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能當皇帝,是歷史的必然,弘曆的功勞至多能佔4成
雍正能當皇帝,是歷史的必然,弘曆的功勞至多能佔4成
雍正電視劇劇照
一直有很多人認為雍正的皇位來得不正。在許多歷史電視劇中經常說他是篡改了康熙的詔書。這不是真實的歷史,後來很多歷史學家從不同的角度都應證了這點。雍正不是靠篡改詔書上位的。
其實,雍正能當皇帝,是歷史的必然。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我們來梳理一下人物關係。二阿哥一出生就被封為了太子,這是其母的功勞。而大阿哥雖然後來努力上位,但在和二阿哥的爭奪中,他們兩是兩敗俱傷。後來逐漸演變的「九子奪嫡」中,各位稍微有實力的阿哥都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作為老四的雍正算是有心機的傢伙。
他不公開叫板,而是讓自己的才華顯露一些。畢竟,若在康熙老爺子面前,你一點才華也沒有的話,康熙是看不上的。而若才華過了,康熙也會有所疑慮。故而,老四明白這個道理。他實實在在的做了很多事實。
康熙
在當時的那個環境中,不爭就是爭。
正因為老四的這種暗藏鋒芒,而踏踏實實做事的品行。讓康熙倍加喜歡。加之,雍正對待兄弟的態度也是和諧的。所以,康熙心中其實是把雍正作為了第一人選。
按照祖宗家法來說,老大和老二都倒台了。那麼老三是最有機會的,可老三偏偏又是一個沒有多大政治潛能的傢伙。故而,帝王家中確立後繼人,就只能「選賢」了。
故而,這樣看來。老三也被出局了。
所以老四無論是從品行還是從排行來說,他都是最有資格繼承皇位之人。我想,這一點康熙心裡也是清楚的。
故而,從這個角度來分析,雍正能當上皇帝是歷史的必然。
乾隆
那麼,雍正能當上皇帝,其兒子弘曆能有幾成的功勞呢?
很多歷史學家認為,若沒有弘曆,雍正是上不了位的。他們一致的認為,康熙看上的是弘曆而不是雍正。
其實,這也並非沒有道理。弘曆的確深得康熙的寵愛。自從那次打獵偶遇之後,康熙就親自調教這個孫子。要知道康熙一生共35子,其中11位未排序者皆未序齒,早殤。實際上就是24個。他孫子輩有人統計是97個。
這麼多後代,特別是孫子輩分的。他很多都不成見過。而弘曆無疑是幸運的。加上弘曆本來就聰明。康熙大帝的識人術,是首屈一指的。故而,他看上了弘曆,繼而看上了雍正。這在邏輯上是說得通的。
故而,從這個角度來說。雍正能上位,弘曆的功勞應該可以算4成。但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和實力來說,雍正能上位還是靠自己的實力。這怎麼理解呢?
康熙心裡清楚,雍正當時是實力最強的。即使他不傳位給雍正。等他死了,雍正還是有可能病變奪權。故而,一代賢能大帝康熙為避免不必要的動蕩和殺戮。加之弘曆也是未來王朝的希望。所以,權衡之下,他選擇了傳位給雍正。
故而,綜合起來看。個人認為雍正上位是歷史的必然,若非要論弘曆的功勞,只能算4成。
對此,你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歡迎討論!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