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條建議有礙孩子健康成長,但家長並沒意識到!
這六條建議有礙孩子健康成長,但家長並沒意識到!
分享這篇文章給寶爸寶媽
作為父母,重要的是我們要教會我們的孩子以後如何成為更好的人。但通常情況下,我們給他們的建議是錯誤的,但我們很可能並沒有意識到。
我們只想給我們的孩子最好的,這個想法想必是世界上每個父母的口頭禪。我們經常給孩子一些建議,希望他們能變得更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建議有時候是阻礙孩子健康成長的。
下面是一些我們經常給孩子的建議:
給孩子的壞建議1:過重關注未來,讓孩子想像將來如何輝煌。
我們應該告訴他們的是:活在當下。
研究表明,在我們清醒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會有50%的時間徘徊。當我們走神的時候,我們常常開始沉思過去,或者擔心未來。這會導致負面情緒,比如憤怒、後悔和壓力。對孩子來說,有目標是很好的。但是,不要總是鼓勵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待辦事項的下一步上,幫助他們專註於手頭的事情,把目前的事情做好,告訴孩子現在的過程就是將來的結果。
給孩子不好的建議2:壓力是不可避免的,要不斷督促自己。
我們應該告訴他們的是:學會冷靜。
孩子們在心智發育不完全、經歷較少的年紀會感到焦慮,擔心成績,想在學校表現得更好。最令人沮喪的是,我們甚至看到了兒童的壓力導致的自殺。我們不能改變我們在工作和學校面對的工作和生活要求。但我們可以使用冥想、瑜伽和呼吸等技巧來更好地應對我們所面臨的壓力。
給孩子的壞建議3:保持忙碌。
我們應該告訴他們:什麼都不要做。
孩子們可以在任何情況下,不管他們是坐在候診室里,還是步行到學校去玩。他們也可以選擇安靜的活動,比如看書,遛狗,或者乾脆躺在樹下,盯著天上的雲。但並不是告訴孩子要永遠保持的挑戰的狀態,或剝奪了他們學習的機會。教育孩子關鍵不總是在進度和成績,他們需要機會和時間學會獨立,學會自己思考,學會快樂而不是總是在做。
給孩子不好的建議4:發揮你的長處。
我們應該告訴他們的是:犯錯誤,學會失敗。
父母傾向於通過他們的力量和自然的活動來確定他們的孩子,來鼓勵孩子。家長你們經常會誇孩子會是一個數學天才,一個長跑冠軍,或者一個藝術家。但這種心態實際上把你的孩子變成一個角色,讓孩子們不太可能去嘗試那些他們可能不擅長的新事物。家長從來沒有教會孩子嘗試失敗。但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會學習新事物。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從錯誤中學習是一件好事。所以,與其確定你的孩子的優勢,不如告訴他們,只要他們努力,他們就能學到任何東西。
給孩子的壞建議5:了解你的弱點,不要軟弱。
我們應該告訴孩子的是:善待自己。
我們也同意認為批評對自我提升很重要。但是,雖然自我意識固然重要,但父母往往無意中教育孩子過於自我批評。例如,如果父母告訴孩子她應該努力變得更加外向,孩子可能會理解為對她天生內向性格的批評。相反,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培養自我同情的態度。這意味著在失敗或痛苦的時候,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自己。這並不意味著你的孩子應該自我放縱,或者當他們陷入困境時讓自己擺脫困境。這僅僅意味著他們學會了不把自己打倒。
給孩子們不好的建議6:這是殘酷的世界,
我們應該告訴他們的是:同情他人。
研究表明,童年的生長環境對幸福感、健康對以後人生的影響至關重要。與他人建立積極的關係對我們的幸福至關重要。這反過來又影響我們的智力和成長。孩子天生富有同情心和善良。但是,正如心理學家讓·特溫所寫的那樣,年輕人也變得越來越自私。所以,鼓勵孩子們自然的本能去關心別人的感受,學會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上是很重要的。
孩子不需要建議:只是有時候需要幫助,我們不需要教他們如何取得進展。我們只需要給他們需要的東西,並幫助他們享受自己努力得到結果的樂趣。我們只需要交流,建立信任,讓他們感受到愛。當我們教育孩子們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一個好的人的時候,我們已經過分干預孩子的思想了。


TAG:襁褓育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