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寒節氣如何養生防病

大寒節氣如何養生防病

大寒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大寒三侯

中國古代將「五天」稱為「一候」,所以一個節氣又被稱為「三候」。每個節氣的「三候」結合當時的氣候特徵,和一些特殊現象又分別起了名字,用來簡潔明了的表示當時的天氣等特點。

一候:雞乳育。雞屬木,在陽氣生髮的的時候毛色秀麗體型豐滿,這個時間段可以孵小鳥了

二候:征鳥厲疾。征伐之鳥說的是鷹隼,這個時間段卻正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於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嚴寒

三候:水澤腹堅。水上的冰從上至下結透,所以叫做腹堅,腹,指的是水體內部。表示非常冷了

大寒食俗

尾牙祭

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布新,腌制年餚,準備年貨。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時甚至連我國最大的節慶春節也處於這一節氣中。大寒節氣中充滿了喜悅與歡樂的氣氛,是一個歡快輕鬆的節氣。尾牙源自於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後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樣有春餅(南方叫潤餅)吃,這一天買賣人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據說雞頭朝誰,就表示老闆第二年要解僱誰。因此有些老闆一般將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後也能過個安穩年。

大寒食補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期。中醫認為,大寒時節氣溫比較低,人體新陳代謝會減慢,但身體的五臟六腑還需要吸收充足的養分來抵禦風寒。飲食是大寒時節養生的一環節,下面我們就介紹下適合在大寒時節食用的四種粥:

羊肉蘿蔔粥

材料:精羊肉100~150克,粳米150克,蘿蔔1個,蔥白、精鹽各少許。

製法:

1、將羊肉洗凈,切成小塊;蘿蔔洗凈,切成兩大塊。

2、羊肉和蘿蔔入鍋,加清水同燉,除去膻味,待羊肉將熟時,取出蘿蔔不要。

3、粳米淘洗乾淨,放入羊肉鍋里,加進蔥白煮成稀粥。加鹽調味。供早、晚餐溫熱服食。

功效:具有補精血、助元陽、益虛勞之功效。

適用:適用於腎虛勞損、足膝萎弱、腰背酸痛、形瘦怕冷的虛寒症。

小貼士:熱盛症者,如喉痛、牙痛、便秘、尿痛者等不宜食用。

龍眼紅糖粥

材料:粳米100克,龍眼肉30克,紅糖適量。

製法:

1、龍眼肉用溫水浸泡片刻。

2、將粳米淘洗乾淨,放入沙鍋,加水適量,置旺火上煮至沸,加入龍眼肉、紅糖,文火微沸至米爛、湯稠,表面有粥油形成即可。晨起空腹及睡前各服食一次。

功效:具有開胃益脾、養氣安神、大補氣血、補虛療損之功效。

適用:適於心脾虛損、貧血健忘、頭昏失眠、心慌氣短、神經衰弱等症,為人們冬令進補佳品。

小貼士:痰濕中滿及外感高熱者,不宜食用。

肉桂紅糖粥

材料:粳米50~100克,肉桂2~3克,紅糖適量。

製法:

1、肉桂洗凈,入鍋加水煎汁,去渣待用。

2、將粳米淘洗乾淨,加適量水煮粥。

3、待粥煮沸後,調入肉桂汁和紅糖,同煮為稀粥。分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具有補元陽、止冷痛、暖脾胃、通血脈之功效。

適用:適於腎陽不足,畏寒肢冷,四肢發涼,脾陽不振,尿頻、遺尿,食少泄瀉等症。

小貼士:此粥屬大辛大熱之粥,故凡陰虛火旺和陽證出血者禁用,孕婦是忌用。

韭菜粥

材料:粳米100克,韭菜30~60克,精鹽少許。

製法:

1、取新鮮韭菜,去雜洗凈,切細待用。

2、將粳米淘洗乾淨,入鍋,加適量清水煮粥。

3、待粥沸時,加入韭菜和鹽,同煮成稀粥。早、晚餐溫熱服用。

功效:此粥具有溫補腎陽,健脾暖胃、固精止遺、行氣散血之功效。

小貼士:

1、韭菜煮熟、宜新鮮為佳,現煮現吃,隔夜粥不要吃。

2、陰虛內熱,患有眼疾者不宜食用。

大寒養生

1、大寒更須防心腦疾病

大寒時節歷來是養生保健的重要時期,民間有古諺流傳「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早喝人蔘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

此時大多數上班族又迎來了一年之中工作最繁重的關頭,在這冷寒時節,該如何養護身心。

氣溫劇變尤須護心護腦,冬天是天寒地凍、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的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

在此期間,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極易加重或發作。

據統計,在大寒節氣中,心肌梗塞、腦卒中的發病率均達到全年最高水平。此外,一些血管彈性較差的高血壓患者,在大寒時節一天之內的血壓波動往往會增大,而很多患有老慢支的病人只要稍不留神,也容易在此時節舊疾複發。體虛年高的人最好居住在溫暖的室內,盡量減少出門或冒觸風寒。從室內到室外,但凡溫差較大時,不妨要先在門廊里適應一下冷空氣,再出門也不遲。

2、保暖滋陰潤燥不可少

大寒期間養生的另一個重點在於滋陰。

大寒節氣,正是一年之中最乾燥的時期,白天平均空氣濕度一般低於50%,有時室內甚至只有30%左右,很多呼吸系統有「老毛病」的人經常會有咳嗽痰多、痰液粘稠、咳痰不凈的感覺。

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則容易造成血粘度增高。更嚴重的是,如果因為高血壓、年老等造成血管彈性功能下降,還容易誘發心梗、腦梗、腦出血等危險情況。

3、大寒到感冒多、流感多

大寒期間也是感冒、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哮喘、肺氣腫的人要格外注意。由於持續的低溫,使得皮膚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臟的工作量增大,容易誘發高血壓和心臟病。乾燥寒冷的氣候,還容易使老年人患感冒、肺氣腫和支氣管炎。

值得一提的是,大寒時節正處於元旦後、春節前,對於上班族來說,正是一年之中工作最繁重的時候,人體極易疲勞,耗精傷神。因此,在這一段日子,尤其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平靜。對於老年人來說,更應注意避免過喜或傷心,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內氣血和順,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降低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病風險。

大寒艾灸

督脈:大椎、腎俞、心俞;

任脈:神闕、關元、膻中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艾人生路成灸健康夢 的精彩文章:

80後的中年危機不止禿頭,這15個亞健康危險信號更要警惕

TAG:關艾人生路成灸健康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