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最不務正業的皇帝,一生寫的詩頂上唐朝所有詩人的總和

清朝最不務正業的皇帝,一生寫的詩頂上唐朝所有詩人的總和

我們知道唐朝是我國歷史上詩歌最繁華的朝代,湧現出的名流如李白,王維,杜甫,孟浩然等大詩人多不勝數,在唐朝建國的290年期間內。兩千多名的詩人們歷經三個世紀才流傳下來了48000首膾炙人口詩歌,集結在一部《全唐詩》里。流傳後世。

而清朝有一位皇帝也是酷愛詩歌,從十餘歲起就開始大量作詩,用詩歌來記錄自己生活和心情,到他晚年的時候流傳到世上的詩歌竟然多達43960首詩,一個人的詩數量幾乎頂了整本《全唐詩》的詩歌數量,可謂是一個奇蹟。這個皇帝就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後來所謂的乾隆皇帝。

乾隆是滿清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在為執政高達63年,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因為爺爺康熙和父親雍正嘔心瀝血的留下了大好江山,所以乾隆不費力氣就坐享其成,趕上了大清帝國最繁榮昌盛的時候。在位期間,開疆擴土,抗擊外來侵略,整頓吏治,減免賦稅,興修水利,屯田墾荒,修《四庫全書》,建三山五園,把康乾盛世推向了一個新的頂峰。志得意滿人生無求的乾隆就瞄準了自己的興趣愛好。

天下進入鼎盛,不務正業是在乾隆無業可為的情況下才發生的。

乾隆帝興趣十分廣泛,愛美女,愛字畫,愛題字,愛巡遊。但乾隆最大的愛好無疑是寫詩,這從他一生43960首詩就可以看出來。乾隆畢竟是一個人,他沒有精力天天寵幸後宮美女,但是他卻堅持了天天寫詩,一生4萬多首詩是什麼概念那?按他15歲開始寫詩計算,到他89歲去世,期間74年,每天寫詩一首都不能達標,應該是每兩天寫三首詩才勉強算夠其一生詩作數量。可見其高產。

2014年,故宮的工作人員清理文物時發現了寫著「乾隆詩稿」的兩個箱子共裝有乾隆詩稿2.8萬餘首,加上此前已存放的1.7萬多首,從文物角度合計共4.5萬餘首,這一發現更是震驚了世界。坐實了乾隆世界第一高產詩人的頭號。

在乾隆這裡,寫詩就和吃飯睡覺一樣每天是必行之事,從業餘愛好變成了生活必須。儘管詩作很多,可宮廷出身的乾隆因為沒有見識多外面的波折和經歷,早期的詩作還寫不錯有樹立遠大志向的詩作,而中後期寫的詩也大多基本是一些打油詩,能拿出手的寥寥無幾,談不上好也談不上壞屬於流水賬詩,我們今天最熟悉的兩首莫過於

《秋圍》

秋陽皎皎秋風起,千山萬山收紅紫。

南苑平蕪曉色寒,遊絲白日長空里。

我從前歲罷秋圍,經年未到南海子。

重來歷歷憶舊遊,真教見獵心猶喜…

《詠雪》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

飛入蘆花總不見。

除了這兩首詩外,別的詩作基本越到後期質量越差,純屬於了消遣娛樂之用。

但歷史上就是這樣的乾隆依然好過了很多混吃等死的老人,比他們有追求的多了。詩作數量雖大,流傳卻不甚廣這是乾隆唯一的遺憾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白百科 的精彩文章:

三國曹操家族對比日本戰國時期的豐臣秀吉家族

TAG:小白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