩批呢?這就跟孔子一生的命運有關。孔子早期,他是滿懷著政治熱情,他要用自己的學說去輔佐君王,去說服國君來施行仁政。所以他早年是奔波於列國,希望能夠得到國君的賞識,自己能夠得到一片舞台來施展自己的才華,來將自己的理想化作社會政治的現實,來使百姓能夠過上比較好的生活,使國君知道「仁」的重要性、仁政的重要性。所以,孔子的前一批弟子基本上都是從政的。因為孔子沒有當過什麼大官啊,有的弟子的官,當的比孔子還大,這是第一批。但是我們知道,孔子的一生,在實現他抱負的旅途當中,是鬱郁不得志的。

第二批弟子,也就是他中晚年以後的這批弟子,幾乎都是做什麼呢?從事我們今天講的文化事業。我們今天講,「文學」,比如我們今天每個大學都有中國文學系,「文學」這兩個字在《論語》是怎麼樣的呢?叫「文學:子由、子夏」。就是有文採的,有才華的意思。接著是兩個弟子的名字子由、子夏,這兩個正是孔子的第二批弟子。這第二批弟子只能在文化領域裡邊來工作了。

在此,我們知道孔子的弟子大概分為兩批,並且在年齡上差距很大。那麼,是哪些弟子彙集了孔子的言行並最終編訂完成了《論語》這部書呢?

我們今天能不能夠比較確切地告訴大家「群弟子,記善言」,到底是哪些弟子最後完成了編訂《論語》的偉大事業。孔門那麼多弟子,到底是哪個弟子,或者是哪一些弟子編訂了《論語》,給我們這個民族留下了一份文化瑰寶?絕大多數學者認為,是孔子的弟子和門人,例如,班固認為,「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zuǎn]」;鄭玄則認為是「仲弓、子游、子夏等撰定」。當代學者則認為《論語》非成於一人一時,而是孔子的弟子、門人們根據自己所記,不斷補充、輯錄,經歷了很長的時間才纂集成書的。最後的定稿者應是曾子和曾子的門徒,最後編訂了《論語》,時間大約在公元前四百年左右的戰國初期。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6年),姓曾,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今山東嘉祥縣)人。十六歲拜孔子為師,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他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省身、慎獨的修養觀,以孝為本、孝道為先的孝道觀,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

這個曾子,就是我們幾次都提到過的「曾子避席」的那位曾子。但是孔門的這位弟子流傳下來的故事,不僅僅是「曾子避席」。過去在傳統社會當中,在民間啊,更有名的故事還不是「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很雍容、很文雅,另外流傳的關於曾子的故事,這名字聽起來有點嚇人,叫「曾子殺豬」。

這是個什麼故事呢?有一天,曾子的夫人要到集市上去買點東西,去做點家務事。曾子的兒子,小孩子嘛,當然願意跟著媽媽嘛,母子情深。一看媽媽要出去,就吵著讓媽媽帶他一起出去玩兒,纏著媽媽不讓走,就鬧得是雞飛狗跳,又哭又鬧。那麼曾子的夫人就說:「哎呀!乖兒子,你別鬧,你別跟媽媽去,媽媽有事,你乖乖地在家裡待著。」那兒子當然不幹,「你憑什麼讓我乖乖待著,有什麼好處啊?」媽媽告訴他:「你只要甭鬧著跟媽媽去,在家待著,媽媽回來給你殺豬,讓你吃肉,做一頓好吃的。」我們知道在古代中國,吃肉是一件大事,在傳統的中國農村,一年也吃不上幾頓肉。孩子當然很高興,他也知道肉好吃啊。「那行,媽媽你先去,我不去,我在家等著你,回來我吃肉。」於是就沒有纏著曾子的夫人一起去。等曾子的夫人在集市上買完東西辦完貨,回到家裡的時候大概已經是傍晚了,突然看見自己的丈夫曾子在那兒磨刀,嚯嚯嚯,在那裡磨刀。這一下把曾子的夫人給驚著了,說:「你這是幹嘛?」曾子說:「殺豬啊,你不是剛剛答應孩子說,你回來給他殺豬,給他做肉吃嗎?給他做好吃的嗎?」曾子的夫人說:「我這是隨便哄孩子的一句話,這哪有隨隨便便因為孩子鬧就給他殺口豬的。」曾子講:「不能這樣教育孩子,因為孩子最早接觸的是父母,如果父母隨便跟他講話,說的話又做不到,你怎麼能讓孩子去相信別人的話,今後他自己怎麼會守信呢?一頭豬是小事,給孩子留下的很不好的印象,影響了孩子一輩子為人處事方式,我們就追悔莫及了。」曾子的夫人當然是很懂道理的,很明事理的,就和曾子一起把這豬給殺了,給孩子做了一頓肉吃。這就是「曾子殺豬」的故事,過去在民間流傳更廣。由此可見,曾子確實是一個「言必信、行必果」的一位方正君子。《論語》就是在曾子及其門徒手上,最後編纂定稿的。

中國的傳統文化,經過戰國與秦漢的大動亂之後,變得支離破碎,亟須重新整理。於是漢儒們便極力注重考據、訓詁、疏釋等工作,這種漢儒學者特有的風格就是著名的漢學。唐代儒者的學風,大體還是因襲漢學,對於章句、訓詁、名物等類,更加詳證,但對儒學的義理並無特別的創見。宋代以後,有理學家的五大儒者興起,自謂直承孔孟以後的心傳,大講心性微妙的義理,這就是宋儒的理學。與漢儒們只講訓詁、疏釋的學問,又別有一番面目。直到明代的儒者,仍然守此藩籬而不變。明亡以後,儒家學者如顧亭林等,對於「平時靜坐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理學,深惡痛絕,認為這是坐致亡國的原因,於是提倡回過頭來做學問,恢復老路線。但求平實治學而不重玄談,仍然注重考據和訓詁的學問,這就是清儒的樸學。

由此可知儒家的孔孟學術,雖然經漢、唐、宋、明、清幾個時代的變動,雖治學方法和所走的路線不同,但是尊崇孔孟,不敢離經叛道則是共同的。這樣就把和藹可親的孔老夫子塑造成一個不苟言笑的偶像,把孔子溫良恭儉讓的善言,變成一本刻板教條的語錄。這是在幫孔子的忙還是拆孔子的台,實在難說得很。

孔子以後,儒分為八,弟子們各據一方,弘揚儒家的學術思想。漢代以後,儒學大體上分成四類:一是政治的儒學,統治者為了政治的需要,扯大旗做虎皮,孔子變成「大成至聖文宣王」了。二是學術的儒學,專門搞儒學的學術研究,如漢學、樸學一類的學院派。三是民間的儒學,走私淑儒家思想的路線,從協調倫理關係入手,來立命做人,修心修身。最後是宗教的儒學,把孔子的話當成聖經,把孔子的偶像供在孔廟裡吃冷豬頭。

《論語》這一部書,它塑造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對我們這個民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某種意義上講,對我們有決定性的意義。

寄語:《論語》這部書塑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

「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在民間流傳了很久,經常被人用來證明《論語》對於治理國家的重要意義。那麼,這句話是怎麼來的?為什麼,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呢?請大家聽下一講。

孝行天下於2018年1月17日拙筆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人之根本孝行天下

「孝」在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中,一直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用道德之光照耀炎黃兒女,是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瑰寶。可以說,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靈魂,孝道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根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之根本孝行天下 的精彩文章:

TAG:人之根本孝行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