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寒—品質生活溫暖相伴

大寒—品質生活溫暖相伴

想你總是很甜蜜

 想你總是很甜蜜

高安 

00:00/00:00

小寒大寒,殺豬過年(春節)

過了大寒,又是一年(農曆)

GIF

節日簡介

概述由來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

由來

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大寒是中國二十四節氣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

俗話說:「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花草樹木、鳥獸飛禽均按照季節活動,因此它們規律性的行動,被看作區分時令節氣的重要標誌。

中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就是說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了。而鷹隼之類的征鳥,卻正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於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嚴寒;

在一年的最後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孩童們可以盡情在河上溜冰。

此外,大寒出現的花信風候為「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生於江南一帶)」。亦可作為判斷大寒的重要標誌。

各地習俗

小寒之後過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雖然寒冷,但因為已近春天,所以不會像大雪到冬至期間那樣酷寒。這時節,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腌制年餚,準備年貨,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

其間還有一個對於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臘八,即陰曆十二月初八。在這一天,人們用五穀雜糧加上花生、栗子、紅棗、蓮子等熬成一鍋香甜美味的臘八粥,是人們過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尾牙祭

按我國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布新,腌制年餚,準備年貨。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時甚至連我國最大的節慶春節也處於這一節氣中。

大寒節氣中充滿了喜悅與歡樂的氣氛,是一個歡快輕鬆的節氣。尾牙源自於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後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農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樣有春餅(南方叫潤餅)吃,這一天買賣人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據說雞頭朝誰,就表示老闆第二年要解僱誰。因此有些老闆一般將雞頭朝向自己,以使員工們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後也能過個安穩年。

飲食變化

大寒節氣,時常與歲末時間相重合。因此這樣的大寒節氣里,除干農活順應節氣外,還要為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布新,準備年貨,腌制各種臘腸、臘肉,或煎炸烹制雞鴨魚肉等各種年餚。同時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此外,舊時大寒時節的街上還常有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的影子。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求得新年節好口彩。這也使得大寒驅凶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

又因為大寒與立春相交接,講究的人家在飲食上也順應季節的變化。大寒進補的食物量逐漸減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以適應春天萬物的升發。廣東佛山民間有大寒節瓦鍋蒸煮糯米飯的習俗,糯米味甘,性溫,食之具有禦寒滋補功效。安徽安慶有大寒炸春卷的做法。

八寶飯

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蓮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圓肉20克、大棗50克。將赤小豆、薏米、蓮子用清水洗凈,浸泡2小時,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適量食用。有健脾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適用於身體虛弱、倦怠乏力等氣血兩虛的人群。

芪杞燉子雞

童子雞1隻(約500克)、黃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朮10克,調料適量。將童子雞洗凈,切為小塊,加入諸補益中藥和蔥姜蒜鹽酒等調料,用文火慢燉1小時,食肉喝湯。有補中益氣、滋陰助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適用於體質虛弱、易患風寒感冒者。

發散風寒湯

雞蛋1個、香菜10克、蔥白5克、生薑5克,鹽味精等調料適量。雞蛋攪拌均勻,香菜、蔥白、生薑洗凈後切為碎末。將清水在鍋中燒開,加入少許水澱粉,使水略稠後,將攪拌好的雞蛋慢慢倒入,使之成片狀。再加入香菜、蔥姜及鹽味精等調料,出鍋前加入香油少許。有祛風散寒、發汗解表的作用,適用於輕度感冒初期。

節氣養生

冬三月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此時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當緩慢的時候,所以此時應該早睡晚起,不要輕易擾動陽氣,凡事不要過度操勞,要使神志深藏於內,避免急躁發怒。

大寒是冬季六節氣之一,此時天氣寒冷已極,故名大寒。大寒的養生,要著眼於「藏」。意思是說:人們在此期間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保持,把神藏於內不要暴露於外。這樣才有利於安度冬季。

對於冬季進補,醫學專家都有著自己的觀點:

一、有著許多的專家持反對態度: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現代人的體質與以前大不相同,沒幾個虛的,所以在秋冬進補和預防疾病時,要考慮這種體質變化。」

二、但也有持支持態度的:冬令進補,傳承了數千年的中醫進補法則,歷經考驗,其效果不用置疑。

三、中醫的精華是「辨證論治」,因而大多數專家支持「認清體質,辨證進補」。

《靈樞·本神》曰:「智者之養神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呂氏春秋·盡數》提到:「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聖人察陰陽之宜,辯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壽長焉」。就是說順應自然規律並非被動的適應,而是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以其防禦外邪的侵襲。古有「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早喝人蔘、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

這是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的總結,也說明了人們對身體調養的重視,藉此之節氣,重筆女士調養之法。

本節氣最需預防的是心腦血管病,肺氣腫,慢支氣管炎,早晨和傍晚盡量少出門。

注意保暖,外出時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圍巾。

早晚室內要通風換氣。室內取暖時要在地板上潑些水或涼一些濕毛巾以保室內濕度。

要多喝白開水,補充體內水分。

老年人可在居室中堅持臉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浴法,來增加機體的抗寒能力。

END

THANK YO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質生活適老傢具 的精彩文章:

人民日報:揭發8種騙人又很貴的保健食品

TAG:品質生活適老傢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