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高曉松為他寫詞,譚維維為他淚目,《歌手》舞台上最走心的李曉東

高曉松為他寫詞,譚維維為他淚目,《歌手》舞台上最走心的李曉東

昨晚的《歌手》看得555的人請舉手,反正娛妹妹算一個咯~

當本季最走心的李曉東老師告別這個舞台時,他那真摯質樸的歌聲久久縈繞在我耳旁,讓人心疼,讓人不解,難捨他的離去。

不為輸贏,只為表達

今天的華語樂壇不缺音域遼闊、技巧華麗、聲音磁性的歌者,但最能打動人心的始終是真誠質樸的演繹,也許就像汪峰說的那樣,李老師不是一個競技型歌手,所以他的歌走心,卻不一定適合比賽。

導演洪濤說,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本季要請李曉東老師?

我告訴他們,我跑了這麼多地方,聽了這麼多優秀的歌手,發現李曉東的歌聲中是帶有很濃烈的情感的,這種情感帶來的音樂的那種震撼力,才是最頑強,最有意義的。

他的歌聲,讓超級無敵GAI搖頭嘆息,唱得太抓心了,

汪峰說,年輕人唱的是歌,而李曉東唱的是生活,

就連鼎鼎大名的結石姐都感慨,雖然聽不懂意思,但我真的被打動了,

昨晚的節目中,李曉東翻唱了毛不易的《消愁》。嚴格來說,這首歌更適合力蘊坦然的彈唱,而不適合在《歌手》這樣需要爆發力的競技舞台上演繹。

從這首選歌中,已經能看出他不執勝負,只想唱出自我的決意。李曉東說:我非常欣賞這首歌,第一次聽就被打動了,這首歌的歌詞是近二十年來我看過的最好的詞。坦言自己想在《歌手》舞台用這首歌致敬人生,因為歌里的每一句詞都能讓他對照到自己,「我完全被刺到了」。

如果說毛不易的版本是少年成長的心事,那麼李曉東的版本則更像是中年人的驀然回首。

一開始是淺吟低唱娓娓道來,像是幾杯苦酒落肚,歌者逐漸恣情豪放起來,高潮部分居然唱出了磅礴大氣,壯志豪情之感。

儘管李老師只穿著牛仔白T,但在他光芒萬丈的歌聲中,那種人到中年的壯心不已,看透生死、驅散迷惘的力量,喚起了每一個人對自由的熱愛和嚮往。

可以說,李曉東對這首歌曲傾注了他自己的理解,歌聲中有人生起伏,情感上有跌宕迴轉。真正的歌者,唱出的都是心聲,一瞬間我懂了,李曉東來《歌手》這個舞台,不為輸贏,只為表達。

年少成名,亢龍有悔

2016年,年過不惑的李曉東,遇到了一位曾經的老友——風光一時無兩的華語樂壇新教父譚伊哲。

於是有了這首《亢龍有悔》,這是一首李曉東自勉的歌,這首歌像一個越過山丘的老友,以平常自在的狀態來講述一個有關生命的領悟。

《周易·乾》曰:上九,亢龍有悔。

乾卦的「亢龍有悔」這個爻位,是中國文化中懸在每個男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上九是最高的爻位,預示人或事物發展到了頂點,高高在上,如不知後退的騰龍一般,達到高曠境地,這才發現孤獨茫然,進退失據。

當一個男人功成名就,而同時危機四伏,如履薄冰時,「亢龍有悔」四個字,便是他的一劑解藥。這首歌的含義,真像李曉東當時的處境。

一個人思悔過,他必然高亢過。在八十年代末剛剛起步的中國內地流行音樂樂壇上,李曉東就曾經是那條高高在上的「亢龍」。

他翻唱的《張三的歌》、《遠飛的心》、《最後的溫柔》、《愛的星座》等流行歌曲,喚醒了當時音樂聽眾的耳朵。

所有人都被震撼住了:原來流行歌曲是這麼深情,這麼真誠,可以如此這般的打動人心。有許多人是通過這張唱片才真正開始接觸流行音樂,甚至那些人聽了這張唱片之後,才開始聽港台音樂。

李曉東當時的專輯《星座1、2、3》系列卡帶銷售過五百萬以上。

五百萬是什麼概念?

要知道,在香港流行音樂最輝煌的年代,唱片銷售達到10萬張就可以被稱為「白金唱片」,五百萬張相當於50白金。而香港樂壇最高紀錄譚詠麟不過賣出20白金,鄧麗君不過17白金,林子祥和張學友的巔峰時期也不過16白金。

隨後,在大地唱片推出的《校園民謠2》中,李曉東成為了這張專輯的主角,一下把校園民謠唱紅了,也把自己推向了音樂發展的至高點。他唱著高曉松、沈慶、郁冬的歌,《冬季校園》、《關於理想的課堂作文》、《老屋》等連同校園民謠一起,成為了那一代年輕人的集體記憶。

李曉東回憶說,那時候,所有的街頭巷尾都在放你的歌,所有的地方都掛著你的宣傳畫。

資深樂評人科爾沁夫說:

「他就是當年的李曉東,他代表了真正會唱歌的那極少數人,不喊不叫,直擊人心。聽他的歌,你會真正懂得他為何18歲就能夠在歌壇一舉成名。」

現在說到當年民謠樂事,大部分人只知道老狼、葉蓓,其實李曉東少年成名要比他們早得多,而那時候朴樹、許巍都還是稚氣少年。

然而,年少成名是不知愁的。

在那樣一個理想主義的年代,只知道少年心事當拿雲,哪管未來坎坷多煩憂,李曉東很快因為沒有續約而失去了所有的演出機會,他等於從一顆冉冉初升的新星一下子跌落了神壇。

我們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李曉東的急流勇退,但是通過高曉松曾在脫口秀節目中聊過關於校園民謠的話題,或許可以窺知一二。

確切的說校園民謠不是一種音樂作品體裁,在音樂的類別里從來沒有一種叫做「校園民謠」的類別,而是唱片商出於商業目的的考慮,包裝出來的一種分類形式。感覺就像是房地產開發商為了賣房子,給一個小區包裝出來的案名一樣。

也許當時的李曉東不想被「校園民謠」限制住自己,不想徹底淪為市場經濟下的牽線木偶,迷失了自己,所以他率先逃離出來。於是,江湖上便再也聽不到李曉東的名號,這樣過了將近三十年,當人們已快將他遺忘時,他卻突然出現在本季的《歌手》節目中。

為了這個世界上最溫暖的牽掛

這些年,李曉東並沒有閑著。他改名李豐溢,轉至幕後,依然在音樂的殿堂中默默耕耘著,他做了很多年音樂總監,發掘了無數的歌手和製作人,

五年前,譚維維成立音樂工作室,李曉東開始做她的音樂總監,直至今日。

並作為演出嘉賓在譚維維的深圳演唱會上獻唱,

得知這次來參加《歌手》,譚維維激動的熱淚盈眶,發了一條很長很長的微博給他鼓勁,

這有點像一個寂寞無敵的高手在成為武林神話後,退隱江湖數十年,某天突然重出江湖,竟是在天下第一的比武大會上。

淡泊名利這麼多年,為什麼會重出江湖?當人們覺得詫異,覺得不解時,李曉東自己給出了最溫暖的答案:

「我47歲才有了兒子,等孩子長大了自己可能就不在了,現在來參加歌手,來重回娛樂圈,是想為兒子留下點有意義的東西,證明至少爸爸拼搏過。」

無欲無求的一代宗師,為了這個世界上最溫暖的牽掛,劍鋒無悔出鞘了。

第一期那首打動無數人的《後來》,堪稱近年來最佳男聲翻唱版本,被很多人單曲循環了一整晚。

李艾說,她聽了哭得停不下來,心再堅硬也塌陷了,

一開嗓,李曉東那充滿穿透力的聲音便一下抓住人心,一個中年男人的如泣如訴,彷彿在追憶似水年華,又像是洗凈鉛華後的大徹大悟,與劉若英的婉轉嘆息不同,那種壓抑著的追悔感傷,成熟後的欲言又止,只有幾經沉浮的中年男人才能有如此精準的表達。

電視機前的我們,在李曉東的歌聲中,開始理解節目里那些淚流滿面的人。

不知道這個曾經一飛衝天卻又在最璀璨時消失在茫茫人海的男人,這麼多年經歷過什麼。是學會了怎樣去愛,還是在眼淚中明白了人生。

唱到高潮部分一連三個「一旦錯過」,情感層層推進,層次感的表達激蕩人心,那種因錯過而壓抑著的情感,有無奈,有追悔,也有痛恨,直至噴薄而出的痛徹心扉,生生把人逼出了眼淚。在感嘆李曉東高潮的歌唱技藝的同時,更被他冰山下充沛豐富的生命情感深深震撼。

真正的歌手並無勝負,亦並無去留,只有物我兩忘,化身於樂曲之中。

就像這位網友說的,你有你的熱情如火,我有我的清風明月,離開《歌手》舞台或許在意料之中,但雁過留痕才是正經事。

李曉東老師,曾經亢龍有悔,歌唱今生無悔,謝謝你帶給我們的感動,願能再次聽到你的聲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八卦姐妹淘 的精彩文章:

黃毅清爆料黃奕再婚再懷孕,黃奕否認,網友:馬蘇找到接盤俠救星

TAG:娛樂八卦姐妹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