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季接診患者70%以上是老年人 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120年急診量達2.2萬人次

冬季接診患者70%以上是老年人 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120年急診量達2.2萬人次

義診現場用假體演示心位復甦

都市報訊 (文/圖 新疆都市報記者 滾艷 通訊員 劉倩)當疾病突發而沒有便利的條件去醫院、當遭遇事故現場而精神緊張時,我們該如何在第一時間為自己或他人搶的生命的先機,撥打120當然是第一選擇。1月20日120宣傳日來臨之際,記者了解到,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自治區第二濟困醫院)120院前急救站點的年接診量達2.2萬人次。其中冬季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和外傷患者的急診量明顯增加,而老年患者的接診量佔到70%以上,夜間的出車次數也明顯上升,佔到了三分之二。

1月18日上午11點,記者來到該院120宣傳日的義診現場,發現醫護人員們正在向過路的行人發放「急救常識」宣傳單。宣傳單上清楚的寫著扭傷、燙傷、腦溢血等突發疾病的基本護理方法。當問及遇到突發事件該如何撥打120時,市民吳鐵金子信道:「這個我會啊,撥通電話後肯定要說明病人的情況和所在地點」,可是當問及等候救護車的途中該如何護理患者時,他就不那麼自信了,「除了安慰我真不知該怎麼做了。」

聽了他的話,急診科護士萬雅潔道:「其實等救護車的過程中,護理方法對了,能給患者爭取很大的生機。」她介紹,傷病發生後的4分鐘內是急救的黃金時間。患者心跳驟停後,在4分鐘內對患者實施正確的急救,患者不會出現腦損傷;4—6分鐘內施救,患者有可能出現腦損傷;超過6分鐘後才施救,患者出現腦損傷的幾率很高;而超過10分鐘,患者腦組織的損傷則不可逆轉。

據了解,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自治區第二濟困醫院)120院前急救站點承擔著北京北路、喀什西路、迎賓路、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和安寧渠等地區的急救任務,年出車次數超過3000,接診量達2.2萬人次,位居烏市27個院前120急救站點的前三。

自從入冬以來,流感高發,再加上心腦血管病、呼吸道疾病和摔傷患者人數增多,該急救站點每天出車達十四五次,其中夜間的出診佔到了全天的三分之二。選擇了這份工作,回顧這些年來的急救經歷,急診科主任楊峰深有感觸。他們全年沒有節假日,每年平均上夜班90餘次,全天24小時開手機,隨時待命,以防突發事件,為那些危、重、急病人重新回歸生命線,贏得了寶貴的搶救時間。醫院急救站和急救站的工作人員多次榮獲「優秀站點」和「優秀個人」的榮譽稱號。他說:「烏市救護車在市內平均到達時間為13分鐘,郊區則為30分鐘以上」。

他表示,雖然遇到緊急情況,大家都知道打120,但是真正會打120的人卻不多。之前他們出診的過程中就遇到過出車後聯繫不上撥打電話的人或是對地址描述不清者,這樣很容易耽誤接診時間。

他說:「撥打120首先要確認對方是否是120急救中心,之後準確說出所在的地方和傷病員的地方及聯繫方式。在等待的過程中,對於骨折的患者要保持合適的體位,心腦血管病患者和呼吸道疾病患者可及時吃藥和吸氧。」

值得提醒的是,開車途中,若遇到120救護車請注意主動從兩邊避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年 的精彩文章:

國產老年代步車既能山寨又能賣萌,這模仿能力眾泰都趕不上吧!

TAG: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