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千年的說唱俑 餘音猶繞樑

兩千年的說唱俑 餘音猶繞樑

「我們的古蜀文明·讓文物說話」系列報道

【開欄語】

今起,華西都市報副刊《風物誌》正式開欄。

何為「風物」?該詞最早見於東晉詩人陶淵明《游斜川》詩序:「天氣澄和,風物閑美。」此處的「風物」,意為風光景物,這是本義。但我們要講的「風物」,卻是風俗遺物、民間古藝等之意。

幾千年的古蜀,孕育了內涵豐富的文明。古蜀文明是一座挖之不竭的富礦,古今中外多少學者窮其一生,都難以窺之一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們以「風物」為名作文,擬從文物、古迹、風俗、技藝等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著手,分為系列,為您講述古蜀文明的文化與故事。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攝影 陳羽嘯 實習生 張曉雨

《盛世餘音》陶俑重現漢代音樂舞蹈

東漢宴飲百戲石棺拓片

提起四川的市井文化,巴蜀笑星李伯清無疑是最鮮明的符號。據說,他在茶館裡用成都話散打家長里短的時候,一屋子搓麻將的茶客們,寧可放著清一色不和牌,也要伸長脖子聽他擺龍門陣。

早在近2000年前的東漢時期,也有和李伯清一樣愛扯把子的說唱藝人,他們被叫作俳優(pái yōu)。他們用戲謔、滑稽、誇張的表演,甚至一邊擊鼓一邊唱歌,博得主人和賓客的歡笑。無論是中學歷史課本,還是博物館裡的陶俑、畫像磚,都有詼諧幽默的說唱藝人的身影。這種說唱俑也有地域偏好,目前僅在四川地區有出土,定格了漢代四川說唱藝人的笑臉。

「惟妙惟肖的說唱俑,記錄了2000年前四川說唱藝人的形象。它不僅是爐火純青的漢代陶俑塑造藝術的代表,從某種程度而言,也是如今的諧劇、金錢板、散打等四川曲藝的鼻祖。」四川博物院副院長謝志成介紹,東漢說唱俑中,有兩個「明星」都是國寶級的國家一級文物:一是1957年出土於成都天回山的擊鼓說唱俑,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另一個是1963年出土於郫縣的立式說唱俑,即便跨越千年,仍在四川博物院的展廳里想與觀眾繼續擺龍門陣。

東漢擊鼓說唱俑(複製件)

造型誇張的說唱俑

87歲的四川省文化廳離休幹部高文,對川博的這尊立式說唱俑記憶猶新。

這個身高66.5厘米的說唱俑,1963年12月從郫縣宋家林漢代磚室墓出土時異常殘破,後經考古工作者修復,才還原了本來的面目。

此後50多年裡,高文只要走進四川博物院,就要去展廳里看看這尊泥質灰陶說唱俑。

1980年代,這尊說唱俑到日本廣島,美國舊金山、紐約、華盛頓、底特律等地巡迴展覽,將巴蜀民間說唱藝術的風采傳播到了海外,成為最受歡迎的展品之一。「我陪伴說唱俑在日本、美國長途跋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凡遇到要向外賓介紹時,說唱俑必定是重點。它生動形象的藝術特色,令外國人讚不絕口。」

這尊東漢說唱俑,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不同凡響。

這位說唱藝人,頭向右側略偏,頭頂上有個小椎髻,雙目微閉,歪嘴吐舌,嘴巴朝右歪斜而舌頭向左吐卷,面部表情非常奇特。站姿扭曲,兩肩上聳,雙手下垂,左手托小鼓,右手執槌欲擊。腰向前屈,屁股後翹,突出的腹部像一個大鼓。從服飾上看,他上身赤裸,下身著褲,寬肥的長褲垂至臀下,似有繼續下落之勢。

在高文的印象中,四川先後出土了11個漢代說唱俑,造型都別具特色,神態各異,妙趣橫生。

天回山出土的擊鼓說唱俑,同樣袒胸露腹,著褲赤足,左臂環抱一扁鼓,右手舉槌欲擊,張口笑逐顏開。

新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尊身高48厘米的紅陶說唱俑。這個體態矮胖的說唱藝人,面部刻畫十分傳神,額前有幾道深深的皺紋,說明其年齡應該不小,與頭上簪花、眯眼嬉笑的形象形成強烈的反差萌。

綿陽出土的說唱俑,細節十分逼真,連大肚子上凹陷的肚臍眼,都纖毫畢現。

「這些說唱俑,個個都是藝術精品。它們既誇張生動,又給人以極真實的藝術感受。透過這些陶俑,我們可以看到東漢四川民間雕塑家們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他們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手法,將精湛的技巧和古樸的匠心融於一俑,把說唱人刻劃得維妙維肖、栩栩如生。」高文評價道。

東漢立式說唱陶俑

作俑始於春秋戰國

有一個跟俑相關的成語叫始作俑者,比喻第一個做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當我們在使用這個成語的時候,是否想過,最早的俑出現於什麼時候呢?

這個成語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而用之也。」

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聊到孔子的一個觀點:用人偶來代替活人殉葬尚且不可為之,又怎麼能讓老百姓活活餓死呢?

在《禮記·檀弓下》也有關於俑的記述:「塗車芻靈,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謂為芻靈者善,謂為俑者不仁,殆乎用人乎哉?」

由此可見,古人用來代替活人殉葬的人偶,最遲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就已流行了。

俑的出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種表現。

奴隸制時代,動輒殺數十、數百人殉葬的制度,令人望而生畏。進入封建社會後,這種殘酷的殉葬制度逐漸被廢止。

「從社會發展史來看,俑是解放生產力的體現。在夏、商奴隸制時代,用活人與牲畜殉葬。周代則有了改變。俑從東周墓中出現,秦漢至隋唐盛行,北宋後逐漸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時期,清初以後消失。」謝志成介紹,從作俑的材料來看,以木、陶為主,也有瓷、石或金屬製品。

西漢時,陶俑逐漸替代了木俑,宋代後紙明器開始流行,陶、木、石質的俑開始漸漸減少。

不過,從出土文物的數量來看,陶俑的數量最多。這是因為木俑埋於地下容易腐爛,石俑難以大量加工批量生產,金屬俑製作費時費工、成本高昂。

相比之下,陶俑不僅燒制容易,可以批量生產,還能長久保存,所以成為中國古代陪葬俑的主流。

有趣的是,到了漢代,陶俑已經開始批量化生產了。有些出土的陶俑長得幾乎一模一樣,只是清晰度有所不同。有的陶俑分為頭、身兩處,中間靠木棍連接。

根據這些細節可以推測,工匠們很有可能提前做好了模子,用模子來批量化生產陶俑成品,或生產出不同的頭和身體再自由組合。

再進一步推測,陶俑燒制在當時可能已成產業,有專門的工匠和作坊進行生產。

宴飲百戲圖石棺

秦始皇倡優成千

春秋戰國時期,說唱已是成熟的職業,從事該職業者被稱作俳優。

他們侍奉君主,以說唱耍寶的方式,為君主打發無聊時光。特別是在宮廷宴會上,俳優往往必不可少,他們以幽默的話語、滑稽的表演,博得賓客歡笑。助興起鬨,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秦漢時,蓄養俳優之風盛行。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修離宮數百所,倡優成千」,大興娛樂。

到漢代,俳優表演已到了無處不在的程度,皇室貴族、富豪、官吏等,大批蓄養俳優,宮廷和民間人士都很愛看他們的表演。東漢班固在《漢書》中,就有對「擊鼓歌吹作俳優」熱鬧場面的記載。

漢代的俳優,不僅擅長說唱表演,一邊擊鼓一邊歌唱,還會利用調侃、諷刺的語言藝術,即興發揮,博得賓主的歡笑。

這樣的表演風格,有點類似現在的諧劇和脫口秀,甚至有點像嘻哈說唱歌手。

遙想2000年前,一個袒胸露腹的俳優,身著松垮垮的服裝走來,一邊敲鼓伴奏,一邊用歌曲串燒時下的熱點話題,你會不會張口就問:「你有freestyle嗎?」(freestyle,網路流行辭彙,意為即興說唱。)

這樣的說唱藝人,身體有些缺陷,甚至大部分人是侏儒。出土的說唱俑可以證明這一現象,無論是川博的立式說唱俑,還是擊鼓說唱俑,如果以鼓和鼓錘作為參照物,就可看出,說唱藝人頭大、腹大而身材矮小。

不過,這種天生畸形的身體,在古代被上流社會專門拿來取樂。《漢書·徐樂傳》中記載,漢武帝「俳優侏儒之笑,不乏於前」。

皇帝喜歡看俳優表演,富貴人家自然上行下效。不僅丞相田蚡「愛倡優巧匠之屬」,桓寬《鹽鐵論·散不足》也記載「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擊鼓,戲倡儛像」。

四川出土了許多類似的漢代說唱俑,說明當時蜀地俳優說唱表演就像現在聽李伯清散打一樣流行。

在漢代畫像磚上,宴飲百戲圖中也有一些身材粗短、上身赤裸、動作滑稽的表演者,與歌伎、雜耍和撫琴者一起,為賓客飲酒助興。

在川博館藏的一座漢代陶樓中,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看到樓上立著一個迷你版的說唱俑正在演出,由此推斷,這個陶樓極有可能是戲樓。

這些文物,都佐證了俳優表演在當時曾風靡一時。難怪史學家司馬遷對俳優有很高的評價,在《史記》中專辟《滑稽列傳》,濃墨重彩地為俳優著書立傳。

東漢執鍤俑

優旃,善於諷諫的俳優

有的俳優並不甘心只做藝術家、僅僅為君主貴族耍寶逗樂。

有的俳優很有雄韜偉略,善於利用親近君主的特殊身份,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在取悅君主的同時,對其錯誤的想法進行巧諫。某種程度上,俳優充當了言官的角色。

優旃,就是當時有名的俳優。司馬遷在《史記·滑稽列傳》中,記載了《優旃反語諫秦皇》的故事:「優旃者,秦倡,侏儒也。善為笑言,然合於大道。」

優旃雖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侏儒,在秦國做俳優時,社會地位十分低下,只不過是秦始皇豢養的一個藝人,專供宮廷表演取樂之用。

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不僅能言善辯,也能仗義直言,憑藉幽默的語言功力勸諫秦始皇和秦二世,總能屢試不爽。

一次,秦始皇舉行宮廷酒宴,天降大雨,優旃奉命前來表演助興。他看到殿階下的衛兵們被淋得像落湯雞一樣狼狽不堪,心生憐憫。

宴會上,觥籌交錯,秦始皇興緻頗高。優旃表演完節目,佯裝嘲笑衛兵說:「你們長得高大有何好處?連我都不如。你們只能站在露天淋雨,我雖然矮小,卻能有幸坐在殿內休息。」

秦始皇一聽他的「旁敲側擊」,立刻意識到自己的疏忽,於是准許衛兵減半值勤,輪換到宮殿警衛。

優旃就像皇帝肚子里的蛔蟲,敢於大膽揣測聖意,也會用「以退為進」的辦法給皇帝遞個台階。

當然,作為史上著名的俳優,他的本事遠非這些雕蟲小技。他還成功勸阻了秦始皇和秦二世驕奢淫逸、腦洞大開的計劃。

秦始皇曾計劃大興苑囿,東到函谷關,西到寶雞,用一大片土地來狩獵狂歡。明眼人都能看明白,這樣不僅會浪費百姓的耕地,還會消耗巨額財政。儘管大臣們極力反對,秦始皇卻一意孤行。

優旃卻為這一行為點贊:等獵場修好後,多養些飛禽走獸,如果敵人從東方進犯長安,放出麋鹿,用角就能把他們頂回去。

秦始皇聽後哈哈大笑,打消了這個念頭。

秦二世胡亥即位後,論驕奢殘暴,比他老爹過之而無不及。

有一天,胡亥腦洞大開,想用漆料裝飾整個咸陽城。優旃「順桿爬」說,這個主意好極了,整個咸陽城都被塗上了漆,不僅漂亮,連敵人都爬不上來。

優旃繼續「補刀」說,漆料最怕暴晒,最好再建一座大房子,將漆好的城牆裝進去陰乾。

胡亥一聽,只好露出一個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打消了這個荒唐的念頭。

面帶微笑的東漢庖廚俑

面帶微笑的四川造陶俑

四川博物院首席專家魏學峰,提起四川出土的漢代陶俑就讚不絕口,為古代四川的能工巧匠伸出大拇指。

在魏學峰看來,俑和畫像磚、漢闕並稱為「四川漢代藝術的三大高峰」。陶俑主要出土於四川的崖墓,它的產生和當時厚葬風氣有關,也跟道教的「羽化升天」思想有關。

漢代人「事死如事生」,墓主人生前衣食無憂,陪葬品里也會有陶井、陶田、陶雞、陶豬;墓主人生前喜好宴飲百戲,陪葬品里就會有說唱俑、撫琴俑、歌舞俑,家人希望他到了另一個世界,仍然能欣賞到說唱百戲表演。

儘管全國各地都出土了許多漢代陶俑,但四川陶俑與之相比,不僅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而且全都面帶微笑,眉目疏展。

東漢陶樓房裡有個說唱俑

走進川博漢代陶石館,那一排排笑容恬淡的說唱俑、哺乳俑、執鍤俑、庖廚俑,都是歡喜的笑臉,幾乎沒有怒目而視或痛苦的表情,瞬間將人帶進那個生活富足、安居樂業的漢代天府之國。

如果說漢代陶俑是凝固了的漢代生活,那麼,透過種類繁多的四川造漢陶俑,我們能拼接出一個立體的漢代四川市井生活場景:

庖廚俑面前的案板上擺著雞、鴨、魚、鱉、羊頭等食材,甚至還裝著一個餃子;執鍤俑手裡拿著農具,腰裡別了一把刀,寓意佃戶和家兵的雙重身份;系著繩子身著裝飾品的陶狗,意味著漢代四川人有錢有閑,養起了寵物狗。

種類繁多的陶俑中,幽默、詼諧、生動的說唱俑,是四川獨有的石刻藝術,也是漢代藝術的巔峰之作。無論在文博界還是老百姓的心中,都將其奉為國寶。

首先,說唱俑十分稀有,除四川地區有出土,其他地方再無分店;其次,說唱俑記載了漢代四川的民風民情,川人樂觀向上、生活富足、文化底蘊深厚,從小小的陶俑上得以窺見;最後,這種石刻藝術十分傳神,做工樸拙無華,卻能抓住詼諧幽默、樂觀向上的表情,工匠技術之高不言而喻。

有趣的是,朱成石刻藝術館館長、雕刻藝術家朱成,數十年前一睹說唱俑的風采後,就被其誇張詼諧的表情深深打動。他由衷感嘆,說唱俑是大師級的作品,當時的四川手藝人「完全具有大國工匠的水平」。

朱成年近七旬,從事雕塑30多年。一開始,他只是出於興趣收藏,時間久了,他漸漸發現別人避之不及的冥器,其實是藝術珍品。「陶俑是漢代工匠的自由表達,幾乎不受宗教、模板等條條框框的限制,工匠創作人格化而非神格化,陶俑形象活潑生動,值得細細品味。」

這位雕塑藝術家反覆使用渾然天成、栩栩如生來評價說唱俑。儘管他手中的刻刀曾雕刻出無數精品力作,但他坦言,說唱俑是漢代石刻藝術的巔峰之作,同一題材很難超越,「我們沒有生活在漢代,沒經歷過特定的生活場景和時代特徵,只能去膜拜前人的作品,根本無法複製這種工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蒼溪人賈儒珍,開鑿尋樂書岩辦學校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