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箏》,一場信仰與情感的較量!

《風箏》,一場信仰與情感的較量!

《 風箏 》

一場信仰與情感的較量

文丨午言 圖丨網路綜合 訂閱丨微品閱(wei_pinyue)

告別

 撈仔音樂作品精選  2003

黃大煒 

00:00/00:00

[ 微品閱推薦伴讀音樂 ]

《風箏》終於在瘋狂的追劇下大結局了,看完風箏的我,似乎自己也經歷了那麼長久的一個時代跨越。原本就喜歡諜戰劇的我,《風箏》的出現深深的吸引著我。在《潛伏》之後,還沒有一部能如此感動人心的諜戰劇,《風箏》讓我感動了。

看完最後一集,我久久的坐在電腦前,坐了很久,我也不知道自己想了些什麼,好像只是發獃。我感覺自己好像是裡面的一個角色,一個與劇情無關的角色,就像一個旁白,靜看著故事一幕幕的在眼前發生。靜看潮起潮落,雖內心波濤洶湧,卻束手無策。

毫無疑問,同為諜戰劇的風箏,依然不可免俗地講述著信仰這個主旋律。每每看諜戰劇,都心知肚明知道作者又要講述信仰了,只是每個劇本都有著不一樣的故事,用不同的故事講述著信仰。每次想到這裡,就感覺即便沒看過的電視劇,也基本知道一半的劇情了。

《風箏》的開始,也是懷著這種心態隨意的欣賞。但風箏的年代跨度很大,越看越讓人沉靜在那段風雨飄搖的歲月中,越看越讓人深深陷入鄭耀先的特工生涯里。越看越讓人糾結於信仰和情感的糾葛中。越看越讓人深感撕心裂肺是何等的痛苦。

如果簡單概括長達四十多集,跨越多個歷史時期的電視劇《風箏》,我想就是一句話:風箏,就是一場信仰與情感的較量。記得網上有人問過一個問題,信仰的力量究竟有多大?這個問題下面好幾天依然沒有答案出現。我想這是一個不太好回答的問題,也不是什麼人都能隨意來回答這樣一個崇高的問題。

我們都沒有經歷過那樣一個腥風血雨、風雨飄搖的年代,我們無法體會作為那樣一個年代下的人物情感,更無法想像作為複雜年代背景下一個特工的內心跌宕。很多人都講,那個時代的人思想都被束縛了,可是反過來想,正是因為沒有太多繁雜的想法,才可以讓人更加堅定對信仰的堅守。

作為現代社會的我們,可能連信仰究竟是什麼都說不好。因為我們的思想太過開放,想法過於繁多,情感過於豐富,信仰在我們的心裡究竟能有多少分量,我想,這是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深深思考的問題。你有出眾的能力,你有過人的本領,你有無數的追捧,可曾想過,你有多大的信仰?

我想說,現在估計很多人心中都沒了信仰,有的只是財富、權利、自私,有的只是攀比、奉承和陷害。有人說,是現實逼迫我們做出改變。 不對,是人心改變了,我們總是借口為生活奮鬥,可是現在就算生活再差勁,也比風箏中的年代來的容易些。可是為什麼那個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年代的人,尚且有信仰。而我們現在溫飽無憂的生活下,反而最缺乏的就是信仰。

突然,我想到了《大染坊》里陳六子說的一句話,他為什麼敢打敢拼,就因為他是從叫花子、從一無所有開始的,他不怕失去現在所擁有的,最多還是回到過去當個要飯花子。而那些並非從零開始的人,他們做事躡手躡腳,生怕賠了夫人又折兵,失了利潤丟了本。

或許使我們現在的人,因為有了前輩奮鬥得來的碩果,所以我們沒有從零開始,也就不知道我們今天所擁有的有多珍貴。也就更談不上,對信仰的堅守。

回到劇情中,我們說風箏就是信仰與情感的較量。信仰的力量有多大,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為了信仰,鄭耀先捨棄了自己生命中愛過的三個女人;為了信仰,鄭耀先丟棄了三個最忠心的兄弟;為了信仰,鄭耀先割捨了自己最疼愛的女兒;為了信仰,鄭耀先隱姓埋名苦命一生,孤獨終老。

有時候我在想,同是特工的鄭耀先,戰爭年代尚且風光,解放後反而遭受了來自自己人的痛心疾首的壓迫和無情的批鬥。精神上的壓力無論是么時候都有,但在國民黨時期尚且沒有遭受來自身體的酷刑,回到祖國懷抱卻遭受了非人的待遇。看到那些當時沒有經歷戰爭的小屁青年,胳膊上綁個紅袖章就對曾經槍林彈雨中闖過來的老戰士隨意侮辱,動不動就扣帽子,動不動就以人民名義。人民成為了他們造反的借口,階級鬥爭成為他們造反奪權的擋箭牌。

當然,那時一個特殊的年代,一個不堪回首的年代。看到為新中國,在情報戰線奮鬥一生的老革命遭受那樣的不解和對待。我的心是涼的,有時深感他們奮鬥的不值。風箏大篇幅的講述了解放後特工所遭受的一切,讓很多人看了為之遺憾。或許這也是,《風箏》拍完一直壓著,如今拍完兩年多才上映,據說還修改了不少。

風箏是信仰和情感的較量,具體說也就是鄭耀先內心的信仰和情感交織。信仰與愛情的較量;信仰與親情的較量;信仰與友情的較量。這裡最為感人的較量當屬信仰與兄弟友情的較量最為讓我感動。朱孝安為了見一面曾經的六哥,放棄了登船的決定,依然決然的掩護自己的六哥離開,犧牲前最後一句話是:老天對我不薄,臨死還讓我見上了六哥一面。

朱孝安是幸福的,因他臨死都不知道自己拚死掩護的六哥,是一名共產黨員。朱孝安的犧牲是我深感痛心的一幕,好久沒有被電視感動的我,我承認,那一幕我的眼裡有淚水。我不知道是為他的義氣感動,還是為他並不知情感到幸運。

相比朱孝安、趙簡之,宮庶勢必是最痛苦的,只因他得知了自己曾經無比崇拜的六哥,竟然是共產黨。甚至是讓自己忠心的六哥親手抓獲。在知道六哥是共產黨時,宮庶只說了一句,那我知道了,即放棄了抵抗。如若六哥不是共產黨,以宮庶的本性是不會束手就擒的。只是最後也只能,深嘆讓吾輩軍統特工,顏面掃地。

以往的諜戰劇,為了襯托我紅色人員的精明強幹和英勇無敵,總是把我們的敵人國民黨演的猥瑣不堪。但《風箏》恰恰不是這樣的,不僅將我方打入敵特內部的特工,展現的勇敢偉大,也將我們的敵人演繹的有血有肉。

是的,這才是最大限度地還原真實,那些總是將好人演的無比勇猛,而將壞人演的不堪一擊的,是在愚弄觀眾。試想如果壞人都那麼愚蠢,那我們的先輩又何須那艱苦卓絕的奮鬥,只能說明我們的對手也足夠強大。

壞人也是人,好與壞的定義,只是相互的。站在壞人的角度,好人也是他們的壞人。拋開對立的兩黨不說,單純從能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與情感上說。朱孝安、趙簡之和宮庶皆是人上人,至少忠心與義氣是他們最亮的金字招牌。在那個動亂的年代,忠義尤為可貴。他們也是有信仰的人,他們也是為信仰堅守的人,只是與我們的信仰不同而已。論堅定二字,恐怕現在的我們遠沒有那時的他們對信仰的堅定程度。

風箏,一直在講述信仰,鄭耀先窮其一生,不畏妻離子散,頂著無窮的壓力,只為找到影子。韓冰,為了信仰,不畏艱難困苦和各種打擊,就算在暮年依然堅持完成自己最後一個任務,傳遞了最後一份情報。他們都用一生來向世人闡述著信仰的力量。

曾墨怡、陳真兒、江心、陸漢卿,他們無懼敵人的威逼利誘,也無畏敵人的威脅恐嚇,他們用鮮血表達了他們對信仰的堅守。朱孝安、趙簡之、宮庶、延娥甚至包括田湖,他們雖然是劇中的敵人,但也並不妨礙他們用生命講述著自己對信仰的堅守。

猛然間,耳邊似乎又想起了風箏的那首主題曲:

沒有告別

已成永遠

沒有相約

何時再見

依依不捨

愛的纏綿

天上人間聲聲唱

對你訴說思念

硝煙散盡海風吶

停止哭泣

伊人已去

你在彼岸

等著我歸來

夢醒獨徘徊

往事如煙

塵封已久

彷彿出現

紅色的夢

白色的夜

相伴著你

脈脈情深

兩個世界不能越

誰將一切改變

......

關注微品閱 知道多一點

知識改變命運

改變從閱讀開始

[聲 明]

【原創文章未經作者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給你的同伴,看看他們怎麼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午言 的精彩文章:

相信希望,總比喜歡絕望,更讓人活得下去!

TAG:午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