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橫看成嶺側成峰,縱觀詩詞兩不同

橫看成嶺側成峰,縱觀詩詞兩不同

有深度、有廣度、有態度的觀點

【詩詞,言其志也】

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相同的主題,作用於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時代背景,竟能產生如此不同的藝術效果。今天讓我們以獨特的兩兩對比的方式,體會名家偉人在詩詞中寄予的無限情懷。

【背景】公元1190年,陸遊被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甫一上任,他就向宋光宗建言廣開言路、慎獨多思,並為恢復大計做準備。毫無疑問,陸遊此舉遭到了主和派的攻擊,諫議大夫何澹彈劾陸遊之議「不合時宜」,朝廷最終以「嘲詠風月」的罪名將其罷官。悲憤不已的陸遊回到家鄉後,將其住所改名為「風月軒」,以示抗議。1192年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已經六十八歲的陸遊觸景生情,寫下了兩首詩。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之一

【作者】陸遊 【朝代】宋

風卷江湖雨闇村,

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

我與狸奴不出門。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之二

【作者】陸遊 【朝代】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卧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遊晚年長期閑居山陰鑒湖老家,過著比較閑適的農家生活。詩人養貓是為了保護家中糧食不被老鼠糟蹋。「連夕狸奴磔鼠頻,怒髯噀血護殘囷。」更重要的是為了保護書籍不被老鼠啃嚙。

陸遊十分愛貓,養過許多貓,並為此寫過許多詠貓詩篇。看來偉大的詞人即使是處於與狸奴不出門的婉約中,胸中也有鐵馬冰河入夢來的豪邁。整首詩,陸遊的滿腹愁緒就這樣通過大氣磅礴的筆觸躍然紙上,胸中的夢想就這樣藉助廝殺的夢境去實現,沒有卿卿我我,無病呻吟,就連自身的病痛,大自然的凄風苦雨,也在老而不衰的愛國激情中,在鐵馬冰河的夢想中,變輕變淡,最終成為一種似有若無的陪襯。這種豪邁悲壯之情,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永遠給人以鼓勵和激勵。

【背景】據《齊東野語》等書記載與近人考證:陸遊於高宗紹興十四年(1144年)二十歲時與母舅之女唐琬結琴瑟之好,婚後「伉儷相得」,但陸母並不喜歡兒媳,終至迫使於婚後三年左右離異。後唐氏改嫁趙士程,陸遊亦另娶王氏。紹興二十五年春,陸遊三十一歲,偶然與唐趙夫婦「相遇於禹跡寺南之沈氏園。唐以語趙,遣致酒肴。陸悵然久之,為賦《釵頭鳳》一詞題壁間」。唐氏見後亦奉和一首,從此鬱鬱寡歡,不久便抱恨而死。陸遊自此更加重了心靈的創傷,悲悼之情始終鬱積於懷。

釵頭鳳

【作者】陸遊 【朝代】宋

紅酥手,黃縢酒。

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釵頭鳳

【作者】唐婉 【朝代】宋

世情薄,人情惡。

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語斜闌。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尋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陸遊一生最大的個人不幸就是與結髮妻唐琬的愛情悲劇。這段辛酸的往事,成為陸遊終生的隱痛,直到晚年他還屢次來到沈園泫然憑弔這位人間知已。

陸遊啊陸遊,一錯何必再錯?既然不能朝夕相處,也應該遙祝平安。何必一首相思詞,讓前妻鬱鬱寡歡而死?

【背景】《卜運算元·詠梅》是南宋詞人陸遊經典之作。陸遊一生酷愛梅花,將其作為一種精神的載體來傾情歌頌,梅花在他的筆下成為一種堅貞不屈的形象象徵。聯繫陸遊的生平不難理解,詞中的梅花正是作者自身的寫照。

1961年,對中國來說,可算是個多事之秋,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是歐美封鎖,蘇聯翻臉;面臨的國內環境是經濟困難,災害重重。面對困難和壓力,毛澤東想要表明共產黨人的態度和鬥志,便醞釀寫一首詞。他讀陸遊的《卜運算元·詠梅》,感到文辭好,但意志消沉,只可借其形,不可用其義,所以毛澤東反其意而作,寫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時代革命者的操守與傲骨。

卜運算元·詠梅

【作者】陸遊 【朝代】宋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卜運算元·詠梅

【作者】毛澤東 【朝代】近代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同樣是詠梅,不同的人寫出不同的氣魄。

觀陸遊的《卜運算元·詠梅》,詞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飽受摧殘、花粉猶香的梅花,比喻自己雖終生坎坷,絕不媚俗的忠貞,這也正像他在一首詠梅詩中所寫的「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氣憐」。

然而毛澤東的《卜運算元·詠梅》這首詠梅詞,結構精緻和諧,在塑造梅花形象時,上篇重點寫背景,以背景反襯對象,使梅花具有錚錚鐵骨和挑戰精神;下篇則濃墨重彩寫對象,突出梅花甘願隱於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開朗至剛無欲的品格。一個「俏」字,成為過渡的橋樑,使詞的境界渾然天成。自有詠梅詩詞以來,毛澤東的這首詞是前無古人的。

李川

文章版權歸《納佰川》所有,轉載請聯繫公眾號後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納佰川 的精彩文章:

TAG:納佰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