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志向是人生的指南針

志向是人生的指南針

 

班超一家都是享有盛名的文學家,他們都清正廉明,淡泊名利。由於漢朝官員的俸祿很低,他們家經常出現衣食不周的窘迫局面。班超沒有做官,也就沒有俸祿,只好跑到洛陽去投奔哥哥班固。

  經人介紹,他終於找到一個在官府中抄抄寫寫的文書工作。日子久了,他覺得抄書非常乏味辛苦,而且沒有前途。有一天,眾人還在抄書,他忽然將筆擲在地上,仰天長嘆道:「身為大丈夫,雖沒有什麼突出的計謀才略,總應該學學在邊疆建功立業的傅介子和張騫,以封侯晉爵,怎麼能夠老是干抄書這種筆墨營生呢?」 周圍的同事們聽了這話都紛紛取笑他。班超便說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懷呢?」

  當班超41歲時,匈奴控制了西域。興盛多時的絲綢之路為之中斷,沿途貿易凋敝,嚴重影響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漢明帝劉庄詔令大軍西征。早已對整天抄寫官報文牘感到很厭煩的班超非常驚喜,立即加入到西征的隊伍里,被任命為代司馬,跟隨都尉竇固西征。

  班超到漢軍後,充分顯示了他遠大的抱負和卓越的軍事才能。自公元74年班超抵達西域到公元92年的18年時間,班超帶著36位壯士,以疏勒為根據地,歷經無數戰役,終於完成了統一西域的宏偉事業,確定了漢王朝在西域的統治地位,確保了絲綢之路的暢通。在他65歲 時,被封為「定遠侯」。

  班超身處於傳奇般的家族,班氏三父子——班彪、班固、班超在歷史上都赫赫有名。班超投筆從戎,秉持建功海外的志向。他曾以三十六騎蕩平西域,在大漢的曠遠疆土中,他是一個時代的剪影,在《後漢書》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志向是人生的指南針。你內心懷著渴望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必定是充滿激情,必定是滿心歡喜,效果也往往事半功倍。志向是人生的燈塔,你看著它就知道了航向。我們擁有了志向,就是在迷途中找到了方向。奔著志向努力,就是奔著勝利前進。班超棄筆從戎,決絕地放下紙筆,勇敢地投身軍旅,在邊疆建功立業,終於封侯晉爵,名垂青史。你確立了志向嗎?若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那就趕快尋找自己人生的燈塔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漲知識:中國歷代皇帝順序圖表大全及簡介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