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裕A億元收購澳洲酒企完成交割 新晉董事長周洪江:全球布局仍將繼續

張裕A億元收購澳洲酒企完成交割 新晉董事長周洪江:全球布局仍將繼續

每經記者 彭 斐 每經編輯 任芷霓

20年來首次換帥雖只完成一周,但葡萄酒巨頭張裕A(000869,SZ)的海外擴張野心,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反而突然加速。

當地時間1月18日,張裕公司現金收購澳大利亞Kilikanoon Estate Pty Ltd(以下簡稱Kilikanoon公司)80%的股權的交割儀式,正式在南澳州阿德萊德舉行。

張裕相關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交割意味著張裕海外收購戰略框架基本完成。未來,張裕的全球布局仍將繼續。

第五次海外收購完成交割

一個多月前的2017年12月11日晚間,前任董事長孫利強辭職當天,在國內生產布局已基本完成的情況下,張裕A發布了海外收購公告。公告中,張裕A披露,公司擬以自有資金2060.5萬澳元(摺合人民幣約1億元)的價格現金收購11個交易對方所持有的Kilikanoon公司80%股權。

Kilikanoon公司擁有全資子公司Kilikanoon Wines(歌濃酒庄),為張裕A此次收購的核心資產和業務。

張裕方面提供的信息顯示,歌濃酒庄是一家生產銷售中高檔價位葡萄酒的公司,曾在2013年被評選為當年「澳大利亞年度最佳酒庄」;總釀酒師Kevin於2010年和2017年獲評德國國際葡萄酒大賽年度最佳澳大利亞釀酒師。

而20年來首次換帥剛滿一周,張裕A新任高管層就立刻趕赴澳大利亞完成收購事項的交割,相關儀式亦在南澳州阿德萊德舉行。此前,張裕A方面表示,此次收購後,會將其產品納入張裕的渠道在中國市場銷售。此外,若考慮其產品在中國市場銷售獲得的收益,張裕約需6~7年收回投資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張裕公司繼法國富郎多公司、法國蜜合花酒庄、西班牙愛歐公司和智利魔獅公司之後的第五次海外收購。

對於完成此次收購,張裕A新晉董事長周洪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一舉措意味著張裕海外收購戰略框架基本完成。未來,張裕的全球布局仍將繼續。

張裕相關人士表示,這次收購的股權比例及持股模式,延續了張裕對海外收購企業的一貫理念。Kilikanoon公司80%的股權由張裕收購持有,其餘20%由Kilikanoon公司總經理和釀酒師等核心管理層持有。

早在改制時,張裕已引入了一套國際化的管理體系。2005年,義大利意邇瓦葡萄酒公司、世界銀行旗下的國際金融公司、煙台市國資委以及由張裕員工組建的裕華公司四方股東共同參股張裕,董事會形成了四方股東相互制衡、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

在一系列的全球布局中,張裕的經營層身份換位,又成為了投資股東,便將這套沿襲多年、經過驗證的管理體系向下套用在被收購的海外子公司上。

據周洪江介紹,張裕在海外建立的是一套以凈利、收入、費用等財務指標為核心的管理體系。由董事會制約經營層,保證企業決策的科學性;同時對經營層充分放權,保證企業運營的靈活性;通過股權激勵,保證經營骨幹層能盡心持續創造業績。

儘管張裕A對此項收購頗為看好,但仍面臨著一些風險。收購公告顯示,Kilikanoon公司未來增長潛力主要來自於中國市場銷售,而中國市場國外(含澳大利亞)葡萄酒品牌眾多,競爭非常激烈,Kilikanoon公司在中國市場尚未形成品牌優勢,前期市場投入較大,要在競爭中勝出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若Kilikanoon公司產品在中國市場銷售達不到預期,將拉低投資回報率,拉長投資回收期。

國產葡萄酒產業保衛戰打響

不過,中國酒業智庫專家歐陽千里認為,在國內生產布局已基本完成的情況下,面對國外葡萄酒企業的衝擊,作為國產葡萄酒的領頭羊,張裕與進口酒之間必有一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張裕高管層之前已不止一次表示,進口酒對國產葡萄酒造成了一定衝擊,但這種衝擊是良性的,能夠促進國產葡萄酒轉型和提升自身競爭力。

海關總署統計,2016年全年進口葡萄酒總量約為6.68億升,同比增長20.5%;總金額約為199.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8%;2016年進口總量是2012年的274%。

國家統計局數據則顯示,2013~2016年,全國葡萄酒產量分別按年下降14.8%、1.4%、1.1%、1.0%,連續四年出現下滑。2017年1~9月,全國葡萄酒產量達73.2萬千升,仍然同比下跌10.3%;僅9月全國葡萄酒產量達9.8萬千升,同比下跌19%。

一位國內葡萄酒貿易企業人士指出,葡萄酒的特殊性在於它是全球市場,無運輸半徑限制。如今,洋葡萄酒已對中國市場衝擊越來越大。

另外,在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看來,中國葡萄酒的發展之路,是一個渠道為王的時代,主要靠渠道影響生產和銷售,而在今天的消費環境下,這顯然是滯後的。

作為國產葡萄酒老大,張裕A在其財報中曾多次表示,受國外葡萄酒大量湧入,產品價格區間進一步下移影響,國內葡萄酒市場特別是中低價位葡萄酒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且電子商務等新興渠道還對傳統渠道帶來了巨大衝擊。

事實上,面對洋酒的衝擊,張裕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本土企業如果不能及時走出去調動全球資源壯大自身實力、不具備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在本土市場也同樣無法守住既有的陣地。

在中國副食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楊征建看來,如想要分享進口葡萄酒高增長的紅利,成為全球葡萄酒集團,張裕等國內葡萄酒企業,必須繼續加速其國際化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購Kilikanoon公司股權之前,張裕已經實現了在法國、西班牙、義大利、澳大利亞等全球重要葡萄酒生產國、知名產區的布局,涉及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4大洲。

對此,張裕A董事長周洪江表示,從全球範圍看,中國是葡萄酒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張裕需要抓住新時代下的市場機會,來滿足中國消費者對葡萄酒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帶上王健林,董明珠砸下30億的這家公司,被供應商拉橫幅討債!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