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寒到了,春節還會遠嗎?

大寒到了,春節還會遠嗎?

明日亞洲「日本的中國元素」欄目——大寒

Tomorrow Asia|知行合一的亞洲情懷

「平明贏馬出西門,淡日寒雲久吐吞。醉面衝風驚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溫。紛紛孤兔投深莽,點點牛羊散遠村。不為山川多感慨,歲窮遊子自消魂」。這是宋朝大詩人陸遊的傳世名作《大寒出江陵西門》,描寫的是大寒節慶的時候,詩人出門遠遊的畫面。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最後一個節氣,也指從大寒到立春的約15天時間。我國古代為了知曉季節的變化,將一年分為24個節氣,每個節氣大約15天左右,根據每年的太陽運動將一年分為24等分,因此日期並不固定。2018年的大寒在1月20日到2月3日左右。

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大寒時值「四九」、「五九」之間,民間流傳「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這恰恰反映出大寒節氣處於季節更替的階段,因此氣候常不穩定。而在這個時期,食療養生就成了古代物資貧乏時極受人重視的事情。大寒期間,天氣寒冷,是感冒等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高發期。適宜多吃些生薑、大蔥、辣椒、花椒、桂皮、羊肉等食物,以防禦風寒邪氣的侵擾;飲食不宜過咸,切忌寒冷食品。

大寒時節,保健以防「寒」為主。防頸寒,戴圍巾穿立領裝;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防肺寒,喝熱粥散寒;防腰寒,雙手搓腰;防足寒,熱水泡腳。此節氣要預防心腦血管病、肺氣腫、慢支氣管炎,早晨和傍晚盡量少出門。早晚室內要通風換氣。室內取暖時要在地板上潑些水或晾一些濕毛巾以保室內濕度。多喝白開水,補充體內水分。

冬季情緒容易低落,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改善情緒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如慢跑、滑冰、跳舞、打球等。

嚴寒時節有其獨特的飲食文化。據說寒冷徹骨的"寒水"純凈而有靈力。用寒水製作的年糕叫做「寒年糕」。由於寒水非常寒冷因此不易滋生細菌,存放長時間也不腐爛。也有用來製作葯和飯菜的。另外嚴寒時節的酒、醬油、味增等也很寶貴,由於也是用寒水製作,不僅不易滋生細菌,發酵速度也較慢,因此經歷長時間發酵後味道更加醇厚濃郁。

除此之外,還有「寒卵(冬季三九天生的雞蛋)」、顧名思義,寒卵指的是在大寒之日生出的雞蛋。大寒雞蛋(寒卵)備受歡迎的理由有以下兩個:一是營養成分豐富,味道鮮美、易於保存;二是傳說吃了大寒的雞蛋,來年會財運上升。

之所以說大寒雞蛋格外美味和營養是因為大寒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候,雞蛋產量也變少了。另外由於天氣寒冷,雞汲取的食物比水分多。因此雞蛋的營養價值更高,味道醇厚濃郁。

至於吃了大寒雞蛋會財運上升則是和我國的風水文化有關。特別是民間有這樣的一種說法:吃了大寒雞蛋後,一年中都不會為錢財所困。總而言之,由於營養價值高和財運上升,大寒雞蛋非常受歡迎。

在我國的廣東地區,大寒時節則流行吃糯米飯。嶺南民諺有云:「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在傳統節氣中極冷的一天,廣東民間形成吃糯米飯的習俗。過去窮人家防寒條件簡陋,沒有更多營養品食用,從大寒開始吃上一碗糯米飯就算是補身體了。中醫認為,糯米性溫、味甘,入肺、脾經,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作用,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

而在我國的江蘇南部地區,大寒時節則流行燉雞湯。傳統的「一九一隻雞」的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選擇的多為老母雞,或單燉,或添加參須、枸杞、黑木耳等合燉,寒冬里喝雞湯真是一種享受。

除了喝寒水和雞湯、吃雞蛋和糯米飯,民間還有一句俗語,說的是小寒大寒,殺豬過年。儘管此時節天氣寒冷,卻抵擋不住人們「迎年」和「忙年」的熱情,人們開始忙著買年畫、彩燈、鞭炮、香火、殺年豬、灌香腸、腌臘肉,陸續為春節做準備。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接下來的立春為第一個節氣。這時節,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腌制年餚,準備年貨,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 春節就要到了。

大寒節氣中充滿了喜悅與歡樂的氣氛,是一個歡快輕鬆的節氣。大寒一到,春節就不遠了。度過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便進入了溫暖的春天。因此大寒也包含有漫長的寒冬結束,春天終於來到的古老文化思想。

出品 ? 日中環境協會

文案 ? 日中環境協會 安東尼

排版 ? 日中環境協會 小穎

未 經 允 許 請 勿 轉 載 到 其 他 公 眾 號

About TomorrowAsia

講述知行合一的亞洲情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日亞洲 的精彩文章:

不運動也能一個月速瘦6斤,薏米到底是何方神物?

TAG:明日亞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