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身體為什麼讓自己發胖?身體如何管理脂肪?高血脂和脂肪肝怎麼回事

身體為什麼讓自己發胖?身體如何管理脂肪?高血脂和脂肪肝怎麼回事

感謝閱讀!

褲帶長壽命短,肥胖是萬病之源,種種說法,給脂肪定上了殺人犯的罪名。脂肪肝、高血脂、動脈血管粥樣硬化等難纏疾病的發生,更是坐實了脂肪的罪行。脂肪雖然有很多生理作用,但本文無意為它平反伸冤,只打算探討身體對脂肪的管理機制,畢竟身體最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卻為什麼任由脂肪在體內過度儲存,而不加以有效管控。這有點像市場經濟與國家宏觀調控,在市場經濟下,即便是國家出面干預,所起的作用也非常有限,沒有哪一個國家,願意出現金融危機,但國家阻止不了金融危機。市場規律只有一個,就是受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供求關係支配,這個規律在人體內同樣適用。

脂肪為什麼會生產過多?一是因為油吃得多。油多的菜風味好,油炸食物特別酥香,肉類食物脂肪含量高,以豬瘦肉為例,100克瘦豬肉,含脂肪20克,如果是五花肉,肥肉那就更不用說了。油吃得重,一時半會,三年五年,身體有足夠的調整能力,但時間再長,身體就沒有辦法了。二是因為油吃得差。根據生物化學的研究,脂肪可以分為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飽和脂肪就屬於差的脂肪,飽和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它的分子結構化學鍵很穩定,飽飽滿滿,結實不容易斷裂,也就不容易代謝。也就是說這個材料,身體很難加工它,只好儲存起來。飽和脂肪,主要是動物脂肪。

飽和脂肪還不是最差的,最差的脂肪當然是地溝油,不過還有一類脂肪,對人體也是有害無益。就是反式脂肪,也叫氫化脂肪。就是說它的化學分子式,與正常的脂肪分子式,在關鍵結構上,是相反的構造。這類脂肪,主要是人為加工造成的,比如說咖啡伴侶中的植脂末,麵包表面的人造黃油,種類很多,主要存在於加工食品中,也很好辨別,凡是起浮沫、起酥皮的脂肪,多半都是反式脂肪。這些脂肪,因為是食品工業發達以後,人工大量弄出來的東西,身體在進化過程中,很少接觸到這類結構,沒有掌握熟練的加工能力,所以也很難代謝。健康的人,吃這些東西,短期內看不到任何問題,但身體有慢性炎症的人,吃這些食物,很容易加重炎症反應。

血管壁上的那一層,就是沉積的血脂

如果回到文章開頭,肥胖是萬病之源,你就會意識到,油吃得多和吃得差,是多麼不好的一件事,它是人體脂肪生產過多的頭兩個原因。第三個原因是,喝涼水都長胖。這個話人人都聽過,但大部分人不知道什麼原因。身體也太奇怪了,身體明明知道脂肪多,是不好的一件事,為什麼吃這合成脂肪,吃那也合成脂肪,身體這是在自殘嗎?簡答粗暴的理解是,身體里代謝的模具,是一個生成脂肪的模具,不管什麼東西放進去,生產出來都是脂肪。模具是個比喻詞,方便大家理解。

實際上是怎麼回事呢?先說喝水,喝涼水能長胖嗎?真的能。凡是肥胖的人,多半都存在水腫的問題,很多速效減肥,其實就是消除水腫。知名女藝人范冰冰,曾經在一宗挑戰類綜藝節目上,一夜減肥4斤多贏得瘦身冠軍,據圈內營養師介紹,她服用了去水丸。如果存在水腫情況,也就是說水液代謝困難,再喝涼水,那就是雪上加霜,真的能長胖。

再說吃肉長胖。肉的主要營養物質是蛋白質,蛋白質是大分子營養材料,在腸道內不能直接吸收,只能分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小分子氨基酸經小腸吸收後,從門靜脈進入肝臟,經過肝臟純化解毒後,正式參與人體循環。如果身體內蛋白質的模具不足,那吃進來的蛋白質材料,被分解為氨基酸後,就不能合成蛋白質,氨基酸就會堆積起來,身體不允許大量的氨基酸到處亂堆亂放,會通過脫氨基作用,將氨基酸變成甘油,再與脂肪酸結合形成甘油三酯,也就是脂肪。這就是說吃肉也長胖。可以看出,愛吃肉的人,身體也很有可能缺乏蛋白質,過猶不及一詞,在此得到了良好體現。科學的減肥食譜中,每周都有一個蛋白日,就是為了給身體補充蛋白質,不過一是要求蛋白食物必須高蛋白低脂肪,二是要有相應的幫助蛋白質代謝的食物營養。比如維生素和礦物質,減肥的話題,這裡不再展開。

還有一個長胖,就是吃飯長胖。主食中主要營養物質是澱粉,也就是碳水化合物,或者乾脆叫糖。糖的主要作用,就是在體內轉化為葡萄糖和糖原,細胞加工葡萄糖釋放出能量,為人體行為活動提供支持。糖原是能量的儲存體,用以應對緊急情況,有兩個儲存部位,一個是肝臟,一個是肌細胞。肌肉發達的人有力量,就是因為大量的肌細胞,儲存了大量的糖原能量。肝糖原的儲備,是為了雙向調節血糖高低,維持血糖恆定。如果肝糖原和肌糖原都已經完成儲備,但是糖卻還是有多的情況下,就會變成脂肪儲存起來。脂肪是比較理想的能量儲存體。1克蛋白質和1克糖,可釋放4大卡能量,但是1克脂肪,卻可以釋放9大卡能量,為了節約儲存成本,身體將多餘的能量儲存為脂肪。

脂肪生產多了,就涉及到儲存的問題。身體發現,以你目前的生活方式,能量過剩將會長期持續,脂肪燃燒供能的情況,短期內不會出現,因此脂肪就沒有什麼大作用,就會把這些脂肪儲存在,存儲空間大且同樣沒什麼大用處的地方,比如肚腹上、屁股上和大腿上。身體內有一類細胞,叫做脂肪細胞,幾乎不幹別的活,專門就是儲存脂肪。肚腹、屁股和大腿等地的脂肪細胞,率先被塞得滿滿的,因此看起來粗大。在極端情況下,脂肪細胞不但會增大,脂肪細胞數量也會增加,這就更加難辦。就像有新聞說,民國時期的存摺存了多少錢,現在再去取,竟然沒怎麼變,完全沒有利息,有些甚至成為負數。能量儲存為脂肪太久了,再想讓脂肪吐出這些能量來,可就很困難了。

脂肪細胞,裡面大塊的都是脂肪

這時候的脂肪儲存,還僅僅是體脂,還沒有上升到高血脂和脂肪肝的層面。一般情況下,只要身體還有調控能力,是不允許血液指標出現異常的。高血脂,不屬於脂肪儲存的問題,更應該歸類於脂肪運輸的問題。因為身體不會愚蠢到,將脂肪儲存在血管中。血管相當於人體的公路系統,養路大隊是不允許大家把公路當倉庫用的。高血脂,是因為脂肪在血管內出不去。血管內的物質,最終是要透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細胞的內環境間質,供細胞汲取使用。這就像是一個供應鏈流程。

細胞需要多少脂肪,就會從內環境中吸收多少,內環境里的脂肪,被細胞吸收了多少,毛細血管內的脂肪,就會滲入內環境多少,以維持脂肪這個材料的數量,在血管內、細胞內和內環境中,都保持平衡穩定。醫學上喜歡用內環境穩態來形容。如果細胞不吸收脂肪,時間一長,內環境中的脂肪就會增加,血管運輸過來的脂肪,內環境就不再接收,這裡不接收,那裡也不接收,那這多餘的脂肪,就只能永遠留在血液里,就形成了高血脂。細胞為什麼會變得不接收脂肪,這跟細胞膜通道有關,當內環境中的脂溶性毒素,擁有與脂肪相同的信號結構時,就會順利通過細胞膜的檢查,進入細胞內部毒害細胞甚至讓細胞死亡。細胞為求自保,只好讓細胞膜關閉脂肪通道。詳情請看另文《慢性病,是身體細胞為求自保做出的過度反應,得這樣糾正》。

高血脂和脂肪肝,是同一種病在不同位置的表現,兩者相伴相隨,有一必會有二。查過血脂做過體檢的人,可能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兩個拗口的詞語有印象。(了解這兩種膽固醇,請看另文《報告:一個叫膽固醇的間諜,正在入侵血管,請迅速支援!》)。高密度是說它體積小重量大,脂蛋白是一種專門運輸脂肪的運輸蛋白,膽固醇是脂肪的一種,在血管內不能自己瞎跑,必須有專業的運輸隊,將它們送往指定的地方。膽固醇和脂肪在哪裡集合上車呢,在肝臟處。食物中的脂肪,變成人體可以利用的脂肪,需要先分解再合成,這個合成工作是由肝臟完成。肝臟合成了脂肪和膽固醇,就要想辦法運走,不能將脂肪堆積在這裡。可見,肝臟不想成為脂肪肝,並且有相應的解決辦法。

一是,生產出脂蛋白,這需要兩個核心材料,分別是蛋白質和磷脂。磷脂在化驗單上的名字是卵磷脂小體。從營養醫學的臨床效果來看,卵磷脂是解決脂類代謝問題的關鍵營養,而脂肪代謝障礙,不光會導致高血脂、脂肪肝、心血管疾病,還可能會引發一些其他的疑難雜症。因為卵磷脂,不但協助運輸脂肪,還能將大分子脂肪團,分解成單個小分子,從而讓脂肪酶來消化脂肪。這個過程,專業名詞叫做乳化脂肪。(可參看另文《油是血管毒藥?10分鐘學習脂肪,你會對血管養護,有全新的看法新的看法!》這個文章解釋了一男子每天吃四個雞蛋最後抽出牛奶血的新聞)。我們有常識,油的黏性很強,這意味著大量的脂肪分子都粘連在一起,如果不把它們打散,那脂肪酶就只能接觸到外層的脂肪分子,脂肪代謝就不完全,將脂肪團打散的這個工作,目前發現最好的工具,除了膽汁酸,就是卵磷脂。

脂肪肝,白色的都是脂肪滴

如果磷脂和蛋白質不足,脂蛋白合成就會不足,脂肪就會慢慢的滯留在肝臟處,大量脂肪,填充在肝細胞的間質間,影響正常肝功能。人會沒有力氣,肝區疼痛,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去醫院檢查,一拍片子,有脂滴。這就是脂肪肝了。同時,如果磷脂不足,脂肪的大分子團形態,會持續保持,大分子的脂肪團,很難穿透毛細血管壁,就只能留在血管里,這是高血脂形成的另外一個原因。從營養調理脂肪肝和高血脂的實際情況來看,前期在生化指標變好的同時,人可能會發胖,這是因為,身體將脂肪和血液中的脂肪,成功的轉移出來,在進入細胞代謝分解的同時,也會有一部分脂肪儲存到了脂肪細胞里,從而使人發胖。不過只要堅持調理,這個肥胖也會受瘦下去。詳情請看另文《脂肪肝的營養病理、預防和治療,通俗解讀,另送食譜一份》。

最後,可能有人會想,身體搞這麼複雜何苦呢,直接不吸收脂肪不就完了嗎?不吸收脂肪的人也有,那一般都是膽囊切除的人。身體不吸收脂肪很惱火,稍微吃一點含油的食物,可能就會拉肚子,同時脂溶性的維生素ADE等,身體很難吸收。這幾個維生素的作用,可是非常的大。另外,脂肪還有很多很大的生理作用。比如構成細胞膜,構成大腦的脂肪組織,作為臟器間的填充物,起穩固臟器作用,保護臟器免受外力損傷。還能合成各種激素和膽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玩家 的精彩文章:

缺維生素C十個癥狀,一個洗澡時能判斷,一個刷牙時能判斷,很准

TAG:營養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