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潛規則》吳思先生眼中的明朝歷史

讀《潛規則》吳思先生眼中的明朝歷史

吳思先生的筆風同黃仁宇先生頗有相似之處,調侃而不失嚴肅。看完書我感慨很多,百姓真不容易,戰戰兢兢做官的也不容易,當然和百姓一樣是「冤大頭」的皇帝最不容易!我大致梳理下所讀的東西,結合自己少得可憐的歷史知識,且留些文字,不致使將來忘了。

中國的歷史實在複雜,破壞-重建-輪迴般的封建王朝統治來來去去大致也就以下幾種矛盾,看似簡單,來個「大換血」卻又實在困難。吳思先生在書中援引明史最多,涉及未涉及綜合起來大致三大矛盾:君權-相權,中央-地方,中原-少數民族。就君臣權力來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經幾年的血洗朝堂,去了宰相一職,「奉天承運」親自管理家產,立下詔令「有提議再立宰相之位的殺無赦」,後世的皇子皇孫或是勤勉,或是疲怠的,倒也不敢「違憲」破壞祖宗規矩,但雖沒有宰相之職,但總還是會跳出來幾個內閣首輔或秉筆太監把持朝政的。

明朝律令對貪污懲治甚嚴,各地官員們雖忌憚受剝皮剔骨之刑,但無奈明朝官員的工資實在算是史上最低的,不得已,上下沆瀣一氣,瞞著主上搞些灰色空間,整個官員集團都靠著一套潛規則生存,偶爾有像海瑞那樣乾淨地近乎一堆白骨的官員出來指責也無從撼動整個百足之蟲。原本新官們生受皇恩,是要殫精竭慮肝腦塗地以報皇上知遇之恩的,可一到任,由著老油條胥吏們一算賬,比起得罪天高皇帝遠的聖上來,得罪整個官員集團下場更慘,新上任的官員們細細考量,天子居九重聖闋,做些什麼動作他未免知曉,但得罪了上頭領導們,就算治理好了一方土地,非但不能加官進爵,反而有受罪愆被坑害的危險——吳思先生用「晏氏轉型「這一故事就能很好的說明,且小官員下面的土豪士紳們也不是信男善女,早八百年就將自己的利益和地方上的官員或藩王牢牢綁實了,只管看哪個不長眼睛的新手菜鳥們往槍口上撞,往後哄一哄嚇一嚇,新官們也被拉下水,他們又成了這套潛規則的堅實擁護者,清官下場越來越慘,也越來越少。所以,把那些現在看來荒唐荒謬地不行的政策放到當時整個潛規則市場里去,就能明白這制定者的無可奈何與一番苦心了(任官抽籤制和論資排輩)。

和得罪其他人一相比較起來,百姓們總是很好欺負的,無權無勢,喊出的話音量也實在是小,只要不逼得他們走投無路只有反叛一條路,一切都好辦。畢竟受孔老夫子教育多年,無論從精神還是物質上來說,反叛的代價是很大的,只要不超過這個「邊際函數」,百姓可以忍受被壓榨。但實是上欺壓百姓的官員們並不都是吃素或適可而止的,或者說,統治階級並不都是總這麼幸運的,各種名目的稅收連連,碰上兵燹天災一起來,加上「五蠹」害國,國庫空虛,聖上就心虛,快馬加鞭催科繳稅,百姓就更是苦不堪言,走投無路了。這時候有不怕死的登高一呼喝,如陳勝吳廣李自成之類,叛亂這條路就有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國家為平新起的內亂勢必更加加緊搜刮擾亂百姓,有些頭腦的或者同情百姓受苦的「賊人們」,稍稍給遍野哀鴻們帶來些小甜頭,投靠叛軍的人便趨之若鶩了,這個世道亂了!我只能這麼感慨,難怪有慨嘆「自古兵匪是一家」,百姓視官兵如賊寇,視賊寇如救世主!王朝岌岌可危矣!待到崇禎皇帝投繯上路,死後草草掩埋,實在是凄惶……

我還是比較同情崇禎皇帝的。崇禎上任後接了一個爛攤子,但還是勤勤勉勉不敢怠慢,在勤政殿里通宵達旦批改奏本,自己省吃儉用,節衣縮食,宮女不夠用了,也不敢擴招,他甚至把宮裡的金銀器皿、大殿里的銅壺都當掉了,充作軍餉。據明史描述,最後關頭來臨時,這個極其傲嬌要面子的皇帝,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親戚們捐款,給防守北京城的士兵發軍餉,結果,皇親國戚比他更會哭窮,一毛不拔,滿朝文武裝瘋賣傻。像崇禎這樣低聲下氣找下臣要錢的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恐怕找不出第二個。明末國庫空到什麼程度呢?有個叫趙士錦的人,奉命接管國庫之一、工部所屬的節慎庫,他在《甲申紀事》中寫了當時國庫空虛的情況:「新庫中止二千三百餘金。老庫中止貯籍沒史家資,金帶犀杯衣服之類,只千餘金;沅為予言,此項已准作鞏駙馬家公主造墳之用,待他具領狀來,即應發去。外只有錦衣衛解來迦納校尉銀六百兩,寶元局易錢銀三百兩,貯書辦處,為守城之用。」連他也不禁感慨「國家之貧至此!」

所以,無論哪朝哪代皇帝都不好當,為自己的江山社稷負責的皇帝更不好當,從傀儡到手握實權,從外戚,權臣,宦官政治權利的鬥爭漩渦中解脫出來就已經很不錯了,可憐崇禎皇帝身處深宮重帷,視聽有所極,被臣下糊弄也不知道,自己勵精圖治晝夜勤勉鞠躬盡瘁,到頭來不但被自己的子民唾棄,死後連個收屍好好安葬的地方都沒有,虧他自己曾經還是這片土地的所有者兼守護者!無奈無奈,或許那些求仙問道一派無為的君主們正是看清了官員集團們其中龐大利害關係網,無奈而出家做道士又未可知呢!

——本文屬原創,如有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二的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第二的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