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渡江戰役前夕,劉、鄧、陳毅、粟裕、為什麼都不敢過江去?

渡江戰役前夕,劉、鄧、陳毅、粟裕、為什麼都不敢過江去?

在我解放軍經歷了遼瀋,淮海,平津戰役後,國民黨主力基本消亡殆盡,基本在長江以北再無大戰了,渡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是毛主席號召全國人民的,但是在發起渡江戰役前夕,在中原地區的劉鄧大軍,陳毅,粟裕大軍都沒有敢渡過江,而是待在長江北岸兩個多月。

那麼他們的顧慮是什麼呢?在劉鄧,陳毅,粟裕勝利完成淮海戰役後,部隊已經準備好了渡江作戰的一些作戰部署,包括船隻,木筏等等,但是鄧小平提出我們解放一個地方,要守好一個地方,鄧小平的意思很簡單,意思就是隨著我們解放的地方越來越多,我們要做好對應幹部的準備,我們在前方解放一個地方,後方需要能派上相應的領導幹部去維持地方工作。

為此鄧小平向毛主席建議,渡江戰役暫緩執行,需要培養一大批幹部準備地方的接手工作。毛主席很快從全國調集各個幹部,臨時湊齊一波南下幹部去前線等待鄧小平的安排。

在這項工作結束後,基本耗費了兩個月,在這兩個月之間呢?我解放軍部隊對於渡江戰役已經演練了無數遍。在總前委的一聲令下,中野,華野兩大野戰軍開始渡江作戰,不到一天,部隊就打到了南京地區,國民黨臨時政府逃到了廣州地區。

鄧小平和毛主席預先準備好的地方幹部迅速到地方就職,恢復工作,沒有引起大的變動。毛主席高瞻遠矚,鄧小平威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起源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