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減肥 > 下半身肥胖為什麼難減?等你下課,來聽!

下半身肥胖為什麼難減?等你下課,來聽!

下半身肥胖是很多女性的噩夢。她們明明不算胖,上半身看起來也很苗條,可是腿卻粗得不行。當家裡人也是這樣的時候,她們就很容易認為下半身肥胖是「遺傳症候群」,覺得自己很不合群的下半身是來自於不完美的祖先那裡。

不可否認,基因或許有那麼一丟丟影響,但這根本不是導致下半身肥胖最重要的因素!

這就要從身體的結構說起了。我們的身體不僅會受來自食物的影響而變得肥胖,還會受到各種外力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結構。最容易理解的外力就是重力了,比如宇航員在太空出任務一段時間後,因為不用負重行走,他們的腿部肌肉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萎縮。

由此可見,外力是塑造身體結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日常活動習慣的不同,理所當然,每個人都會受到迥異的外力影響。根據牛頓第三定律,有外力就有應力,我們的身體其實就像一個力在遊走的結構。

當這些外力和應力在遊走的時候,會形成每個人獨有的力線,而力線隨之就形成了我們獨特的體態。

這是從宏觀的角度來說的。而從微觀的角度,構成身體的分子在接受力的改變之後,無論這個力有多小,分子都因此產生壓力電荷(物理學的壓電效應)。這個電荷會向鄰近的細胞進行力學的「傳遞」,隨後,沿著遍布全身的筋膜網路,將力傳遞到全身。

一顆石頭丟進池水裡,平靜的水面肯定會泛起漣漪,直至池塘的盡頭。如果一直丟石頭,那麼漣漪也將永不停息。我們人的體態和活動習慣就像投進池水的石頭,所以不管是下半身肥胖或是上半身肥胖,都和這些原因有莫大的干係。

再進一步說,為什麼是半身胖,而不是四分之三身胖(大約在胸部),或四分之一身胖(大約在膝蓋)呢?為什麼相信遺傳論的人,從未想過腰腹是半身胖的分水嶺?

其實,是因為人體上半身力量的傳導和轉化都需要經過腰腹。如果這個地方出了問題,就會上力不能下傳,下力不能上傳,導致貫穿全身的力線在此斷了或者不流暢了。

正如《拳論》中所說,「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

因此,保持腰腿部的「完整一氣」十分重要。但我們現代人,每天基本都久坐不動,腰腹部肌肉要麼鬆弛無力、要麼拉長勞損。而身體為了儘可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功能與結構,下半身的肌肉就會來代償,以便完成腰腹部肌肉本來該做的那些事情。

比如常見的大腿粗,是由於髂腰肌的無力,股四頭肌代償功能就會發達。而小腿粗,則可能是臀部的無力或者是足弓塌陷等問題導致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去做跑步,或者其他鍛煉下半身的運動,那麼不僅不能改善,反而會讓下半身肥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除了局部運動之外,目前常見的針對下半身肥胖的做法都是按摩和拉伸等。按摩和拉伸的目的是放鬆肌肉、讓血液循環加快,以便消去腿部的脂肪。但是,這些辦法的效果都極其有限!即使有那麼一丁點效果(可能只是心理上覺得),一活動就又死灰復燃了。

原因就在於,這些「療法」針對的只是產生癥狀的地方,而不是產生癥狀的原因。既然是力線的問題,我們就應該解決問題的源頭。也就是說,要針對擾亂力線的體態、步態或者行為習慣等來做文章。

下半身肥胖之所以難減,關鍵就在於你用的方法連治標都辦不到,更何況治本!

減下半身的肥胖,必須要恢復身體的「骨正筋柔、氣血以流」。單純胡亂一頓摩擦或者掰扯,只會白白浪費功夫和心思,不得其門而入。

身體遠比我們想像的聰明,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

心中清明,勤而不濫,減肥路上的兩盞明燈!

成功減肥沒有捷徑,如果非要有的話,找一個值得信賴的領路人。500萬女性都在看的減肥秘笈,請移步公眾號【雷神的復瘦秘笈】,每天原創新鮮減肥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神的減肥秘笈 的精彩文章:

討厭自己的話,再努力減肥也沒用

TAG:雷神的減肥秘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