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有人批評孔子不知禮,為什麼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孔子的身世是「野合」?

為什麼有人批評孔子不知禮,為什麼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孔子的身世是「野合」?

《論語·八佾第三》第十五章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注釋】

太廟:君主的祖廟。魯國太廟,即周公旦的廟,供魯國祭祀周公。

鄹:音zōu,春秋時魯國地名,又寫作「陬」,在今山東曲阜附近。「鄹人之子」指孔子。

【大意】

孔子到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問。有人說:誰說此人懂得禮呀,他到了太廟裡,什麼事都要問別人。孔子聽到此話後說:這就是禮呀!

【雲說】

孔子對周禮十分熟悉。他來到祭祀周公的太廟裡卻每件事都要問別人。所以,有人就對他是否真的懂禮表示懷疑。這一段說明孔子並不以「禮」學專家自居,而是虛心向人請教的品格,同時也說明孔子對周禮的恭敬態度。

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歷代封建統治者都遵奉他為天生的最有學問的「聖人」。然而孔子認為:「余非生而知之者(無論什麼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

太廟,是國君的祖廟。孔子去太廟參加魯國國君祭祖的典禮。他一進太廟,就向人問這問那,幾乎每一件事都問到了。當時有人譏笑他:「誰說『鄒人之子,懂得禮儀?來到太廟,什麼事都要問。"」(鄒,當時縣名,孔子出生地,在今山東曲阜縣東南十里西鄒集。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做過鄒縣的縣官,所以當時有人管孔子叫「鄒人之子」,意即鄒縣縣官的兒子。)孔子聽到人們對他的議論,答道:「我對於不明白的事,每事必問,這恰恰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很多朋友有疑問,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為什麼孔子卻姓孔呢?

孔子是宋國公孫嘉的後代,公孫嘉字孔父。我國古人有的以祖先的「字」為姓,如魯公子牙字叔,他的孫子就叫叔孫得臣。孔子也是按這種方式為姓的,故姓「孔」。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hé),是魯國的一個將軍,他已有九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在當時男尊女卑的情況下,女兒是受歧視的,而叔梁紇僅有的一個兒子又是瘸子,所以,叔梁紇很不滿意。於是,他就和妻子一起到曲阜東的尼丘山求天神另賜一子。後來,果然生下了孔子,叔梁紇以為這是在尼丘山上求來的,就給他取名為孔丘,字仲尼,「仲」字是排行,表示「第二」的意思,所以過去有「孔老二」的說法。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開篇就講:「孔子生於魯昌平鄉鄹邑。其先祖是宋國人,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了兒子叫伯夏,伯夏生叔梁紇。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禱於尼丘得孔子。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 yú dǐng,頭頂凹陷之意),故因名曰丘雲。字仲尼,姓孔氏。」

司馬遷白紙黑字寫下了孔子乃父母「野合」而生。所以,有人或多或少的懷疑孔子父母作風的問題,現金社會的野合多指在野外性交的行為,一般是非法性交。如果用當今的觀念來看待2600年前的愛情觀,就未免有些淺薄了。

「野合」在兩千年前是非常流行的一種性行為,也是上古人類的宗教風俗,其一詞最早出現的就是《史記·孔子世家》:「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古代的「野合」和我們現在的「打野戰」相同,是千山萬水去求性交對象,因為上古人類認為越是走得遠才能找到「神級的性對象」,這樣生下來的孩子就會有「神力」。

此處「野合」的意思,主要有三種解釋:

中國古代禮儀認為結婚生育的合適年齡,男性應該在16至64歲之間,女性應該在14歲至49歲之間。凡是在這個範圍之外的都是不合禮儀的,孔子的父親叔梁紇迎娶顏徵在(徵zheng,一聲)時已72歲,故稱之為「野合」。 有說顏徵在屬賤民階級,叔梁紇卻是士大夫,迎娶於禮不合,故稱「野合」。 亦有指司馬遷只是說叔梁紇和顏徵在於野外交合(這是一種古代習俗),故稱之「野合」。

我們來說太廟。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chóngwū),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稱為"太廟"。

最早太廟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後來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太廟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475米,東西寬294米,共有三重圍牆,由前、中、後三大殿構成三層封閉式庭園。大殿聳立於整個太廟建築群的中心,面闊十一間,進深四間,建築面積達2240平方米;重檐廡wǔ殿頂,三重漢白玉須彌座式台基,四周圍石護欄;殿內的主要梁棟外包沉香木,別的建築構件均為名貴的金絲楠木。

孔子所入太廟,基本應是周公之廟。這應當是夫子早年初次有機會進入太廟的情形,言行非常謹慎認真,很多禮器、儀程也確實第一次實際見到。夫子很早就以知禮而聞名,所以有人拿這件事來譏諷他。我們可以想像,夫子入太廟後每事問的所作所為,是內心誠敬恭謹的態度的外在表現,態度決定一切,誠敬恭謹是禮的核心;反之,一個人初次進入太廟重地,卻是一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做派,又是多麼可笑甚至可憎,一定是傲慢自大心態的外露,這樣的人又會將禮置於何地呢?

我們也常到寺廟和名勝古迹旅遊,每一個景點,每一個角落都是歷史遺留,進入之後,無異於與古人對話,若不存恭敬之心,一則沒有禮法,缺乏文明,二來,可能會招致一些意外的傷害。

2015年6月1日,一組在故宮博物院拍攝的裸體照片在網路流傳,其中一張照片中女模特裸騎在螭(chī )首上,尺度之大引起網友爭議。螭首是什麼?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是一種沒有角的龍。一個裸體女人,騎跨在龍子身上,您想這不是無知是什麼?這裡不單單是者「褻瀆文物、傷風敗俗」的的問題呀!

這裡,我們主要談一下孔子治學的問題。聖人的胸懷空虛得好像天地間的風箱,又好似山間的低谷,無邊無際。所以他對自己從沒有過自滿。因為低谷不容易充滿,而高嶺也不容易失去。只有匯小溪、納百川才能成為江海湖泊。

孔子的治學態度在論語里通篇皆有顯現: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快樂學習是孔子治學的一大特點。其他諸如: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此章,很明顯的體現出夫子的精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此段出現在《為政.第二》中,言下之意:思無邪者可以為政治學,為政治學既為人也。及,為政治學者習詩作賦,可以怡情、脫俗、靜心、反思,有詩人的情操,才能溫柔敦厚、飄逸輕靈地謀劃時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日常行事,皆要宗此,所謂思無邪也。

孔子自十五志於學,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五十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耳順,至七十從心,是證境。並譽該段為「是夫子一生年譜,也是千古作聖妙訣」。

孔子是這樣形容自己的:「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還有:

孔子說: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中,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還有什麼遺憾呢?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此章,選自《論語述而第七》。

孔子承認自己家境貧寒,又地位低下。說:自己小時候生活艱難,所以會幹一些粗活。

子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讓我們再次緬懷孔子。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學《論語》很簡單,無需三更眠五更起,堅持誦讀,不斷實踐,而已。

學《論語》也困難,最忌一日曝十日寒,心血來潮,打漁曬網,這般。

片頭提問:王子申

片尾朗誦:張正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建雲說 的精彩文章:

日子需要美女,同樣需要「留白」

TAG:張建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