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胡亂華」的始作俑者,要興復的竟然是劉漢的天下!

「五胡亂華」的始作俑者,要興復的竟然是劉漢的天下!

快,關注這個「文軒奇夢」,一起漲姿勢~

GIF

1

在中國的歷史上,人們印象中最為黑暗,而且最為混亂的時代,大概非「南北朝」時期莫屬了。與南北朝直接關聯的一個詞,就是「五胡亂華」。

有種奇怪而且莫名其妙的態度,從歷史上延續至今。很多人一談起「五胡亂華」,感覺就是芒刺在背,莫名其妙感到屈辱感,似乎中華民族的屈辱就是從南北朝開始的。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中國人形成民族這個概念是近代以來的事情,是受西方觀念影響而成的。

當今的中國人是古代「漢人」與東夷西羌北狄南蠻各個少數民族相互融合的後代,從血統上來說,我們的祖先不但是「華」,而且還是「胡」,最終那個時代的「五胡」,已經全部融入到了中華民族。

自己人的內鬥,哪來那麼多屈辱感?

2

歐洲是用血統來劃分民族,但這個規則並不適用於中國,否則中國也會如歐洲一樣,無法完成大一統。

在中國古人看來,只要大家擁有同一種文化,那就是同一個民族,不然則被叫做「蠻夷」。而中華民族的文化所到之處,都可稱為「天下」。只要「蠻夷」願意,並且能夠接受學習中華民族的文化,那麼「蠻夷」也是可以被接納的,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因此對完成大一統而言,拋開民族劃分的先天血統之別,重視經過後天熏陶養成的文化極為關鍵。所以說在中國,民族即文化。

3

既然說「五胡亂華」,那麼說說這些胡族是怎麼來的。

五胡之首是匈奴,而匈奴被漢武帝重創之後,在西漢末期就分裂為南北兩支,南匈奴開始移居長城以南的邊境地區。

隨著 「小冰川期」的到來,北方天氣越來越冷,草原上沒得吃,更多的胡族遷移了過來,他們主要在漢帝國的北部和西北部邊境,和漢人一起混居。

從東漢開始,直到西晉,中原王朝一直利用這些胡人防禦北部邊境,甚至王朝的騎兵主力都是這些胡人,這與同時期的羅馬帝國僱傭蠻族武士軍隊作為國防主力是同樣的道理。

然而,由於漢朝的軍事實力一直比較強,對周邊的胡人是採取高壓政策,這些「內附」胡人的日子也不好過,他們在中原的地位非常低下,遭受漢人的歧視和欺負。終於,到了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司馬家族內部自相殘殺,天下成了一鍋粥。

然而,晉朝初年是剛經過三國亂世洗禮,天下戶口消耗大半,王朝的軍事實力已經大打折扣。晉武帝死後,後宮外戚迅速陷入權力爭鬥,而原本分封到各地藩衛中央的司馬皇族起兵征討,逐漸演變至天下大亂。為了在爭鬥中取得軍事優勢,大家開始紛紛藉助胡人,這些胡人們趁亂而起,北方的亂世就拉開了序幕。

4

第一個起事的胡人,是南匈奴的首領,叫做劉淵。

劉淵這個人很重要,他開啟了五胡亂華的時代。劉淵是西漢時期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的後裔,是漢朝與匈奴和親的公主所生的後代,他的身份雖然是胡人,卻自認為是漢朝的外甥。

東漢中平年間,匈奴單于派其子於扶羅率兵援助東漢,討平黃巾軍。後來單于被國人所殺,於扶羅將所率的兵眾留駐在東漢,自稱單于。緊接著董卓叛亂,於扶羅也成為一股軍閥勢力,駐紮河內。

於扶羅死後,其弟呼廚泉繼位,任命於扶羅之子劉豹為左賢王,劉豹即劉淵的父親。後來,曹操將呼廚泉的兵眾分為五部,任命劉豹為左部帥。

劉淵曾經長期在西晉當人質,也精通漢文化。由於自幼愛好學習,而且精於武學知識和技能,曾受到晉武帝的召見,被擊節稱讚,認為「劉淵的容顏、儀錶,即使是春秋的由余、漢代的金日磾(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兩個胡人)也不能高出他」。甚至當時的大臣們認為——劉淵的才幹,當世恐怕沒有人能與他相比

看到晉朝內亂衰微,當時的匈奴余部大為振奮,認為他們建立國家、復興祖業的時機到了。因為劉淵的姿貌、風儀和才能超人絕世,上天倘若不是要光大單于,就不會虛生這種偉人了。

5

雖然劉淵他是個胡人,但是他起事的名義卻是要興復漢室。因為晉朝竊取了大漢朝的天下,我這個外甥得替漢朝報仇,他聲稱要向劉備學習,興復漢室

劉淵最初提出的理論也是非常先進,且具有說服力的——天下的帝王不是固定不變的,大禹出自西戎,周文王出生在東夷,誰該做帝王,只是按德行的高低授予,這完全是周朝以來「天下觀」的延續,這種見解在中國的士族群體中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當時匈奴有精兵十多萬,這在腐朽內亂的晉朝面前,是不可抵擋的一股力量。

漢朝統治天下的時間久長,他們的恩澤深入人心,所以,劉備僅在一州的土地上賓士,就可以與天下相抗衡。

劉淵自認為是漢朝劉氏的外甥,我們的祖先曾與漢朝相約為兄弟,兄長滅亡了,弟弟來繼承,不也是應該的嗎?

永興元年(304年),劉淵在南郊築壇設祭,自稱漢王,赦免境內囚犯,建年號為元熙,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建造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進行祭祀,立妻呼延氏為王后。署置百官,任命劉宣為丞相,經師崔游為御史大夫,宗室劉宏為太尉,其餘的人授官各有等差,國號為漢。

6

劉淵顯然意識到,要成大事,必須能夠整合漢人。他建立的國家稱漢,追認、尊奉後主劉 禪,以此來使天下人的期望歸向自己。

這個大思路是對的,但是,興復漢室這口號很難給他帶來幫助。因為站在當時漢人的角度,真要興復漢室的話,還能輪到劉淵你這個胡人?連劉備這種「漢室宗親」當年得到的助力也是極其有限。

反過來,劉淵天天喊著興復漢室,讓胡人群體怎麼想?你成功了的話,到底是個漢人國家還是胡人國家?如果是漢人國家的話,胡人還是要被欺負,那胡人為啥要支持你?

所以,劉淵這個聽上去似乎有號召力的戰略,實際上卻是兩邊不討好。劉淵的做法,也揭示了北方胡人政權的戰略困境,而胡漢關係的處理也成為困擾北朝兩百多年的疑難雜症。

編輯 驍秦渠梁

圖片 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軒奇夢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諸葛亮,真的有那麼神嗎

TAG:文軒奇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