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們創造了這個「世界」,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誕生記!
(左滑查看完整圖片)
框哥說:哈爾濱。你會想到什麼?雪鄉?東北虎?零下30度吃馬迭爾冰棍?或者一定是——冰雪大世界。這個「世界」形成於1999年,每年隆冬時節大地一片苦寒,而這個素裹銀裝的「世界」卻華燈初上、人頭攢動,熱鬧的場面彷彿點燃在嚴冬中的一團火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勤勞的哈爾濱人,一同創造了這個如夢如幻般的冰雪童話「世界」。而在框哥的印象中,這裡的嚴寒曾輕易凍穿了我靴子的厚實鞋底,腳底凍得生疼。那麼哈爾濱人是如何頂著嚴寒、一磚一瓦建造出一個「世界」的呢?下面我們就跟隨鏡頭一睹冰雪大世界的建設全過程吧——
撰文、攝影:陳剛
作為冰雪大世界景區的建築原材料:冰塊,就來自於封凍的松花江冰面。
前期需要用鋼鋸在冰面上,切割出橫豎大小合適的格子狀,而且契合冰雪大世界的各項建設要求。
采冰,顧名思義就是採集冰塊。首先要找適合的采冰區,條件是江水足夠深,這樣冰塊才通透,其次還要考慮采冰地點是否方便運冰。
大家齊心合力用鋼釺同時戳進鋸開的冰縫裡,利用鋼釺的擠壓力使得冰塊與冰面分離。這個環節非常強調和諧統一的動作,否則無法完成分離冰塊。最右側的是杠把頭,由他來統一喊口令:1!(準備)2!(提起鋼釺)嘿!(發力戳進冰縫)。只聽得嘎嘣一聲悶響,就說明冰塊與冰面完成了分離。
對於冰塊原材料的要求很嚴格,每塊規格為長1.6米、寬0.8米。采冰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氣溫低,冰層厚,降雪少的情況下很適合採冰。
這是切割後的場景,一個巨大的冰體已經完全脫離開冰面。
每年的12月份,哈爾濱已經進入隆冬季節,氣溫下降到零下20度以下,這時候松花江冰面已經封凍,冰層達到將近半米厚,正是最佳采冰時機,而冰雪大世界景區正式開園時間就在1月初。園區內面積大,冰建築眾多,所以需要的冰塊非常多。由於時間緊迫,任務重,所以采冰的工作強度非常大。
采冰人在用鋼釺戳進冰塊的縫隙里,讓切割好的冰塊和冰體分離以便採集上岸。
冬季的哈爾濱天亮得晚,黑得早,采冰隊伍清晨3、4點天沒亮就到達現場開始采冰。冒著嚴寒開始一天的采冰工作,一直要工作到晚上5、6點鐘,有時為了趕工期,采冰要持續到晚上8、9點鐘,甚至更晚,可謂「風雪兼程」。持續時間長達一個月左右,直到冰雪大世界再也不需要冰塊為止。
由於工作環境特殊,這裡依舊採用比較原始但卻最實用的採集方式,也就締造出獨一無二的特殊群體:采冰人。
接下來采冰人會用帶鉤子的長桿扎進冰塊,用鉤子和拖繩把冰塊拉出水面。冰雪大世界景區從開始建設到正式開園時間很緊張,所以原材料的供應也是加班加點進行,一般從清晨就開始採集,有些時候要持續到晚上10點左右才收工,風雪無阻。
采冰地點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江北一側,由於這裡距離冰雪大世界景區很近,便於運輸。這是哈爾濱公路大橋江北一側松花江冰面上的採集點,采冰人後面的背景就是江南的城市樓群。
拖上來的冰塊由鏟車運送到岸邊統一堆放,岸邊堆滿了巨型冰塊等待準備裝車。
裝車後的冰塊,準備運往冰雪世界景區建設現場。
裝滿冰塊的車隊,排隊等候進入冰雪大世界景區施工現場。
冰雪大世界施工現場里塔吊林立,幾千人在施工,一片繁忙景象,好似一副「冰雪上河圖」。
(左滑查看完整圖片)
看似雜亂的施工現場其實是井然有序的在進行中,有技術人員一絲不苟現場把關。
安全員嚴格督導施工現場。
工人們頂風冒雪在緊張施工
在大家齊心協力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冰雪童話王國呈現在世人面前。
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忘記了寒冷,開心的笑容洋溢在臉上。
美輪美奐的場景讓人感覺好似夢中游
晶瑩的雪花漫天飛舞,更增加的冰雪大世界的童話氛圍。
華燈初上,冰的城堡更顯華美壯麗。在這裡你能領略到冰建築的異國風情。
豐富多彩的各項活動,讓你嗨起來!
勁爆的音樂讓你血脈賁張,好似冬天裡的一把火在燃燒。
在零下20多度的嚴寒中,冬泳健兒給大家表演空中飛燕。
(左滑查看完整圖片)
第三十四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第十九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已經正式開園。冰雪大世界歡迎你!
哈爾濱歡迎你!!!


TAG:國家地理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