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胤禩、胤禟死亡的歷史真相

胤禩、胤禟死亡的歷史真相

康熙晚年,眾多的皇子爭奪皇位,當時手中握有重權的胤祀、胤禟成為了雍正的主要敵人,在雍正登基後不久二人就先後暴斃,對於皇家這種秘密叢生的地方,沒有人敢去了解真正的事實。史書上面也是有記載的,但是記載卻是使用的曲筆,又使這件事陷入了疑雲當中。

末代皇弟溥傑傳》中寫到:當年溥傑與溥儀在宮中玩耍,偶然的在養心殿東廂房的佛龕中發現了一份遺詔,這份遺詔是乾隆留下的,遺詔上面還寫著 「後世如有開啟者,便不是我的子孫」!

二人便好奇的打看了這份遺詔,被裡面的內容驚呆了。這份遺詔原來是雍正殺害自己的弟弟們的密詔,它的出現證明了雍正是這件事情的元兇。它為什麼被乾隆藏了起來,並留下遺詔,很顯然他不能把父親的醜事公布出來。但是後來他在恰當的時候為他的兩位叔叔平反,這裡面包含了很多政治家的謀慮。

82年的時候溥傑在一封自己親筆信中真實的寫下了事情的因果:大家所說的康熙遺書其實就是當年溥儀和溥傑發現的乾隆所留下的遺詔,並且乾隆還在包上寫下了,打開它的人便不是我的子孫這樣的話。那為什麼這份遺詔被乾隆包裹的這麼嚴實,並且還放到了佛龕中呢?其想法應該是想為自己的父親懺悔贖罪的意思吧!

知道這件事情真相的乾隆也算良苦用心,《清史稿·胤祀傳》里記載了他的一份諭旨:胤禩、胤禟拉幫結派,所有的罪過都是自己做出來的。父親僅僅是削去二人的爵位,收回名字,羞辱他們。但是二人覬覦皇位肯定是免不了的,但是他們沒有叛亂的跡象。父親晚年的時候總向我說起這些事情心裡很是不愉快,對當年的事情有後悔的意思。這麼重大的事情如果我不說出來以後就不會有人敢說出來。胤禩胤禟恢復原名並記入族譜中。我也算是幫父親做了他想做沒有做的事情,希望父親在天之靈可以得到慰藉。

現在很顯然的是,雍正當年沒有按照父親的意思去做,而是選擇殘忍的殺害了自己的弟弟的事實。不然乾隆所說的恢復二人的名字並記入族譜的上諭就沒有辦法解釋了。這件昧心殺戮之事,使雍正一生都感到內疚,所以才「愀然不樂,意頗悔之」。一直到自己快要死之前才把這個秘密告訴乾隆,意思很明顯就是自己不能做的事要乾隆去做,在自己死後給其二人平反。

當時朝廷內部危機四起,乾隆並沒有敢將這件事公布出來,當年雍正殺了太多人,等他死後這些都是威脅乾隆皇位的隱患,若干年後乾隆的位置穩固之後,雍正的政敵基本也都不存在了,這樣乾隆才遵旨為他們平反,同時也掩蓋了這件事情的歷史真相。也算對這件事情用心良苦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