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48小時—本地美食

香港48小時—本地美食

02

本土篇

灣仔熟食中心

1

在一棟菜市場的二樓,一樓賣菜,二樓宵夜。周五傍晚到酒店放下行李走去前篇提到的秘魯菜INCA的路上發現了這排招牌:

(沒吃晚飯就盤算宵夜,吃飯這件事上永遠提前想兩步)

晚上十一點多來覓食,出電梯就是赤裸裸的野生在地感:牆上貼滿了大字招牌、帶圖菜單和啤酒廣告,桌椅是大學食堂style,一桌桌坐的都是本地人,聊天啖酒講笑(北京的各位可以腦補春麗和四眼仔代入一下)。像是闖進了一個平行世界,繞場走了一圈,有小炒,生滾粥,滷水,還有啥我忘了,分不出哪片桌子屬於哪家店,沒有人招呼,看不出誰是店家,時不時還被身邊的食客抬頭看一眼。要是我一個人早拔腿跑了,心裡像有一萬個錘錘在擂啊擂。但是人慫扛不過嘴饞,況且身邊有個雖然開口一聽就是北方人但至少在香港生活過敢說粵語的張先生,挑了家滷水店,靠近檔口一桌在吃飯的一家人里一位婆婆放下碗來招呼我們。

婆婆拿了塊抹布給我們擦了擦桌子,椅子上有些分辨不出本體的碎屑自己拍拍坐下就好。之後婆婆拿來一壺茶,兩個塑料杯,喝起來像小時候在廣西家裡每年都會買桑葉用大砂壺泡的茶,是記憶里屬於少年時夏天的味道。

總共點了5樣,都是兩人份:滷水鴨、豬腳、豬肚、咖喱魚蛋和生菜,好吃到滿桌發金光(此處請代入中華小當家)。都是以前沒吃過的「正宗」味道,有多難得呢,大概是需要平時吃很多家餐廳,每家的當家菜湊起來才能有的一桌,就這樣擺在了面前(也不排除是因為我外地人見識少哈哈)。

咖喱魚蛋是從小看TVB種下的情結,有種終於吃到美味魚蛋的圓滿;豬肚沒有半點腥膻,嚼起來有勁又不費牙;

滷水鴨的蘸醋堪稱一絕,吃到眼睛發亮;

豬腳入味,瘦肉多,皮也不膩;

還點了一份生菜,水嫩嫩,醬汁看著多且濃,但是很香,而且一點不咸,從此吃生菜有了新的標杆;整體雖然是滷水但是口味都不重,兩個人沒配米飯也完全沒問題。

(宵夜,幾乎完食!)

地址:灣仔軒尼詩道

營業時間:沒搜到,就來吃宵夜咯;)

路邊茶餐廳

2

禮拜六上午一個人在晃,到了午飯點雖然怕怕的,但還是決定不去語言沒障礙的cafe們,而是抓緊有限的時間食本地好嘢。皇后大道東附近有一條路兩旁賣花,花攤的後面都是些「表妹茶餐廳」啦、「老牌點心」啦、「潮州特色」之類的,心看得蠢蠢欲動,但是腿還是帶著我來回走了兩圈才鼓起勇氣進一家牛腩牛丸店。

中英雙語菜單,全程英文配合我慫慫的廣東話點餐(突然就理解了同傳的時候碰到的日常交流英文沒問題,但在外籍老闆面前彙報就只能講中文的員工的心情)。點了牛腩牛丸配河粉和檸檬蜜。牛腩燉得很軟爛,牛丸彈牙口感糙糙的,不知道是該這樣呢還是就這家這樣,湯好喝,粉就吃了兩口感受一下。

雖然沒有特別驚艷,但是脫離comfort zone,又check了一樣本地美食,開心!

炳記茶檔

3

在浣紗街附近逛小店逛得差不多的時候看到這家聞名的店,沒有門面,就是一個茶檔+一排路邊的小桌小凳,一概要拼桌。下午兩點多,我的牛腩牛丸消化了一半,張先生還沒吃中飯,於是決定加入排隊的人們。

這家早上七點開檔營業,下午三點半就收攤,貼了一個告示說兩點半停止排隊,三點last order。翻桌蠻快,等了十幾二十來分鐘就輪到我,因為張先生遲遲不來又讓了幾桌。網傳老闆脾氣不好,一度還擔心人沒來齊老闆不讓坐,眼看要到兩點半張先生影子都沒見著又不想放棄高評價的居民區小吃只好厚著臉皮試試,老闆居然手一揮就讓我佔座兒去了。等啊等,張先生還不來,等啊等,拼桌的一對點的三明治上了,等啊等,人家奶茶也上了,等啊等,拼桌的一對上了一碗面,等啊等,眼看三點快要停止點餐了但隊越來越長,我越坐越尷尬,每秒鐘都想要原地爆炸,同桌的另一碗面也上了,而且看起來都超,級,好,吃。

排隊的時候就發現沒有菜單,坐下來的食客都是張口就來,熟悉得像回自家吃飯報菜一樣,看得我全程高度緊張。在截單時間tiktoktiktok的時候,硬著頭皮用英文拜託同桌的男女把他們點過的幫我全都點一遍。點完了,張先生終於一路狂奔著過來了。

在鄰座的幫助下,我們成功get了:兩杯奶茶,一份雞蛋三文治,和一份豬扒紅腸車仔面。奶茶literally」絲般順滑「,據說一般很滑的奶茶都會發苦,但這家完全不會(迷你科普時間,茶檔茶餐廳的奶茶跟平時奶茶店的所謂奶茶不一樣,不甜);三明治咬了一口,吐司烤得很香;黑椒和豬扒是絕配,豬扒嫩,腌制入味,黑椒醬濃,香港人太懂做豬扒,即使平時不愛吃豬也不得不愛豬扒;紅腸也好吃。

來之不易千辛萬苦的一頓。 兩點半過了等座的隊伍不減反增,老闆也不趕人,雖然說是3點last order,老闆在三點二十還很nice地在問有沒有人要加單呀,沒人就準備收攤啦。

地址:大坑施弼街5號側

營業時間:7.00 - 15.30

十字冰室

4

(圖片來自網路)

店是新的,品牌是老的,吃的時候不知道,當時剛好餓了,想都沒想走進了一排洋食里唯一一家本地餐食。research了一下發現是60年代開始經營的鮮奶老字號「十字牌」樽裝牛奶找來設計師團隊開設的旗下第一家冰室,據說參考了五六十年代香港冰室的風格。

(圖片來自網路)

餐牌沒有太大驚喜,對豬扒執著的我要了茄汁豬扒飯和咸牛肉炒滑蛋,張先生要的是韓式芝士辛拉麵配腸仔煎蛋。茄汁超下飯,但成功忍住了沒吃米飯,豬扒很嫩,總體不功不過,吃氛圍吃裝修咯。

永華雲吞面家

5

當天第6頓,待會兒要說的甜品是第5頓。大晚上的走在路上,看見什麼都想吃,算算肚子還有餘地,真是人生一大幸事了。

50年代開的店,招牌是「馳名竹升面」和」精美甜品「,竹升面在廣州吃過,印象不錯,但主要是來解雲吞的饞。

菜單大概長這樣:

點的是蚝油雲吞撈麵和上湯菜心,還要了杯熱的桑寄生茶,沒喝過,菜單上英文是Chinese herbal tea,還可以做涼的,應該算是涼茶的一種咯。雲吞一點沒讓我失望,雲吞的滋味大家都知道,但是好是壞一嘗就知道,這家屬於很好吃的級別。按張先生的說法,十點十一點多了還門庭若市的店,一定是有點厲害的。竹升面細,硬,有韌性,非本地人民吃不太慣。

這裡的上湯菜心梗煮軟了但葉子不老,泡在高湯里,怎麼吃都很舒服了,刷新了我心中菜心的標杆。

桑寄生茶好喝,不是涼茶黑洞。前晚上張先生在路邊涼茶攤買了碗茶下火,告訴我遊客一般不太光顧涼茶攤,因為沒怎麼見過。涼茶是多麼好玩的東西啊,不同的組合熬煮,不同的功效,看名字瞎點接過店家遞來的一碗黑乎乎閉著眼睛喝下去多好玩,即使像真·王老吉那樣苦得堪比中藥的涼茶黑洞,也是很有意思的體驗啊。張先生還科普說,涼茶一般按碗或者按「支「賣,碗裝的當場喝,支裝其實就是大瓶裝,帶回家家人分享慢慢喝(要是有什麼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指正)。

地址:灣仔軒尼詩道89號地下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六 12.00 - 2.00

聰嫂星級甜品

6

其實本來首選是「玉葉甜品「,但是1月的香港實在比預想的冷太aiaiai多了啊,帶了皮衣和麂皮夾克過來,凍得不行,14-18度的天穿著北京穿過來的羽絨服還哆嗦,實在無力寒風裡走二十多分鐘去吃甜品。張先生說以前去過幾次,每次都被老闆娘凶得很厲害哈哈。回到酒店人雖然癱在床上了,嘴裡還是哼哼著想吃,張先生搜到附近一家聰嫂,走路十分鐘以內,打電話過去說不用等位,我立馬就從床上彈起來了。九點多店裡還是很熱鬧,到店有座,但座位幾乎是滿的,一直保持著翻台-入座-翻台-入座的平衡。點了3樣:黑芝麻糊混杏仁糊,楊枝甘露,張先生的是某種芒果冰,據他說不錯。我的兩個就普通水準,不功不過。

吃過的黑芝麻糊混杏仁糊里還是小時候在廣西吃的最好吃,居民區里的大排檔,夏天陽光大遮個棚子,和大人們一起一邊流汗一邊一顆接一顆地吸著盛在鋁盆里的」嗦螺」,吃完的殼往腳邊的塑料盆里扔,明明暑氣正盛,還要來上一碗黑芝麻糊混杏仁糊,灶頭熱騰騰的鍋里現舀一碗,先半勺芝麻糊,再半勺杏仁糊,有點像太極的圖案(寫到這裡好像有點理解韓國人民越是酷暑越要吃參雞湯的感覺)。吃的時候先舀一勺黑色的,仔細咂摸咂摸,認真把勺舔乾淨了,再小心翼翼地舀起表層淺色的杏仁糊,千萬不能跟底下的芝麻糊混著了,再送入口認真品味品味,等都琢磨出滋味,吃了小半碗,再也沒辦法單獨舀出一勺杏色的糊糊了這才用瓷勺把碗里餘下的都混吧混吧一塊兒吃了,真·滴滴香濃。吃完回家的路上還要央爸媽在路邊幾十年如一日賣牛雜串的攤上買上幾串牛筋牛肚,看「牛雜阿姨」從鍋里拿出串,再淋上自製的辣椒汁,這樣吃完從舌尖到胃裡才算是熨帖了。

(螺螄示意,圖片來自網路)

(高配版帶鴨腳,超級好吃,圖片依然來自網路)

the Pawn

7

講到這裡要插播一家應該屬於上篇推送的店,就在永華面和聰嫂附近,在這個區域走來走去總會看到的一棟三層樓建築,原先是當鋪,後來改成了餐廳,有花園、有菜地,出品不錯,甜點驚艷。陽台和牆上掛了燈飾,路過的話整棟樓一閃一閃很好看。店名叫the pawn,兩年前的聖誕晚餐在這家吃的。因為有了美好的回憶,每次路過的時候都會蹦蹦跳跳指著這棟樓開心地叫」是the pawn「誒!

香港的美食回憶就到這裡,接下來還會有暴走亂逛篇、酒店篇和喝東西篇,中間會穿插一些別的(比如一直很想寫的冬季愛用護手霜身體乳之類的,會有人要看這個嗎哈哈)。

感謝閱讀,鞠躬。

你的 粒菓

(配圖除註明外,所有圖片均由作者本人拍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