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魏忠賢為什麼一直被醜化?

魏忠賢為什麼一直被醜化?

魏忠賢一直被醜化,除了他本人的行為確實招人痛恨之外,他還要幫皇帝背一個大黑鍋,所以被作為閹黨的典型,即便到了現在都不能夠翻身。

我國從漢朝開始就尊奉君權神授的觀念,所以皇帝是不會犯錯誤的,國家混亂朝政敗壞,所有的責任都要歸咎於臣子,所以古代叛亂多以清君側為名義,叛亂分子也會尊重皇權,因為一旦他自己掌權之後,皇權就是維護自己統治的工具,所以大家都墨守一些潛規則,總需要找到一些人來為皇帝背鍋。

魏忠賢原名李進忠,是我國明朝末期的宦官,在明萬曆年間,因為賭輸而自閹進宮,認宦官魏朝為義父,所以改姓魏,與明熹宗的乳母客氏私通,隨著明熹宗登基封客氏為奉聖夫人,魏忠賢也成為了秉筆太監,後來掌握東廠,開始了呼風喚雨的後半生。

魏忠賢掌權期間,在朝廷中大肆排除異己,自封為九千歲,屢次興起大獄,殺害了不少朝廷官員。自此之後,魏忠賢的形象就被定義為奸佞,一直被後世人所唾棄。

但其實魏忠賢這個人還是比較有能力的,他在掌權之初,確實想要為國家做一些好事,又痛恨的地方官員貪污腐敗,所以對他們大下殺手。但是由於他太監的身份,對於政治的了解不是特別深刻,也無法結黨造勢,所以只能靠權力壓人,又因為其人沒有多少學識,他的政令很多都不切合實際,才會給國家造成了很多動亂。

當時朝廷上除了魏忠賢一黨之外,還有臭名昭著的東林黨,這些人打著儒家聖人的名義侵佔國家資源,並沒有後世傳說中的那麼美好,可以說東林黨才是明朝滅亡的根源,他們掀起的黨爭比魏忠賢的作為更加招人痛恨。

但是歷史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朱由檢繼位之後開始打壓閹黨,魏忠賢也在回鄉途中自縊身亡(一說被謀害),從此東林黨開始在朝堂上佔據主動,成為了救國救民的謙謙君子,但是這並沒有能夠挽回明王朝滅亡的結局。

東林黨人掌權之後,必然對他們的死對頭魏忠賢進行大肆抹黑,所以各種各樣的名目全都加之於其身,才讓很多人對於這樣一個大太監痛恨非常。民間百姓多不了解事實情況,無論是魏忠賢掌權還是其他人在位,普通百姓的生活都一樣困苦,大量的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這些罪責都會被推給當權者,皇帝是不可能承擔這些責任的,那些權臣就成了最好的靶子。

魏忠賢有貪贓枉法的一面,他的很多行為確實做得非常不地道,給國家帶來了一定的災難,但這些責任並不歸咎於他一個人,皇帝、權臣以及滿朝文武都有責任,誰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在那樣的歷史背景下,錯誤只能有一個人來承擔,魏忠賢這個失敗者就最合適了。

到了現代之後,中國人不願意深究歷史的真相,只是簡單的把這些信息傳遞出去,並且由於數百年歷史的影響,魏忠賢的奸佞形象已經深入人心,所以很難改變,不少影視作品對於他的醜化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現象持續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雪皚皚 的精彩文章:

程頤的後人 怎樣評價程頤

TAG:白雪皚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