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曉明《賽珠盤》繪製步驟

李曉明《賽珠盤》繪製步驟

畫友之家,以畫會友

簡述:

本張作品描繪了洛陽牡丹中的上品「賽珠盤」,花色粉紅,花瓣結構簡而不繁,花頭大小適宜,葉子豐腴而色澤碧綠,很適合入畫。繪製工筆重彩畫時,常見的弊端是畫面容易板滯。尤其是一些構圖簡單,色彩濃艷的小品,更容易畫得平淡僵化,這是因為重彩畫設色濃艷細膩及雙鉤造型的特點所造成的。所以,現代工筆中,經常採用底色協調、背景渲染、肌理製作、畫面洗刷等手法來削弱這種「平板」的感覺。本作即採用了上述的一些手法繪製而成。

李曉明《賽珠盤》尺寸:40ⅹ40厘米

步驟1、

淡墨勾勒花頭,中墨勾勒反葉、花苞、花莖等處,重墨勾勒正葉。本作用線重在流暢,花瓣結構簡單,體積稍大,所以更要注意單個花瓣局部的蜷曲變化。線條在流暢的同時,要多注意筆意變化及粗細變化,葉子的用線雖然流暢但不能油滑,要注意厚重質感的表現。

步驟2、

花頭平塗淡白粉底色,正葉平塗青綠色(草綠+少許酞青藍),反葉、花莖、枝梗、花房平塗汁綠色(酞青藍+藤黃+少許朱磦)。背景用淡青綠色烘染,整體呈傾斜帶線狀渲染,重色主要集中在畫面的左下方。渲染是,可連帶物體一起染,以求整體效果統一,花頭上半部分尤其是邊緣的花瓣可將背景色也略略染上,對後期花瓣透明感的表現很有幫助。

步驟3、

花頭用玫瑰紅統染兩次,因花瓣面積較大,所以,一些重要的結構轉折地方,可以直接轉入分染階段。葉子用花青統染,一些表層的,有明顯轉折關係的葉子,也可直接進入分染階段,要注意染出主筋左右葉子的高低起伏不同所帶來的明暗深淺變化。反葉、萼片、花莖、花房等用草綠分染,嫩葉、托葉等用淡硃磦從尖部往根部倒染。梗的正面也平塗同正葉一樣平塗青綠色。花頭後方的幾片葉子染色要稍淺。

步驟4、

花頭繼續用玫瑰紅分染,最近的幾片反卷的花瓣要注意刻畫出明暗關係。正葉用花青繼續分染後,用頭綠從尖端往根部大面積倒染,這一步頭綠要染的較為厚實,一次不夠可再染一次。反葉、萼片、花莖等處的亮部倒染四綠色,也要染得厚實。嫩葉用胭脂順葉脈倒染,左右要有區分。將紙張用清水整體刷濕,用一塊生宣蓋住花頭部分,將紙張整體揉成一團,待一分鐘左右再細心展開。翻轉畫面,在背面用底紋筆刷上淡墨,用水筆染開,讓新刷的淡墨通過紙上的摺痕自然滲化到正面,形成斑駁的肌理效果。

步驟5、

畫面干後,用電熨斗(不帶蒸汽)調整到熨燙真絲物品的溫度將畫面細心的熨燙平整,以便下一步繪製。正葉刷上膠礬水固定色彩以後,用墨青色局部提染正葉的暗部,提染的位置要準確,面積要小。隨後將紙張再此整體刷濕後,用底紋筆蘸清水輕輕洗刷畫面,尤其是葉子部分,要將石色部分局部洗刷,微微露出紙張的本色,讓石色顯得厚而不板。花頭部分用曙紅提染暗部後,再用中等濃度白粉提染花瓣亮面,一些離我們較近的反瓣,可多次提染。處於外圍的花瓣,白粉提染面積要小一些。小花苞用胭脂從尖端往根部分染。嫩葉等尖部,胭脂再次提染。提染。

步驟6、

花頭根部用稍重的胭脂提染,最深處可用墨紅色(曙紅+稍許墨)提染,隨後用極淡的胭脂大面積的罩染花瓣根部,統一調整花頭的明暗,一些白粉較重處如遠處花瓣的邊緣部分也可局部洗刷去一些浮色。濃白粉勒染花房柱頭部分,濃粉黃立粉法點蕊,淡硃磦勾蕊線。正葉,整體罩染淡翠綠色(酞青藍+藤黃+少許翡翠綠),干後用濃胭脂勾勒主筋,淡花青勾勒細葉脈。反葉、萼片、花莖等處,可罩染淡淡的墨綠色降低四綠的火氣,然後用胭脂復勒並勾勒細葉脈。嫩葉、枝梗等也用胭脂復勒主筋。花頭下方以及底層的葉子和背景用淡墨整體的加以罩染,統一、協調畫面的整體明暗變化。

想學習更多國畫教學視頻請關注

(文章均源自互聯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友之家 的精彩文章:

TAG:畫友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