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心地要經常清掃

心地要經常清掃

心地要經常清掃

能弘法師

我們向佛獻花,莊嚴的花表示我們的虔誠,我們用清凈的心向佛陀供養這朵花,而且要觀想,這朵花變成無量無數的花,供養在十方無數無量世界的佛陀面前。一一世界海都有諸佛菩薩聖賢眾,一一諸佛菩薩聖賢眾面前都有我身在修供養,這是普賢的大供、法界的大供。

為什麼要這樣供養?因為美麗的心、莊嚴清凈的心遍滿十方世界,透過這個供養來修持莊嚴清凈的心而放下貪嗔痴,當下沒有雜念,只是一心專註。此心在此時呈現花一般的清凈莊嚴,這叫莊嚴國土,莊嚴國土要用心,無關動作。

帶著一顆清凈莊嚴的心掃地,跟帶著一顆煩惱的心掃地,掃出來的地是不一樣的,帶著一顆清凈莊嚴的心炒菜,跟帶著煩惱心炒菜,炒出來的菜也不一樣。帶著一種供養的心、歡喜的心、愉悅的心、莊嚴的心、虔誠的心炒菜,跟帶著怨嘆、嗔恨、痛苦、委屈的心炒菜,炒出來的效果不一樣,吃起來也不一樣。

同樣在掃地,心不一樣,掃出來的效果就不一樣。如果用不耐煩的心掃地,就會拿著掃把亂七八糟掃一通,快點掃完就完了,結果這裡黑一塊、那裡白一塊,甚至掃得灰塵滿天飛。不是地煩惱,也不是掃把煩惱,是你自己煩惱,你在拿地和掃把出氣,掃了半天,地好象乾淨了,可你的心卻沾滿了灰塵,那些灰塵都掃到你心裡去了。要想把外面的地掃好,首先要把心掃好,不僅掃外面,心裡也要掃,這樣能掃出阿羅漢來。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周利盤陀伽和他的哥哥一起出家。周利盤陀伽笨得要死,阿羅漢們教他偈頌,教了前句他忘了後句,教了後句他忘了前句,總也記不住。大家都覺得他沒指望了,就讓他回家,他不願意回去,就坐在那裡大哭大叫。佛陀知道後,就教他掃地,「掃地、掃地、掃心地」。他就整天念著「掃地、掃地、掃心地」,掃著掃著,他就證悟成了阿羅漢。

因為他不是在掃大街,而是把心裡的灰塵都掃掉了,貪嗔痴的念頭一起來,他立馬掃到一邊去,直掃到一塵不染,掃到本來面目現前。當專註一處達到證悟空性的時候,當真了不可得,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以前,有個人跟一位開悟的師父學習,師父就讓他去掃落葉。秋天落葉多,他從這邊掃到那邊,可是轉過頭來又掉了一路,他又要掃回來,他掃過來、掃過去累個半死,還是沒有掃乾淨。

他就跟師父說,您讓我掃地,可是我掃了半天還是掃不幹凈,不如不掃。師父說,不掃不行,你得掃。他說什麼時候才能掃乾淨?師父說,像你這樣掃,永遠都掃不幹凈。那您還讓我掃?對呀,就是得讓你掃,你只顧掃外面的落葉,而不關心你心裡的落葉,你心裡的貪嗔痴一點都不掃,所以掃出了一堆煩惱,費力還不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北大華嚴禪寺 的精彩文章:

TAG:河北大華嚴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