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孝庄皇后生前對康熙立下了遺囑難題,為何37年康熙無解,雍正登記立馬解決?
孝庄皇太后(1613—1688),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清太宗皇太極的妃子,順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祖母。同時,她是清王朝最傳奇的女性,先後輔佐過順治、康熙兩位帝皇。康熙8歲登基,在祖母孝庄皇太后的諄諄教導下長大,所以康熙對她特別敬重。孝庄皇太后傾注的孫子康熙身上的心血要比兒子順治多得多,她曾經多次在危急關頭中把康熙和大清朝拯救出來。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孝庄皇太后,就沒有日後的康乾盛世。因此,康熙對這位皇祖母特別的敬重,只要自己一有時間就去陪皇祖母孝庄說說話。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孝的康熙帝並沒能挽救祖母,孝庄皇后永遠閉上了眼睛,結束了她豐富多彩的人生,享年75歲。康熙帝悲痛欲絕,出於對祖母的敬愛和思念,他大辦喪事,在一些方面甚至不惜違背祖制。但是,讓康熙皇帝左右犯難的是,孝庄生前立下了遺囑,對自己身後的事情做好了安排,遺囑的內容是這樣的:我身後之事特以囑汝。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別起塋域,未免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去,務必於遵化安葬,我心無憾矣。很明顯孝庄的意思是不願去到關外陪同皇太極,而是想在清東陵安葬。這道遺詔可以說是嚴重違背了大清祖制的。康熙皇帝一直苦苦尋求解決皇祖母孝庄皇太后給他留下得難題,一直到康熙逝世都沒有辦法解決,孝庄的棺槨在暫安奉殿一放就是30多年。
但即使是這樣,也只是暫為安置,難題依舊沒有解決,康熙帝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都沒有找到萬全的辦法。即雍正繼位後,馬上著手解決這個困擾了康熙30多年難題。雍正皇帝與大臣們討論了很久,最後決定遵循孝庄皇太后的遺願,將她葬在清東陵。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初九日,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陳允恭上書雍正帝,建議為孝庄皇后早日擇地建陵,入土為安,「則孝庄皇后以及聖祖仁皇帝之神無不大慰矣」。雍正採納了他的建議,決定著手解決孝庄皇后的陵寢問題。
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正式確定孝庄皇后陵寢名為「昭西陵」。將暫安殿改建為陵,需要增建方城、明樓、寶城、寶頂、神廚庫、井亭等。改建工程於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初三正式破土動工,同年十一月底竣工。十二月初十日,停靈三十七之久的孝庄皇后梓宮正式葬入昭西陵地宮。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四月十九日,康熙帝為孝庄皇后上尊謚「孝庄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十二字。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初二為孝庄皇后的謚號加上「至德」二字。乾隆元年(1736年)三月十一日為孝庄皇后的謚號加上「純徽」二字。至此,孝庄皇后的謚號已滿十六個字,其全稱是:「孝庄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聖文皇后」,簡稱「孝庄文皇后」或「孝庄皇后」。
雍正覺得大清朝之所以江山穩固,是因為老祖宗的靈位一直在孝陵存放,孝陵一定是個風水極佳的好位置,於是修建陵寢將其下葬,這件事才了結。
對此,看到這裡的你們,對於康熙跟雍正的作法,真的是當年康熙看不懂還是另有隱情?歡迎大家踴躍參與探討。


TAG:追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