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醫大師治療脫髮,只需這一味葯!

國醫大師治療脫髮,只需這一味葯!

脫髮,是許多人苦惱的事情。今天,小編與大家分享中醫大家岳美中先生治療脫髮的經驗。其僅用一味非常常見的中藥,卻有非常好的效果。還在等什麼?一起去看看吧~~

徐某,男,21歲。

患者系發禿症,頭頂上如胡桃大圓圈,連結成片,漸成光禿。見者多說此症難愈,心情懊惱,憂鬱得很。

切其脈濡,舌稍白,無其他痛苦。為處一味茯苓飲,茯苓500~1000克,為細末,每服6克,白開水沖服,一日兩次,要堅持一個比較長的時期,以髮根生出為度。

約服兩月余,來複診,發已叢生,基本痊癒。

憶及其父10歲時,亦患發禿,脫去三五片,當時即曾投以一味茯苓飲,3月後發生。

張石頑說:「茯苓得松之餘氣而成,甘淡而平,能守五臟之氣。其性先升後降。」《內經》言:飲八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則知淡滲之味性,必先上升而後下降,膀胱氣化,則小便利。

發禿的形成,多因水氣上泛顛頂,侵蝕髮根,使髮根腐而枯落。茯苓能上行滲水濕,而導飲下降,濕去則發生,雖不是直生髮,但合乎「先其所因,伏其所主」的治療原則。

【茯苓是這樣一味葯】

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菌核的白色部分。

【性味與歸經】

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

【功效】

利水滲濕,健脾,化痰,寧心安神。

【臨床應用】

1.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葯。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證候,不論偏於寒濕,或偏於濕熱,或屬於脾虛濕聚,均可配合應用。如偏於寒濕者,可與桂枝、白朮等配伍;偏於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於脾氣虛者,可與党參、黃芪、白朮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朮等同用。

2.用於脾虛泄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党參、白朮、山藥等配伍。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葯。

3.用於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具有治療作用。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朮同用。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4.用於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與人蔘、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用量與用法】

10~15g。陰虛火旺者忌服。

【方劑舉例】

五苓散(《傷寒論》):茯苓、豬苓、澤瀉、白朮、桂枝。治頭痛發熱,口燥咽干,煩渴飲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

苓桂術甘湯(《金匱要略》):茯苓、桂枝、白朮、炙甘草。治痰飲停聚,頭眩,心悸,咳嗽。

指迷茯苓丸(《醫方考》):半夏、茯苓、枳殼、風化硝、生薑。治痰濕內停,流注四肢,肩臂酸痛,兩手疲軟者。

如果嫌麻煩的話還可以使用現成的中藥進行治療,簡單快捷,脫髮西醫沒有太好的辦法,多採用抗雄激素方案治療;臨床療效證實,只能減輕癥狀,延緩掉發,不能徹底治療掉發,副作用大,遠期效果不佳。

可以試試中醫

中醫歷史悠久,而且不會有什麼副作用。臨床上可使用--伏成育首液,是趙伏成教授根據祖輩和自身多年經驗總結而成的育發名方,堅持採用純植物萃取,溫和不刺激,其草本成分中的活力因子可以可以修復毛囊,注入毛髮生長所需營養,使頭皮得到舒緩,促進毛囊活躍,使毛髮茁壯生長。一般使用後恢復率在95%以上,目前已幫助數千患者擺脫脫髮問題。名家驗方,已傳承了數百年,因此手機上網就能找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脫髮 的精彩文章:

每天塗一塗,徹底解決脫髮問題,還你健康好秀髮

TAG:脫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