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女人上陣殺敵,儒生單挑野豬!漢朝人才是最早的戰鬥民族

女人上陣殺敵,儒生單挑野豬!漢朝人才是最早的戰鬥民族

原標題:女人上陣殺敵,儒生單挑野豬!漢朝人才是最早的戰鬥民族



編者按:最近一段時間,「戰鬥民族」這個詞,常常出現在與俄羅斯人的網路新聞當中。當然,這是對俄羅斯人性格比較彪悍,常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又啼笑皆非的事情的一種調侃。調侃得多了,很多人連「戰鬥民族」其實是日本漫畫大師鳥山明所繪《龍珠》漫畫里,形容賽亞人的出處都忘記了。



其實如果只是調侃還好,但更有甚者,因受《狼圖騰》之類的思潮的影響。在國內網路論壇,總把游牧民族被稱為戰鬥民族,認為他們身材高大、全民皆兵、民風彪悍、弓馬嫻熟;而農業民族就是身材矮小、弱不禁風、重文輕武、只知道悶頭種地,毫無眼光。游牧民族和農業民族就是狼和羊之間的關係。


那麼,真的如此嗎?

對此,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漢代人肯定第一個不服!


他們表示:「戰鬥民族」什麼的,都是我們玩剩下的!而且我們玩得這個名詞更高大上——「古典軍國主義」!


其實說起來,漢帝國直接繼承與沿襲了秦帝國的很多制度。秦代人那種「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這種民風也被漢代人所繼承。當然,不容否認的是,匈奴作為一個強大的游牧民族,他們全民皆兵、民風彪悍、弓馬嫻熟,甚至以「天之驕子」自稱。但匈奴人的彪悍是因為生存環境的惡劣所逼迫出來的。而漢代人的戰鬥精神,則是依靠制度與理念,在物質相對豐富、生產力相對發達的農耕社會裡錘鍊出來的。



漢朝的兵役制度是徵兵製為主。全國所有男性到了十五歲或十七歲,就要到軍事機構里去辦理登記手續——「傅籍」(也叫做「始傅」),即被納入軍國體系。他們在二十歲或者二十三歲時,必須要服兩年兵役。兩年兵役退役後,在國家需要時必須再次服役。最終徹底退役的年齡由於身份不同,有五十六歲和六十歲兩種。到了終止服役年齡後,他們才無需接受徵召。是不是覺得跟斯巴達人有一拼?


甚至如《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於是漢王夜出女子滎陽東門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擊之。」《後漢書·鄭孔荀列傳》記載:「關西諸郡,頗習兵事,自頃以來,數與羌戰,婦女猶戴戟操矛,挾弓負矢,況其壯勇之士。」顯然,在漢代,當兵打仗從來不只是男人的事,女人同樣也可以巾幗不讓鬚眉!漢代的全民皆兵的純度可是杠杠的。



同時,漢代統治者非常在意維持民間的尚武精神。


有個故事可能很多人聽過,漢武帝時,丞相公孫弘提出禁止民間持弓弩,理由是許多盜賊通過持有弓弩來對抗官吏追捕。由於弩的威力大,常常使官吏不得近身。這個故事往往被當成是中原統治者害怕民眾擁有武力,希望他們奴順的例子。


▲漢武帝


但其實,這個故事跟《論語》那句「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被後世人閹割成了「以德報怨」,使得意思完全兩擰的情況一樣。禁弩的故事其實也是被閹割的。因為公孫弘提出「禁弓弩」後,就有一名成為吾丘壽王的賢良文學之士反駁說,尚武歷來是中原的傳統,從未聽聞聖明之君會禁弓矢,聖明的君主都是聚會眾人射箭用來顯明教化的。最終漢武帝認同了壽王的觀點。再結合其他史料可知,漢朝統治者從來沒有制定禁止民間持有私兵器的法律,反倒認為民間持有私兵器是優秀傳統,聚會射箭是教化百姓的行為。


另外,漢朝上層社會也非常崇尚武力。俄羅斯被稱為戰鬥民族原因之一就是網路視頻中俄羅斯人敢和各種猛獸互動,例如和熊搏鬥。但這也是漢代人玩剩下的。《漢書·武五子傳》:「胥壯大,好倡樂逸游,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獸。」也就是說,漢武帝的兒子劉胥作為皇帝的兒子,不去享受安逸的榮華富貴的生活,喜歡跑去和熊玩空手搏鬥!



其實出土的漢畫像磚也不乏對漢朝尚武風氣的描繪:騎馬射箭打獵、空手與各種猛獸搏鬥、手持各類兵器比試等等。甚至連我們現在認為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也不是白給的。漢景帝時,知名學者轅固得罪了竇太后,被扔進了野豬圈,讓他空手PK野豬。結果這位轅固用漢景帝給的刀,一刀就放倒了野豬。「固刺彘正中其心,彘應手而倒。」有很多人解讀這個故事的時候,大多說是全靠漢景帝的刀。在筆者看,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俗話說得好「一豬二熊三虎」,兩三百斤的野豬衝過來,能一刀刺中要害,這心理素質、力量、速度,說他不是常年練家子,你信嗎?



總之,在這種社會環境下,普遍漢代人往往視死如歸,渴望殺敵立功。上孫家寨漢簡記載著一群特別的軍人,他們是「從馬數使私卒」。這些軍人不是正規徵發的兵,而是自帶馬匹志願從軍的軍人,他們大多數為中、小地主。這些地主因為各種原因並沒有受到國家的徵兆,但是漢朝人非常重視軍功,因此他們自帶馬匹自願跟隨軍隊作戰以立下軍功。



當然,要想作為戰鬥民族,強力並充足的武器裝備是必不可少的。根據尹灣漢墓出土的漢簡——《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記載了西漢成帝永始四年(前13年)郡級武庫藏武器裝備的種類、數量。集薄記載的兵器數量極其驚人,乘輿兵車器和庫兵車器兩項合計「凡兵車器種二百四十物二千三百二十六萬八千四百八十七」。據初步研究,這麼多數量的武器,足可裝備50萬人以上的軍隊。要知道尹灣武庫只是漢朝眾多武庫里的其中一個,然而這都足夠裝備50萬軍隊。



山東臨淄山王村漢代兵馬俑坑發掘出的兵馬俑更是達到百分百的披甲率。當然武器裝備不能只看數量,也要看質量如何。那麼漢軍的武器裝備水平如何呢?漢朝名將陳湯告訴我們:「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一。」漢軍能做到一漢當五胡,就是因為漢軍武器裝備精良。



▲《漢武大帝》劇照


但話說回來,古典軍國主義同時也意味著國家對基層和民眾的高強度控制,以及對國力和環境的巨大損耗。如果不能通過對外征服獲得經濟上的回報,這種古典軍國主義遲早會壓垮國家本身。這也就是古人所說的「漢以強亡」另一層意思。因此,這種充滿戰鬥民族奇襲的古典軍國主義在秦漢之後就難以為繼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幽州突騎,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箭頭塗眼鏡蛇毒還不夠!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弩都有哪些厲害之處?

TAG:冷兵器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