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引碑入草開創者李志敏書法評傳(三)

引碑入草開創者李志敏書法評傳(三)

轉發並評論此文,即可獲贈筆陣圖書院特聘書法家小品一幅。

截圖添加發送文末微信號。

四、關於李志敏書法藝術的研究和評論

李志敏生前在談到自己的書法之路時說過:「我不在乎現在,在乎三百年後」。李志敏的書法探索之路,大致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60歲以前,遍臨諸體百家,探求時代書風,以碑入手志圖引碑入草,作品雄強樸拙、大墨淋漓,但碑之用筆過露,草之意韻不足,碑草融合未及渾然一體。第二階段是60到65歲,偏於今草探索,尤重唐草筆意,輔參北碑氣象,用筆縱橫恣睢,點畫生澀老辣,章法貫通意連,頗顯癲素風神。第三階段是65到69歲,致力將碑之筆法和神韻徹底引入狂草之中,兼融「流放姿縱」與「蒼茫雄渾」於一體,力求化碑魂於狂草自由之境,初創引碑入草獨特書風。縱觀現當代書壇,書法境界每五年時間既能風貌大變、上大台階者寥若晨星,而李志敏先生以書論和書藝兼修、篆隸楷行草五體皆能的堅實根基做到了。

中華美學學會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楊辛教授說:「李志敏先生創造了當代中國草書的一個高峰。」北京大學書畫研究會會長張振國(翁圖)教授認為:「李志敏道長是沈尹默之後北京大學歷史上又一位書法大家,其書藝書論雙臻,尤其是引碑入草的書風使其獨步書壇。他對自己的書作充滿自信,曾言『生不留名,死留名』。實際上,其生前已名播中外,去後人們益發發現其書法價值,愚識其必將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據一席之地。」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早年致信評價:「李老書法之蒼茫,氣勢之狂放,結體之奇異,章法之險峻,完全突破了世俗的審美觀,是與古人通息又展示現代精神的神品!率真!熱烈!氣勢浩然!」

2004年,葉人(葉青)主編《未名湖畔的回憶》一書,彙集部分學生對李志敏的紀念評論文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書中刊有哲學泰斗、國學大師張岱年於1997年評價李志敏書法的手跡:「李志敏同志是書法名家,兼擅書論。他的書法在當代獨樹一幟,他的書論亦多獨到見解,自成一家之言。」2006年,華齡出版社出版梁致章主編的老年書法教材《草書寫法》,將兩位近現代書家于右任和李志敏的草書與歷代草書名作一同,列入碑帖欣賞內容。2009年9月2日,《法制日報》發表河山的文章《李志敏老師的山水畫》。2012年,華東政法大學校長何勤華著《隨筆集》,收入「書法家李志敏老師」一文,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2013年,中國美術家協會首批「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葛路撰文「當代書壇一傑李志敏」,收入葛路、克地著《藝海捉象——中國藝術叢論》,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他認為:「像李志敏這樣有才華、造詣高的狂草書家,在當代中國書壇寥寥無幾。他偏愛草書,傳世作品草書居多。他的行書功力深厚,風神特殊,並不亞於草書。所作所書,雄勁倔犟,老辣生澀,小至點畫,大到整體,給人若引弓待發、若屈鐵鑿銅的印象。書品活托出書家的個性。他的行書,初看並不驚人,久看則意趣不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所長王岳川的「北大百年書法簡史回顧」一文,及之前由金開誠、王岳川兩位教授主編的《中國書法文化大觀》一書,也都對李志敏書法藝術作出介紹和評論。

同年,青年書法評價家李金河在《上海書協通訊》、《書法導報》撰文評論李志敏書法藝術,後以《引碑入草、筆走龍蛇——草書大家李志敏》為題,被多個媒體轉載。他認為:「李志敏的草書個性十分強烈。草書,歷來是連綿線的藝術,而他的草書卻是「點」的散步——每個線段都有「縮線變點」的趨勢,整體看一幅作品就像是點的舞蹈,故此,李志敏的草書可稱「散點派」,這在中國草書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具有開創性。同時,為了避免點的增多阻礙筆勢流動的快感,他在使用很少的「字連」基礎上更多地依靠字的欹側(體連)與筆和筆方向上的(勢連)遙相承接,來達到個性化的效果。而且許多單字結構有意做到不完整,對比、呼應、補救等在一個字中應該完成的東西常常依靠多個字來集體促成,在這裡單字往往是一個傳統完整「字」的部件,兩字或多字的「字組」才是一個圓滿的「字」概念,多字成一字是也。其筆與筆不管連綿還是不連綿都有一股強勁的、集中的力勢沖在前面拉引著身後的一串串字,其書大散而具大聚之態。」

2014年,李志敏遺著《草論——三春堂狂草》,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為書藝和書論合集,分草源、草體、草說、草規、草訣、草戒和草評等部分,是《書論——三春堂學書筆記》的姊妹篇。同年4月,李志敏書法藝術研討會暨《草論》首發式在北京大學隆重舉行。楊辛、張辛、王岳川、張振國、鞏獻田、程道德、吳志攀、王浩雷等都高度讚揚了李志敏先生高深的書法造詣和人格魅力。《北京大學校報》特別推出「紀念李志敏先生專版」。張辛教授撰文《大墨淋漓、氣象剛正——懷念書法家李志敏先生》,全面分析和評論了李志敏的書法造詣,他認為:「李先生的草書不滯澀,很流暢。點畫有力度,沉而不浮;結字或出奇而不怪;布白非如『運算元』,而是『星光閃爍』。總之大墨淋漓,氣象剛嚴。」該文被多個媒體轉載,引發書壇廣泛關注。同時,北大常務副校長吳志攀撰文「神清骨竦意真率」,著名法學家鞏獻田撰文「高書不入俗人眼」,北京大學書畫研究會會長張振國賦詩「紀念李志敏會長」,均在校內外產生良好反響。此外,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在看完《草論》後感慨地說:「李志敏先生是中國20世紀著名的書法大家,他的草書被認為是繼毛澤東之後中國最優秀的草書作品。」

2014年5月,北京大學李志敏書法藝術研究會成立,該會以研究李志敏書法藝術,推動中國書法傳承發展為己任,聘請中共中央宣傳部原部長王忍之、中共中央組織部原部長張全景及楊辛、張振國、張辛、王岳川、周其鳳、吳志攀、王子凱、王浩雷、劉小剛為北京大學李志敏書法藝術研究會顧問,北京大學教授鞏獻田為會長,郭志全、葉元生為副會長兼秘書長。

2015年2月14日,《中國教育報》刊發王浩雷、郭志全的文章「引碑入草——於筆墨中見大美」,闡明了書法發展趨向和引碑入草的價值,特別是李志敏先生的開創性貢獻,約200家網站轉載。同時,鞏獻田、郭志全撰文「『引碑入草』的書法史意義及李志敏的開創性探索」,從書法史發展的角度,分析了引碑入草和李志敏先生書法探索的價值,由《書法賞評》雜誌於2015年第2期刊發。鞏獻田會長還曾撰文回憶:「從1990年代開始,我多次赴香港授課。在樹仁大學胡鴻烈校長辦公室南側牆壁上,有李志敏先生用狂草寫的曹操《龜雖壽》,西側有啟功用行書寫的一副對聯和畫家的一幅國畫,東側有香港著名書法家鄭家鎮的行草書法和吳方先生畫的瓦當及篆字書法掛軸,三面牆壁的書畫作品,各有洞天,均有意趣,交相映輝。最奇絕奪目的,在我看來,卻是李先生的狂草。」

2015年3月,北京大學李志敏書法藝術研究會頒發校外顧問聘書暨簽訂《李志敏書法精品集》出版協議活動在北京大學舉行。鞏獻田會長介紹了李志敏先生的有關情況及研究會的工作安排,並向研究會聘請的校外顧問中共中央宣傳部原部長王忍之等同志頒發了聘書,與會同志還就《李志敏書法精品集》出版事宜進行了討論。北京市委黨校原常務副校長王子凱、中國書法出版社業務發展部主任何威濤,中國書法傳媒藝術總監李學民,研究會顧問王浩雷,副會長兼秘書長郭志全、葉元生等出席會議。2016年,北京大學教授王曙光撰寫「書與道契,藝合天人——李志敏先生《書論》札記」一文,在《中國藝術時空》2016年第2期刊發。後該文收入王曙光著《燕園論藝——藝術與人生的對話》一書,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於2017年出版。

2017年1月22日,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河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楊傑在接受《書法報》專訪時回憶:「1981年,有一個機緣,鄭州大學請北京大學的法律專家李志敏先生到學校講法律,因為他同時也是一位草書大家,就舉辦了一個書法講座。我當時去聽了,還向他請教了很多問題。此後我就經常通過書信向他請教書法,他也總是不厭其煩地回復、解答,在書法上給予我許多指導。當年李先生給我寫的書信都還保存著,教我怎麼選帖、臨帖,讀哪些書,甚至給我開書單。鼓勵我無論多艱難都要堅持,不要放棄。李志敏老師在專業上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實際上,他的草書業界評價很高,非常具有創造力。後來我看了很多關於他的評價,包括一些大家都評論他,「引碑入草」,獨樹一幟。有人把他和林散之先生並稱為草書大家。」同年12月14日,她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說:「有兩個人對她影響最深,一個是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另一個則是明末書法大家王鐸。」之前,他在接受其它媒體專訪時還不無感慨地說:「書法界挺講究拜師的,我自始至終也沒有拜過師,李志敏老師就是實際上我真正的老師。」

2018年元旦前夜,王浩雷、郭志全與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博士畢業校友寇克讓聚談書法史問題,品評歷代書家。作為著名書法理論家和實力派書法家的寇克讓說:「草書創作就如下棋,不能緊盯几子之得失,要謀全盤之大局。李志敏先生深諳此道,是當代草書一流高手,是真正靠功力取勝的書家。」

五、詩讚李志敏書法

李志敏博古通今,學貫中西,不僅是學者、書家,還是詩人。他與友人游京西大覺寺時賦詩:「春色不同艷桃去,幽香又隨玉蘭來,鉛華洗盡成大覺,韻碧神清悄悄開。」一次,他在與王乃壯、黃聯成等人品茗雅集時,興緻勃發,展紙揮毫,立成佳章:「白虎奔秋澗,青蛇掛古松。錦鳳臨水畔,字字恐成龍。」據美學大家楊辛教授回憶,上世紀80年代他和李志敏一次登完泰山,在返京火車上,李先生詩興大發接連賦詩兩首,至今楊辛還保留著當時李用圓珠筆寫詩的小紙條。的確,李志敏是性情中人,情到深處即為詩書丹,留有不少佳作,遺憾的是不少詩作都散落各處,後人尚需搜集彙編。他一生愛詩、賦詩、研究詩,有不少人也採用詩詞形式,來讚賞和評價他的書法藝術。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委員張辛教授賦詩兩首,評價李志敏先生書法。一為「跋李志敏先生臨懷素千字文卷」:「碑入草書自絕奇,藤懸蚓走墨淋漓。獲觀數紙臨懷素,始信名山有本師。」二為「跋李志敏先生遺墨卷」:「書道通天則,動人由本真。剛嚴存學養,跌宕見艱辛。明志有章法,舍舟證果因。但求忘我境,犖犖領頭人。」

中國當代書壇百絕詠「李志敏草書贊」:「何人踢倒老君爐,龍捲雲旋遁虎符。射電空冥刀裂帛,飛煙萬象半歸於。」

今草史頌(四百韻)曰:「燕園李志敏,狂草幾通神。魏碑融入草,散點氣象新。結字頗高古,章法底蘊深。草論傳後世,虔禮後繼人。」

中共中央宣傳部原部長王忍之書聯「李志敏贊」:「熔諸家狂草於一體,極具自己面貌,當能無慚前人。著書論草論為標誌,彰顯獨特見解,可以啟發後學。」

北京大學書畫研究會會長張振國教授賦詩「追念李志敏會長」:「坎坷人生路,嘯響藝超群。寄心於楮墨,高懷論古今。融碑入狂草,點畫皆傳神。心花怒噴放,滿紙飄煙雲。世名得來易,史名終須尋。憶昔重暉日,黌宮氣象新。同創書畫會,共寫燕園春。長會十四載,書壇傳佳音。藝高不自傲,誼結同道人。待友以肝膽,遊藝依於仁。悠然乘鶴去,燕園留書魂。墨跡常觀瞻,永念德藝馨。」

北京大學教授王曙光賦詩兩首,評價李志敏先生書法。一為「山川蒼莽解入詩,墨宕筆飛神不知。雲煙滿紙縱橫處,天地忘懷作書痴。」二為「擲筆一嘯空千古,無邊塊壘向天舒。元氣淋漓隨點染,海雨天風鬼神哭。君本狂者意縱橫,膽敢獨造無羈束。一派率真棄雕飾,老來手段任情塗。龍蟠鳳翥無人識,驚卻顛張與狂素。書論讀罷拍案起,當年恨不拜高廬。摩挲遺迹嘆丰神,依稀宛在雲深處。」

任何一種書體和書風從開始萌芽到發展成熟,均須歷經歲月的多重砥礪和洗禮。引碑入草作為新的書法形式和風貌,也要一代代書家接續完善和豐富。而李志敏先生作為初創者所作的可貴探索,或尚有優化改進餘地,但不管時間如何流逝,也不管書風怎麼變換,他的價值都是永恆的,終將濃墨重彩地銘刻在當代書法史上,值得書法界認真研究和借鑒。回首往昔,仰望未來,他的人格力量,如山在野,高山仰止;其留存筆墨,必將流傳後世,啟迪後人。(完)

北京大學李志敏書法藝術研究會王浩雷、郭志全根據歷史資料和當事人口述撰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筆陣圖書法 的精彩文章:

TAG:筆陣圖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