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寧——湟中建築學

西寧——湟中建築學

中國文化的自覺是一個基礎性的工作,然而對於世界文明來說就有了開創性的意義。

東西方神秘圖案罩

中西融合仿國民政府大門

青海省人民政府大門

及驀然回首大叔

國民政府

大門

如此耿直的大門不是中國人本來的選擇,古希臘柱式尤其突出地顯明自己的地域特徵和文化氣息。通常中國建築式入口或中國牌樓的形式上標識文字不會直地貼在建築物的立面上(請問中國建築的立面是……),而是寫在45度朝街面的牌匾上。大清國的總理衙門就很明確地表現了這一點。或者如國民政府(好像是汪偽吧)海軍部風火山牆式的入口採取傳統手法將標識文字安置在最妥當的位置上。

大清國外國總理衙門牌坊與中華民國海軍部門面

西北的山上不長樹,這是我在家鄉蘭州得來的經驗。然而也許是出於維護威儀的需要,這種林木資源殆損的後果並沒有直接體現在蘭州的建築上(也可能蘭州的野處還有些樹),至少在我所目遇的十餘處建築山牆上都露出大木橫樑。西寧的建築則不然。山牆是一面堆砌完整的「磚山」。

(此處殘缺相機拍攝的照片若干,來日補)此為西寧城隍廟的

寢宮

山牆的照片會顯示出中國建築較少有的陽剛氣質,既密不透風但是又因寢宮體量大、進深深而坡斜舒緩的堅硬磚牆給人可靠的感覺。這種敦厚的磚牆卻不只是在西寧的城隍廟寢宮上很具體地展現出來;在少有現代城市保留然而西寧僥倖留存的山陝會館裡,關爺殿和香廳的布局更給人一種現代設計師的感受,不難讓一個被安藤忠雄光之教堂收服了的青年建築師誤以為這是安藤的作品(此處缺山牆照片和香廳關爺殿連接處照片)

重要的照片放三張,還有

然而從這平面圖上看不出三維建築物的美妙

如果你注意到色彩和斗拱的裝飾,不知道是否會發現有一些藏族的氣質在裡面,我也不能說清楚,只是感覺。另外就是粗柱不長,長柱不粗了,因木材缺乏而短柱,卻因匠人巧妙而親近。(此處殘缺香廳的照片,整體地看才能發現這一組單體建築被匠人構思得多麼巧妙,或許真的是一個現代設計師復建的呢!)

話題回歸山牆,這一個關爺殿山牆也通體由磚砌成,這實在是一種堅毅的美,山牆上有微綠色的苔蘚,可算西北的「特產」。再看其他幾座小型建築(此處殘缺小型建築的照片),山牆也是通體一面磚。除非這裡的山陝會館和城隍廟出自一個匠師的手,那麼這就是漢族建築在西寧的獨特體現——因為沒有木頭,所以用磚——結果造出一種符合西北人(西寧人)性格的建築結構。

然而漢族文化

曾經是西寧城顯耀的主人

如今除了在人口上的絕對優勢

作為三種宗教信仰的一種

已經不僅完全沒有活的生機

而且連剛剛死去的歷史

也不見何人瀏覽注目

沒人的寢宮和歷史落在角落裡的車輪

關爺殿前只有叫喊的熊孩子

城隍廟虛掩大門

門內只有一個老看守

城隍廟前的空地空蕩蕩讓人尿憋

然而這片空地曾經應該矗立城隍廟的建築

如果我們假設城隍廟臨街的話

另有一處居士林在旁邊

這佛家的遺迹竟然根本沒有影子

這碑是什麼意思呢

走到城隍廟跟前是從馬路上下了一個斜坡,彷彿考古;去到東關清真大寺的禮拜堂卻要上三回台階,如同拜祖!

第一層台階……

第二層台階……

第三層台階……

中國文化曾經老辣到不戰而屈伊斯蘭之建築(明代而已,不復興旺也危機四起,靠科舉取仕吸引大量回教徒也不過是一個無意政策,今天倒不見得完全廢止就好,此處殘缺禮拜堂正面照片),如今各種建築樣式在中國大地流行,阿拉伯式樣徹底突破了中國營造的限制,不知是大氣還是迷茫。不過有一點可以明確:舊式中國伊斯蘭教建築幾乎全部毀於文革時期漢人之手。此處必須嚴肅推出一位偉大的建築學家

劉致平

1909——1995

劉致平先生的偉大說起來不一定取得共識。對於我而言,他的偉大源於他獨一無二的敏銳眼光和英雄救美式的行動力。當一個今天的中國人,正在痛心疾首明朝以來上百中國式的清真寺建築已經不復存在,無法考察、參觀、憑弔、做任何研究的時候,一本《中國的伊斯蘭教建築》突然出現在眼前,裡面收錄成百中國式清真寺的資料與建築圖紙,此人必定認為作者有偉大的地方。

據老夫的觀者,三大信仰分西寧——漢族道教、藏族佛教、回族伊斯蘭教

第一次看到城市臨街面的藏佛寺:

(殘缺正面照)

現實的露骨顯示出歷史的真實——一切漢族形式的歷史恐怕都要自認倒霉了吧

這座洪覺寺好在藉助文物保護碑屹立,如今發揮布施功能的建築物是後方那座金頂高層大物。

門庭局部

西寧的建築物莫不是中國建築群體中大部直爽龐大而簡單樸素、局部鮮艷細膩並繁複絢麗的一種地域體現,這似乎是源於此地的非漢民族的氣質:藏族平頂本來就弱化斗拱在建築物中所起的作用,與漢族建築以斗拱碩大健康為美的取向不在同一體系,所以跟漢族建築斗拱的萎縮沒有關係;回族宗信的伊斯蘭教建築體系毫無斗拱概念,並不在意於斗拱在明清時期的萎縮造成的漢族建築美感流失,反而因為宗教需要配合出現的建築綜合形式給人以新意。東關清真大寺禮拜堂和附屬建築物就顯示出這一點。

禮拜堂側後方全覽,其建築不僅大而且展露出中土建築少有的組合建築體形式——經過漢族匠師極大簡化後也只是一個「凸」字型而已,但對屋頂的變化要求一種想像力。

色彩僅用黃色、綠色、藍色,斗拱雖然複雜繁瑣看起來冗餘,只用黃色塗抹就蔽蓋了這一漢族建築中的重要構件部位——與同時期(明清時期)漢族建築斗拱的豐富的彩繪彩色相徑庭。飛椽為藍色。

地上的白線是用於禮拜時候分劃人群而做的鋪設。

這張圖看出檐椽除了椽頭有圓圈紋樣,椽子外露部位為黃色,平板枋和額枋之間有小型的替代由額枋板的裝飾木刻,藍色和綠色搭配。

並無柱礎,建築整體給人感覺是普通的明清樣式,並且帶有一種程式化的嚴肅氣息,同樣為明清建築所有的特徵。

左下角的「垃圾桶」並非垃圾桶,其實是捐款箱。

禮拜堂的使用顯得很實用,因為沒有神像佔據巨大空間,只不過是人們日常讀經做禮拜的地方(此處缺內部圖),於是不存在古建築「開發、利用」的糾結。

清真寺有兩座猜測建於50年代的牌坊(因為素樸與新穎),都使用方柱,一處採用弧形拱門,一處採用方形拱門。而這種頂部似乎是護欄的做法遠觀更像一種屋頂的替代。方柱的樣式沒有過多地域色彩但是設計很端莊。整個大門色彩只有白色和青藍色,外加字體黃色和牌匾黑色。

第一層和第二層的柱體裝飾都側露,第三層的裝飾在側面卻沒有露出來。

漆黃的柱顯示出簡單的結構體,以及簡單的護欄和樓梯台階。

新舊宣禮塔

舊宣禮塔已經是中國建築的突破,遠處的新宣禮塔完全按照阿拉伯式樣建造

作導遊講解的阿訇、牌坊細部以及清真寺周圍的世俗建築物

左側提款:明太祖朱元璋御題至聖百子贊 松月書

城隍廟處光緒年間題刻(此處缺圖)及其他細部

清真大寺的遊人如織和城隍廟的門可羅雀不由讓我想起一百多年前某地國人還曾經用遷移城隍廟的辦法打壓天主教教堂新建的情形。對比起來感覺時移世易。不過也只有在西寧這個藏族、回族、漢族信仰三分城市的地方,文化的興衰才戲劇的上演。比如在省政府的旁邊就是班禪的行宮——一座藏族佛寺,街道正對面就是十字架高懸而國旗在稍下位置的基督教會,其實這裡距離城隍廟步行也不過十分鐘。在這裡觀察文化生活比在上海豫園少了許多商業氣息。

從正版中國地圖上來看,湟源縣所轄的湟源地區在西寧市的左下角,我對這裡建築的了解都來自一座有名的藏族佛教寺院——塔爾寺。如果你想要對藏傳佛教展開一次近乎朝拜式的巡遊,那麼塔爾寺與拉卜楞寺一樣都是在西藏自治區境外兩座必往觀覽的古廟。(此處缺圖甚多,有參考意義的照片大部分在相機上)

左手一張,右手又是一張

健壯粗隆華美的入口

清真寺里是穿袍子的穆斯林,藏廟裡換一種裝束,成了僧侶和尚。此處售票處的工作人員都是清一色光頂暗紅袍的和尚。不過道聽途說,也有和尚違了戒,結了婚生了子,被寺院清除然而也活動在寺廟或寺廟周圍的徒眾,好不生機~自然不會專門給僧侶拍照,最好抓怕,售票處什麼的就沒心思拍了。

這裡很大,畢竟不在城市,亦不在縣、鄉,來到這裡的人感到一面山坡都是寺里的廟產,兩邊的山坡也是!我總是想起一種身處故宮規模巨大的感受,的確走不少路呢~

與西寧城裡洪覺寺的兩間老房子一樣,建築底部找來大塊卵石,粗加打磨,看起來是用四層磚板夾著構成牆壁的基底。

藏人的平頂建築沒有大屋頂的局限,體量、平面都透漏著漢族文化不崇尚的氣質,不僅陽剛、高層,而且闊大、不拘。漢族建築的屋頂在這裡更有好的安置地方——通常是出入口大門以及平頂之上「擺上」一個漢族屋頂。在這裡,漢藏文化確實是相得益彰的,並且應該也已經持續了許多年。

這裡的建築小品還都是 質樸簡單的,卻不俗,還大氣。

兩處花壇

對於宗教來說,這裡最重要的建築是它——

密宗經院——於是我刁鑽地選擇一個拍攝的角度,不過看起來不算成功

新建復建的感覺不明顯,確實是一個獨立的藏式建築,沒有漢族建築的陰柔氣。梯形的窗戶、整嚴的牆壁。棕紅色看起來像秸稈一類植物的填充物,基本沒有木材整個外露,只有類似椽子的木杆在出檐之前被剪斷與牆面持平。而在裡面走過一遭的遊客都知道內部是結結實實的木結構,連地板都是木板而不是用磚拼接的(可惜此處圖片在相機)。經院入口上方有一木製漢式矮亭,強調入口的位置,可以說漢族屋頂在這裡主要是用於一種輔助性的裝飾。

比如這座90年代由港人捐資新建的閣樓,可以看出漢族大屋頂以及斗拱的輔助性裝飾的用途。倘若沒有漢族建築的影響,單純的藏族平頂也會很無趣,漢族建築本身偏向矮小化發展,如此相結合,很有陰陽互補的意味。

一陰一陽謂之道——《易傳·繫辭上》

量子物理學家

玻爾

修改過後的

家族族徽

受中國文化啟發

附帶一句話

對立即互補

像這樣

這樣

還有這樣

或者在細節處這樣

以及在整體上這樣

美化簡略過後的以及站在寺內看遠處僧房

天藍雲墨,氣色很好,遠處白色的房屋就是僧侶們居住的房子了。

其實

這樣一座

寺廟

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藏傳佛教

有自己的教育和管理方式

塔爾寺原來有完整的行政、宗教組織系統。其行政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體僧人經堂會議,由總法台主持,下設噶爾克會議和大吉哇。噶爾克會議是全體僧人經堂會議的常委會,由法台、大襄佐、大僧官、大老爺和六族乾巴組成。

如果它的傳統沒有變更過的話

這難道不就是一所

具有十分堅固而統一的精神信仰

並且同時擁有悠久歷史和傳統的大學嗎

比今天中國所有的大學歷史都要悠久

傳統都要純粹

如今雖然已有變動但

漢族大概只有太學、國子監和一些書院

如嶽麓書院

可以相提並論吧

(其實我不能完全明白國人一刀切割斷許多傳統與歷史對於本國的教育和文化事業的傳承有何利益)

西寧——湟源建築學

在一定時期內

仍然會在

漢族

藏族

回族

三種民族文化的「圈地」與「建設」中

放棄歷史

承襲傳統

抄襲異域

中國建築的光復

將成為一項歷史交給我們的使命

等待許許多多人起床

重整河山

這就是說

今天我們中國文化的自覺

它是一個基礎性的工作

這種基礎性的工作

一定要保持對西方學術概念

的足夠距離

才能做到

——復旦大學哲學王子

王德峰教授

-完-

工部尚書大司空

從建築了解文化,從文化認識建築

從中國出發,認識世界

來自建築系門外漢的叫嚷

微博:@經緯古今20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37度的晴天-范姐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