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到底是個什麼鬼?體內濕氣過重有什麼表現?我們該怎麼做?
濕氣的典型特徵就是黏濁,所以大便糖稀正是濕氣的顯著特徵。中醫認為,「濕氣」會引發和惡化多種疾病,生活中的很多疾病都跟濕邪有關。濕氣還會極大的影響一個人的容貌,表現在皮膚上會出現長斑長痘,暗黃無光;表現在體型上就是水腫肥胖,大腹便便;表現在精神氣色上就會出現無精打采,睏乏無力。
濕氣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多癥狀呢?
這是因為,濕氣入侵人體,在內傷害五臟六腑,引起脾虛,肺弱,腎虛,胃弱;在外部則表現為口乾,口苦,嗓子發炎,頭暈頭痛,皮膚油光,滿臉起痘,全身肌肉關節痛,皮膚濕疹泛濫等等。
值得深思的是,濕氣對人的健康危害如此之大,按理說人們會特別重視祛濕,可是為什麼濕氣還是非常普遍,甚至十人九濕。
濕氣重的四個原因
一、環境因素。如果長期居住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同時又少有曬太陽,就比較容易導致體內產生濕氣。
二、飲食因素。現在人生活水平好了,每天都離不開肉,大酒大肉,暴飲暴食,最容易產生濕氣。
三、缺乏運動。現在人幾乎都忙於工作,運動時間比較少,導致體內濕氣無法排出。
四、愛吃冷飲。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冰箱,喝冰凍的東西很方便。尤其夏天天氣熱,愛吃冷飲。
濕氣重對人體的危害:
一、有損形象,「濕氣」對容貌影響之大,難以想像。
青春痘,面色灰暗、油光,毛孔粗大,眼袋,色斑,酒糟鼻等面部問題以及身材走形等。
二、上火
濕氣容易導致上火,引發各種不適癥狀,如失眠、頭暈、頭痛、眼睛紅痛、口腔潰瘍、牙齦腫痛、便秘等。
三、「濕氣」起於脾胃
濕氣重的人會經常出現腹痛、嘔吐、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不適,並過早引發富貴病的發生。
那麼濕氣重我們該怎麼做?
1.中醫裡面有一食療方可以祛除濕氣。著名醫書《太平聖惠方》中有記載。方子為白扁豆白芷茶:
白扁豆、白芷、茯苓、薏仁、馬齒莧各3g,先將材料洗乾淨,碾碎,一起放入葯袋中煎煮一小時,每日喝兩次。
白扁豆白芷茶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以及礦物質,有清熱去濕、解毒消腫,健脾寧心的功效。
2.枳椇子党參粥
【原料】枳椇子100克、党參5克、百合5克、粳米200克。
【製作】將淡枳椇子、百合洗凈切碎,與粳米、党參同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煮至米開粥稠即可。
【用法】早晚餐溫熱食。本粥味甜易變質,需現煮現吃,不宜多煮久放。
【功效】適用於濕氣較重人群,還能健脾和胃。
3.菊花桑白皮茶
原料:菊花、桑白皮5克、麥冬、白扁豆3克。
做法:將所有原料洗凈切碎,放入杯中,開水沖泡即可。
作用:活血、化瘀、去濕氣。


TAG:養生百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