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爆發的起因
鴉片戰爭前,清朝統治階級昧於世界大勢,在對外關係方面採取「閉關」政策,使中國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它把對海外貿易限制於廣州一口,並且對這種貿易進行嚴格控制。這種「閉關」政策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產物。它保護了封建經濟,阻礙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
以英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急於打開中國市場。當時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對西方資本主義工業品的入侵有很強的抵抗力,英國的工業品在中國很難獲得廣泛的銷路。那時,在中英貿易中,英國向中國出口毛呢、棉織品,因受到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抵制,銷路很不好。但中國運往英國的茶葉、蠶絲、藥材等,銷路很好。在這種正當的貿易中,中國處於出超的地位。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打開中國市場,掠奪中國財富,英國開始進行鴉片走私。19世紀初,英國每年向中國輸入鴉片4000箱,以後逐年增加,到1839年,竟達到30000多箱。19世紀初,正處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英國,開始向封建落後的中國大量走私鴉片,以掠奪中國的白銀,並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使中國白銀大量外流,直接威脅清政府的財政收入;白銀的大量外流,引起銀價不斷上漲,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官僚貴族吸食鴉片,政治更加腐敗;官兵吸食鴉片,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
鴉片的流毒,震驚了朝廷。當時全國各地大員,有的主張讓鴉片貿易合法化,政府從中收稅;有的主張嚴禁。林則徐是道光時期最有見識的大臣,他主張維護國家利益,堅決禁煙。在任湖廣總督時,他曾大力禁煙,還上書道光皇帝,痛陳鴉片對中國的危害。他說,如果聽任鴉片泛濫,那麼,幾十年之後,中國「幾無可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道光帝看到鴉片泛濫直接影響到清朝的統治,就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到廣州以後,得到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的配合,緝拿煙販,整頓和加強海防,添建炮台,招募民間水勇,懲辦不法官弁。他責令外國鴉片販子交出鴉片,並保證「永不夾帶鴉片,如有夾帶,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他堅決表示:「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林則徐的禁煙措施得到了人民群眾的熱烈支持,一個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迅速地趨於高漲。
英國資產階級蓄意破壞禁煙措施。當林則徐諭令繳煙時,英國駐廣州商務監督查理·義律指使大鴉片販子顛地逃跑,並阻止外商交出鴉片。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和法令尊嚴,林則徐下令停止中英貿易,派兵監視洋館。義律看到阻撓繳煙的計劃無法實現,被迫命令英商繳煙,由他以英國政府的名義交給中國政府,保證煙價以後全部由英國政府賠償,為英國發動侵華戰爭製造借口。
在林則徐的堅決鬥爭下,英、美等國商人被迫交出鴉片230多萬斤。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繳獲的鴉片。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鬥爭的偉大勝利。它打擊了外國侵略者,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決心。
英國接到中國禁煙的消息後,決定發動侵略戰爭。1840年6月,義律率領的英國船艦40餘艘及士兵4000人到達廣東海面進行挑釁,鴉片戰爭正式開始。


TAG:史詩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