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挑選宮女規則,除美貌外,還有一個最奇葩條件
文史
01-20
對於古代宮女來說,一入宮門深似海。從進入皇宮的那一天開始,她們往往只能等到年老的時候,被送給某個太監,雙方結成「對食」的關係。
對這些被送到皇宮的宮女來說,一般只有三種結果。
第一種,是被送到太后、或者嬪妃身邊。一般來說,只要不是太過難伺候的人,對這些宮女們來說,就算是好的了。在末代宮女何容兒的回憶錄,她伺候慈禧時,因為有姑姑的管教,很少會被挨打。
第二種,是送到皇帝身邊。這個意義就不大一樣了。
皇帝碰到漂亮姑娘的時候,基本跟街頭流氓也沒多大的區別。而且不管在哪個朝代,為了能讓皇室血脈被更多的繁衍,皇宮的宮女,皇帝都是可以隨意的寵幸。
如果將來生下的兒子當上了皇帝,那就有機會當上太后,地位尊貴。當然,想當上太后的前提是,那個宮女能在後宮的明槍暗箭中存活下來。這樣的宮女,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不超過十個人。
第三種,就是送去干粗笨活,洗衣做飯,要多累有多累。
而且也不會有什麼特殊的賞賜,碰到什麼處罰,頭一個被送上去頂包。屬於幹得最多,拿得最少的那批人。
宮女們的不同待遇,也取決於她們入宮時,被挑選的標準決定的。
漢代的時候,宮女大多從民間挑選。但有一個標準,必須是良家,不能跟巫術、醫生、商人和工匠沾邊。唐代的時候,標準主要看臉。
這種做法的原因一直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是為了保證血統的純潔,因為我們前面講到過,皇帝是可以隨意寵幸宮女的。
第二種:為了不擾民,因為在古代,被選入皇宮中,並不是一件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所以,常常是皇帝下令要挑選宮女,民間就出現一股嫁女兒的風潮。
不過即使有各種特殊的待遇,在清代,宮女們依舊十分的凄慘。


TAG:兮夜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