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結石不理會?你會後悔的!
膽色素結石的主要成分是被糖蛋白的基質凝聚在一起的膽紅素鈣,正常情況下,膽紅素鈣沉澱的生成和溶解過程處於平衡狀態。膽汁中的膽紅素鈣處於超飽和狀態將導致沉澱生成,膽道梗阻和膽道感染時膽色素結石形成額公認誘因。長期飲酒可致肝纖維化、肝硬化、脂肪肝、十二指腸乳頭部水腫等病變,使得膽汁排空受阻而瘀積,這也是膽石症的誘因之一。
有些人,家族有膽結石遺傳史,自己患膽結石的風險更大。這可能是因為先天的膽道管狹窄所致。這需要你有良好的心態。要記住,只要你情緒過於暴躁,膽管會積聚收縮,膽汁異常分泌,沒有結石會長結石,有結石會引發疼痛。有人說自己氣的肝疼,其實未必是肝疼,是膽疼。
結石形成時間久了置之不理會並發膽囊炎,膽囊炎的炎症會刺激右膈神經末稍,而膈神經分布於肩部皮膚,當膈神經末梢受刺激時,就會影響分布於右肩部皮膚的感覺神經纖維,使大腦皮層發生錯覺,最終產生右肩背疼痛的錯覺。如果感覺右肩背部或右上腹疼痛,同時伴有腹脹等消化不良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1.對於過往有膽結石、膽囊炎的人士來說,不可太多放縱飲食,尤其注意不要吃過分油膩的食物,晚餐吃得不要過晚。
2.多喝水
飲水少可使血粘稠、膽汁分泌減少、膽汁濃縮,久之會導致膽結石的形成。水占人體的70%,多喝水可以有效的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功能,有利於將體內的結石物質排出體外,從而緩解病情。多喝檸檬汁、蘋果汁,如今很多的膽結石都是膽固醇結石,而蘋果汁、檸檬汁中含有的豐富果酸可以溶解膽固醇。
3.調養身體,食療是首選,通過食療來排石。一個食療方,出自醫書《太平聖惠方》。
方名:馬齒莧小薊茶。取馬齒莧、小薊、白扁豆、淡竹葉、蒲公英各3g
做法步驟:將原料洗凈,加清水蓋過藥材,大火煮開後,然後改小火慢煮1小時,濾渣取葯汁。
功效:化石、活血、清熱;
服用劑量:每日2次(註:不要隔夜喝)
調理貴在堅持,首選食療,這個藥方堅持飲用1個月即可看到效果。
4.魚腥草薑黃茶
取魚腥草10克、薑黃5克、白扁豆、川牛膝、葛根各3克。洗乾淨後,加入清水,水煎1小時或沸水沖泡10分鐘即可飲用。常飲此茶能破氣化淤,軟堅排石。
5.馬齒莧白芍粥
用料:馬齒莧、白芍、桂圓各10克、赤小豆20克、粳米200克、蜂蜜適量
製作:桂圓去皮去籽,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放水,加入其餘配料,大火煮開,再改用小火煮至成粥,最後放點蜂蜜調味。
功效:滋補氣血,溶石排石。


※濕氣到底是個什麼鬼?體內濕氣過重有什麼表現?我們該怎麼做?
TAG:養生百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