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年實現3億銷售額,這是噹噹雲閱讀2018年的小目標

2年實現3億銷售額,這是噹噹雲閱讀2018年的小目標

「雲閱讀 新未來——2018噹噹雲閱讀峰會」

雲閱讀時代,出版行業如何變革創新?人工智慧如何應用於出版行業?出版行業龍頭噹噹如何布局雲閱讀生態?

日前,由噹噹主辦的「雲閱讀 新未來——2018噹噹雲閱讀峰會」在北京舉行,峰會吸引了全國近千位出版人和媒體人的關注。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管理司全民閱讀辦公室副處長蘇建國、噹噹CEO李國慶、噹噹雲閱讀總經理雷玟、噹噹出版物事業部副總經理張雲、博集新媒常務副總經理鄒積川、上海讀客圖書合伙人程峰、微軟小冰內容與人工智慧創造總經理徐元春以及來自全國數百家出版社的領導和電子書聽書業務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商數字閱讀未來。

峰會上發布了諸多噹噹雲閱讀數據。2017年,噹噹雲閱讀電子書銷售額同比增長126%(2016年同比增長155%),新增付費用戶數量相比2016年增長了72%,電子書下載冊數同比增長51%。

據易觀數據顯示, 2017年第3季度中國移動閱讀市場主流移動閱讀應用TOP10格局發生變化,噹噹雲閱讀進軍前10,是其中唯一以出版物為主的APP。

2017年是噹噹成立18周年,原「噹噹讀書」更名為「噹噹雲閱讀」,噹噹旗下數字閱讀APP成為集紙書、電子書、聽書全品類的一站式閱讀平台。

過去6年,噹噹雲閱讀已經積累了50萬冊品種,這些品種不僅包括出版物電子書,還包括聽書、網路文學、漫畫和雜誌等。目前,噹噹雲閱讀的電子書累計下載冊數達到6.5億,2017年實現了2.2億的下載冊數。

過去6年,噹噹雲閱讀還贏得了4000萬忠實讀者,67%的讀者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70%以上的讀者擁有大學以上學歷,40%的讀者月均收入8000元以上,噹噹雲閱讀在三、四線城市佔有率已經達到50%。

從用戶行為來看,噹噹雲閱讀用戶2017年平均閱讀冊數為7.24冊。這一數據僅統計了噹噹雲閱讀出版物電子書的閱讀冊數,並不包括網路文學的原創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年均7.24冊是指完整閱讀全本的冊數,不包含免費試讀和中途放棄的冊數。

蘇建國表示,經過政府的努力,在全民閱讀方面取得很大成效,各類閱讀推廣方式不斷創新,數字化閱讀更加普及,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的調查數據,從2012年到2016年成年人人均紙質書閱讀量從4.39本增長到4.65本,增長了0.26;人均電子書閱讀量從2.35本增加到3.21本,等於了0.7本,比紙書的增長幅度要大得多。

噹噹雲閱讀用戶的年均閱讀冊數比是全國平均冊數的2倍多。不僅是閱讀冊數,噹噹雲閱讀APP的用戶粘性也很高,用戶平均每天會打開8次,日均登錄次數8次,日均閱讀時長62分鐘。

李國慶說,我主張擁抱這個閱讀碎片化的時代,方法如下:一是改變搜索引擎技術,現在電子書還是按書名、作者搜索,我們明年一定要做到電子書可以全文搜索;二是增加精華本,打破出版行業為了提高紙質書售價而增加字數的做法,快速地把精華知識展現在讀者面前;三是增加精排本,在排版上加大功夫,提高數字閱讀的閱讀體驗,包括引入音頻和視頻,把閱讀變成全方位的視聽盛宴。我們還想提出一些大膽創新的想法,例如內容按頁收費,甚至是按實際閱讀收費,而不是按書籍下載收費,這樣能大大提高閱讀APP的下載量。

雷玟回顧了噹噹雲閱讀2017年取得的成績並提出了2018年的增長目標和戰略計劃。如何實現2018年繼續超100%的增長,2年實現3億銷售額的目標?噹噹雲閱讀將在品種、用戶、運營、租閱和聽書五大方面發力。

噹噹雲閱讀目前品種數為50萬,2018年將會擴充20萬品種,在保證優勢品類的同時,在童書、社科人文、科技品類上有所突破。在用戶方面,2018年希望新增用戶同比上年增長100%,投入1000萬應用於渠道進行客戶拓展。在運營方面,將會加強精細化的內容運營。此外,噹噹雲閱讀還將與各大出版社建立專業的薦書聯盟

雷玟說,有一則現場視頻非常感動我,一個女讀者說:「我跟老公離婚的時候我唯一留下的,唯一問他要的就是噹噹雲閱讀的賬號,因為上面有我8年來買的書和我的閱讀成長的記錄。這是我人生的一個記錄,所以我可以什麼都不要,我不能失去它,這個讓我們非常感動。噹噹雲閱讀給讀者的不僅僅是人生中的一些資產,同樣也是人生中重要的陪伴和重要的人生記錄。「在噹噹雲閱讀,我們不僅僅有各種讀的電子讀物,我們還非常重視聽,2017年5月,我們上線公測了聽書,表現非常好,所以9月我們就正式上線了聽書產品。目前聽書中有5萬小時的內容,50萬聽書用戶,他們總共收聽了1000萬小時的時長。」

張雲分享了2017年的噹噹用戶畫像,「2017年噹噹女性用戶佔51%,看年齡構成的話,25歲以上的人群很多,這類人喜歡看什麼呢?第一,他們喜歡多元化的閱讀方式,包括電子書、聽書,包括今日頭條這樣的閱讀方式。這部分人群,更多的運用互聯網來接收信息進行閱讀,這是第二個特徵。第三個特徵,他們會更多的關注評論,每本書後面的讀者的閱讀評論,包括大家在社區中分享的一些閱讀體會等。用戶畫像中,中產佔23.5%,有房有車,車大概是30萬以上的車。出行可以經常坐飛機,住四星級以上的酒店。說明噹噹的愛閱讀的這部分人群,是『三高』人群——高學歷、高收入和高階層(高職位)。」

積川認為,全媒體出版到現在為止,已經不僅僅是說我們局限在某一種內容的出版形態,更重要的是,在我們整個出版的業態當中我們如何獲取用戶的使用時長。當不同的產品形態去獲取用戶不同的使用時長的時候,我們的一部作品不火都難。

程峰說,讀客出的書一定能夠激勵個人成長,在精神成長,知識結構,生存技能方面帶來個人成長,如果不在這個範圍之內我們就把它砍掉,如果這本書能賺錢,如果不能激發個人成長這個錢我們不賺,我們只做能激發個人成長的書,這是使命。

徐元春說,人工智慧正在用新的方式來生產內容,帶來大批量低成本的生產方式,我們的人工智慧微軟小冰寫的詩完全是為個人寫的,他講兒童故事可能就是為你的小孩單獨讀的,他可以為一億人同時寫一億首詩,所以這是內容生產方式巨大的變化。

峰會還揭曉了以下榜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的精彩文章:

站在人工智慧大數據風口,看聚能鼎力如何賦能數字出版?

TAG: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