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GRANITE GEAR,一個漸漸遠去的天才品牌!

GRANITE GEAR,一個漸漸遠去的天才品牌!

前言

這兩天在整理自己的裝備庫,翻出來不少用過的背包,看著這些寶貝不禁些須感慨。作為一名戶外背包的發燒友,曾經入手過很多品牌和款型/版別的背包,既有DANA、始祖鳥、OSPREY、GREGORY等知名大牌,也有AARN、MILLICAN、THULE等一些不太被人所熟知的品牌,但在背過的所有背包當中,我的最愛還是GraniteGear,也就是大名鼎鼎的Granite Gear。我從2004年開始接觸這個品牌到成為一名死忠花粉,見證了這個品牌在國內的發展,不禁萬分感慨,感慨Granite Gear設計理念的超前和先進,感慨Granite Gear的生不逢時,也感慨Granite Gear當下的落寞。雖然現在我已經基本上不再銷售Granite Gear的產品,但是他家的很多設計理念,即便是到了當下也被眾多背包大牌和新秀不自覺的模仿和採納。後面我將簡單為大家聊聊我與花家背包那些事,聊一聊花家曾經的輝煌,這也算是一名花粉對鍾愛品牌的緬懷!

因為我的英文水平有限,加之對國外戶外網站不熟悉,就不去做過多的資料查閱搬運和翻譯了,只結合我自己入手過的花家背包來聊一聊。另外因為從使用第一個花包到現在已經有14個年頭,好些款數據已經記不太清,所以如有謬誤請各位指正。後文我將會分成「我和花包那些事」和「花包的先進理念」兩個部分來進行介紹。後文中所附的各個型號圖片都為我入手並體驗過的型號。

第一部分 我和花包那些事

2004年,我在重慶解放碑五一路的沙木尼戶外生平第一次見到了Granite Gear和DANA DESIGN,在這之前的四年里,我一直用的是BIG PACK的65升背包,而更早時候我戶外用的只是個沒有任何背負的牛仔布背包。曾經在我看來BIG PACK堪稱完美,然而當我在店裡仔細看著這倆品牌一絲不苟的防水拉鏈,精美細緻的Cordura面料,工整大方的走線,完美的做工一下子吸引了我,而當我用Granite Gear和DANA的背包裝上重物上身體驗後,那種貼身和輕鬆的感覺一瞬間就徹底征服了我,結果一詢價格頓時有如被潑了一盆冷水,兩個牌子的大包吊牌價都在3000上下,即使打完折也是2000多一個,這對我來說簡直是奢侈品一般的存在,於是只有悻悻離開。

雖然離開了,但是心中種下的草不是那麼容易拔除的,反而有如春天的草原一般蔓延開去,在積累了兩個月的零用錢後,我帶回了我的第1、2個花包,它們分別是Status Access FZ4800和Wisp2000。當時店裡Granite Gear大包除了4800之外還有5500,4500,而DANA只剩一款全防水的RAID Z50,5500和4500的樣式我覺得相對比較普通,價格也比4800高出一頭,RAID Z50舒適度不及Granite Gear,加上此包設計更適合溯溪,因此我入手的是4800。而Wisp 2000的樣式我非常喜歡,32升的容量也很適合周末出行,加上79升的4800,一個大包一個小包剛好形成搭配所以也就順帶拿下了。以前用著BIG PACK的時候覺得很不錯,可沒有對比就沒有感受,兩包到手之後,以前的BP立馬被打入冷宮後來送了朋友。戶外裝備一分錢一分貨的感受在這種對比中深深植入我的腦海,這倆花包從此激發了我燒裝備的熱情,以後陸續入手二十幾個Granite Gear的不同款背包,成為忠實花粉。

FZ4800和當時的傳統背包如OSPREY的CRESENT,鳥的BORA相比不一樣的地方很多:沒有頂包(但是頂部內層有雜物袋)、正面全開拉鏈、包體沒有過多分倉極簡結構、內部拘束衣設計……這一切都讓它成為了一款極有個性,辨識度極高的背包。接下來的兩三年里這款背包的重裝頻率很高,其強大的負重能力毫不亞於我後來使用的始祖鳥BORA。

FZ4800

WISP2000

04到07年左右,我先後入手並使用了Granite Gear的其他多款背包,如5500、4500、ALPINE VAPOR、VIRGA52等,不得不說,花家的Startus Access FZ系列真的太強了,FZ5500這款90升的大包,在2006年我背著它裝下了差不多30公斤的東西,在西藏和新疆走了整整三個月,期間用它當過馱包,也背著它轉過岡仁波齊,穿越博格達峰等,沒有掉過一次鏈子。在穿越博格達的時候,新疆礫石戶外的資深領隊老陳試背了5500之後非常喜歡,想用他的新的TATONKA交換我這款舊包,我沒捨得。而ALPINE VAPOR這款原本設計用來作為登山用的背包也成了我的日常周邊徒步伴侶,這款60升的背包,主體使用了210D的CORDURA,包底使用了420D的CORDURA,包體正面還用上了無比堅韌的Hypalon面料,重量卻控制在了驚人的1.19公斤,我背著它在叢林中穿越,在地上摩擦,在岩石上剮蹭,狠狠使用了四年多也沒有絲毫損壞!

FZ5500

FZ4500

ALPIN VAPOR

VIRGA52

06年在西藏和新疆用的是5500

07年到10年期間的這幾年是我燒裝備最瘋狂的時期,因為當時進入重慶的戶外品牌比較多了,網上海淘也在那個時候興起,好多品牌的經典款型都出現在那個時候,因此有了更多的選擇,加上當時有一幫子燒裝備的朋友在一起廝混,交流中隱約也有顯擺和比拼的意味在裡面,所以燒包重心放在了更加有名的DANA、鳥、OSPREY、GREGORY等品牌以及帳篷等其他裝備上,幾乎每個月會入手兩三個不同型號的背包,而那段時間Granite Gear沒有推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產品,因此除了入幾個以前沒玩過的花包外沒多關注他家,ARETE2500、FZ3800、Precipice2800、Nimbus Ozone等就是那個時候入手的,新鮮感雖然不高,但是表現一如既往讓我放心。

ARETE2500

FZ3800

PRECIPICE2800

11年春節去山西的時候背的就是ARETE2500

燒了幾年之後熱度開始降溫,入手的東西太多已經沒有新鮮感可言,對各個品牌的設計及理念也有了相當的了解,對裝備逐漸有了屬於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不再盲目追求大牌,而過渡到追求適合自己的裝備上面,恰好也就是這個時候,Granite Gear開始推出了新一代的產品,那就是追蹤62和烈火60,這兩款產品甫一出爐就吸引了眾多裝備者的目光:軍品風格的外觀設計、魚骨模樣的透氣背負、取代束縛帶的束縛繩、腰帶MOLLE外掛設計…….等到2011年Granite Gear總代進了這貨之後,我第一時間買了一個追蹤62,這款背包和老款Granite Gear大包相比確實讓人耳目一新。收入這款包之後我在8264論壇發了評測,閱讀量還蠻高的,這讓很多人關注了這款背包。總代安飛龍也注意到了,所以後來他們給我提供了烈火60的評測,烈火和追蹤的外觀風格非常相似,但是更輕更簡潔,我也很喜歡這款,寫的烈火評測在8264上的閱讀量達到20多萬,兩篇評測被各個戶外論壇轉載,基本上那時候百度搜索Granite Gear背包,鋪天蓋地全是我的測評及轉載。估計總代自打代理Granite Gear以來銷量最高的應該就是追蹤62和烈火60,以前Granite Gear一直是處於叫好不叫座不溫不火的狀況,而這兩款產品一度讓Granite Gear名聲大噪,使之成為國內除了始祖鳥、OSPREY、GREGORY之外知名度最高的國外背包品牌。我從單位辭職之後也做起了裝備銷售,成為了GraniteGear的經銷商。

追蹤62

烈火60

雪豹58

然而福兮禍兮,在這兩款產品如日中天的時候市面上也逐漸產生了一些有關Granite Gear的負面影響,主要反映在幾方面,一個是烈火爆出背板斷裂的問題,一個是不少人覺得Granite Gear面料不耐用,還有打包困難,負重不行等。國內戶外論壇一個普遍現象就是牆倒眾人推,儘管烈火某一個批次的背板確實出現了問題,但是其他幾個方面得看如何去看待:當一個定位非常明確的小眾品牌突然變成大眾消費品之後,其定位勢必與大眾消費者的習慣出現偏差從而導致問題的出現,打個比方就好比是鈴木的袖珍四驅越野車吉姆尼,如果從越野四驅的標準去衡量,它是一款相當優秀的產品,但是如果眾多不越野的普通消費者把它當作家用轎車來進行使用,用家庭轎車的標準和要求去衡量它,那吉姆尼的表現無疑相當的糟糕。同樣,用普通負重背包的標準去要求明確定位為輕量化裝備的Granite Gear背包,那出現偏差是必然的,這到底應該是產品的問題還是使用的問題呢?

在印度用的是雪豹58

周末短線用的62

不過對於熟悉Granite Gear產品的我來說,打包困難、負重不行等顯然不是問題,借著經銷商的便利,我又先後入手了賽鼠電腦包、光環子午線、焰火、熱辣、哈瓦那等款型,狠狠過了一把Granite Gear背包的癮,這批款式是Granite Gear品質非常優秀的時候,有些款型的甚至一度用的是只用於頂級奢侈品上的RIRI拉鏈。在追蹤62之後,GraniteGear又推出了追蹤70來替代62,相比62,追蹤70主包體的面料大量採用了210D的CORDURA,並且背板更結實,腰帶也做了強化處理,這讓其曾經一度被詬病的不耐用口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我自己也入手了追蹤70,並背著它走了鰲太、川西的多條線路,表現很好。62停產後,Granite Gear在70的基礎上還推出了60和85兩個款型,個人覺得推出85升容量的追蹤有小馬拉大車之嫌,60升和70升是比較合適的。有人反映追蹤60和70的螺母有掉的情況,我覺得這個是屬於質量有一定下降的表現,但是和同期其他品牌背包的全面縮水,甚至好些品牌連面料都不再採用Cordura的情況相比,Granite Gear還算是很有良心,在大家都縮水的情況下,至少它還維持了相當的質量水準。

賽鼠

光環子午線

焰火

哈瓦那

熱辣

追蹤70

皇冠

GO&STOW

然而最近兩年,Granite Gear也跟隨著其他品牌隨著「輕量化」的大流一起墮落,追蹤系列逐漸停產,沒有更新的創意,不管設計理念、外觀、做工以及材質,都已經不再是熟悉的那個Granite Gear,尤其是日常用包系列的商標使用權賣給了國內廠家之後(戶外系列和軍用系列還是Granite Gear自己在做),這個曾經極其專業的戶外背包品牌已經徹底走向了頹勢,我曾經非常不喜歡的皇冠,竟然成為了這個品牌的戶外旗艦款產品,雖然這兩年我沒怎麼銷售Granite Gear的背包,但作為死忠花粉看著這一切,真的為這個品牌感到惋惜。

不過我卻在另外一些Granite Gear的產品上找到了這個品牌曾經的輝煌!十幾年前GraniteGear就推出了背架產品Stratus Flatbed,總代進了幾個十多年沒有能賣出去。前兩年開始興起背架熱,我看到總代還有倆於是搞了一個民版背架Stratus Flatbed試試,結果到手後意外的滿意,背負還是熟悉的FZ系列的背負,不管是做工、材質、背負性能都完勝被吹到天上去的神秘農場(具體見我在8264的評測帖),因為沒有壓膠和塗層,而420D的Cordura面料老化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這款背架我用來背箱子,背各種形狀的東西,背馱包,效果都是一流。在2015年國慶用它背了近30公斤的東西在新疆徒步,表現完美!可惜因為這個背架是L號,而我身材適用M號,因此在收到了GraniteGear的軍版背架後出掉了Stratus Flatbed,這成了我心中的遺憾,我再也找不到這款背架了,也不奇怪,畢竟這是十幾年前的款型,早已停產了多年。話說回來,Granite Gear的軍版背架比Stratus Flatbed更為強悍,它集中了花家設計之大成!背負性能極其優秀,肩帶跟手掌寬度一般,背板結實得過分,腰帶非常貼合髖部,即便負重很大的情況下依然不會有神農大包腰帶的下墜感;面料非常強悍,500D的軍用級Cordura要想用壞也得要點本事;這麼強悍的架子重量也僅僅2.6公斤,用來背一個六七十公斤的人也毫無壓力。負重不弱於犀牛,講做工卻完勝後者(也可見我在8264的評測帖)。除此之外我還陸續入手了Granite Gear的軍版背包Chief Patrol Rucksack和Special Mission,雖然前者因為重量體積太大不適合我而很快轉手,但是這些Granite Gear的軍包的設計、材質、背負都讓我再次領略到了GraniteGear的真正實力,如果用始祖鳥的軍版背包相比,很抱歉,我只能說在Granite Gear軍版面前完敗!就我入手的一百多個背包來說,不管是始祖鳥還是DANA,每一個包我出掉我都沒覺得可惜,唯獨可惜我出掉的那款背架,而手上的這款軍版背架,也將成為我壓箱底的寶貝絕不易手。

Stratus Flatbed背架

Chief Flatbed軍版背架

Chief Partrol軍包

Special Mission

然而前些日子機緣巧合又收到了一個全新的軍版背架,仔細和我手上那款(2012帶北約編號版)相比做工也有明顯的退步,感覺很是惋惜。時代在進步,科技在進步,但是背包的品質在下降。不過話說回來也可以理解,十幾年前花崗岩的4800吊牌價2998元,OSPREY的CRESENT70吊牌價3000元左右,始祖鳥的BORA65吊牌價5700元左右,十幾年後的今天這些品牌的旗艦款產品吊牌價依然相差無幾,但是物價水平在這十幾年間已經變化甚大,品牌要想維持足夠的利潤,不縮水反而不正常,而「輕量化」這個概念的提出正好與之契合。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抱怨,每一次所謂的「改款」「升級」之後往往都意味著縮水,「新款沒有老款好」,Granite Gear也沒能抵抗住這股風潮,最終徹底淪落,這不能不讓人唏噓感嘆。未來花家走向如何不得而知,從理智上來說應該不會看到它重新崛起,但從感情上來說,我很希望能看到它的再度崛起!

第二篇 花包的先進理念

前文提到,不少人對花包還停留在「不耐用」、「背負不行」、「打包困難」等印象上,然而能有幾個人能知道,花包的理念之先進,與同時期的品牌及產品相比毫不遜色,即便是十幾年前的設計放到現在依然不顯得過時,甚至被眾多大品牌自覺不自覺的加以採用,十幾年前花包的技術參數放到現在依然顯得那麼出眾!接下來,我將在後文當中為大家聊聊Granite Gear的過人之處,即便是這個品牌老去,也希望能有更多人記住它,能有更多品牌將其設計理念發揚光大。

在開始聊天前先放一組數據:

先進之一:Granite Gear是輕量化理念的先行者

輕量化現在基本上已經成為國內戶外最為流行的概念了,言必稱輕量化的比比皆是。但是十幾年前2004-2005年左右的中國戶外圈,正流行以誰背得更重為榮,市面上自重三公斤以上的背包比比皆是。Granite Gear從一開始進入中國就明確提出了輕量化(不是超輕量化)的概念,算得上是國內最先倡導這概念的戶外品牌之一。在確保足夠強度和負重能力的情況下花包比其他品牌的產品更輕,這讓當時的戶外愛好者耳目一新。

上表列出的產品數據,除了Chief Flatbed背架是後來的產品之外,其他都是在2010年前的數據,從中我們可看到,即便是把2005年左右的花包的自重數據拿到現在來看也是很優秀的。負重背包如FZ4500、FZ4800等比其他品牌相同容量產品大致輕0.6公斤;60升上下的背包,花崗岩的代表作之一北緯之光甚至做到了1.4公斤,比競爭對手蒼穹60輕了0.8公斤;而現在很多超輕背包沒有背負系統靠防潮墊來作為背負支撐的設計,早在十幾年前就在VIRGA雨幡這樣的產品上得以體現,別忘了,雨幡還具有簡易承重腰帶,肩帶也有內襯墊。

而58升的ALPINE VAPOR採用了主包體210D+420D Cordura面料,甚至用上了極度強勁的HYPALON,這個紮實程度相當出眾,舒適負重達到15公斤同時實現了1.19公斤的自重!這些個指標即便在十幾年後的今天,跟一些昂貴的小眾品牌背包比耐用,比負重,比自重都毫不遜色!

先進之二:Granite Gear包體優秀的延展性

GraniteGear之所以可以做到較輕的重量,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其簡潔的包體設計。其他品牌的背包,包體形狀大多是不規則的,內部設計也比較複雜,什麼睡袋倉、小件倉、水壺袋、側包等等一大堆,而花包基本上就是一個簡潔的圓柱體,沒有冗餘的分倉,甚至一些型號連頂包都沒有,沒有頂包是個讓人爭議的設計,但是實際使用並不像想像中那麼不便。以4800為例,這就是個沒有頂包的設計,但是因為全開拉鏈一直開到頂端,把頂端的拉鏈拉開一點就有雜物小袋,拿取東西方便程度並不比頂包差。沒有冗餘的分倉設計,自然就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重量。現今的很多超輕背包,輕量化背包新銳也都採取了類似的思路。

簡潔的包體在減輕重量的同時還帶來一個好處,那就是具有很好的容量延展性。花包在高度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改變包體這個圓柱體的直徑就可以實現容量的大幅度變化,我以前常說花包可大可小一包走天下就是這樣實現的。以我用過的FZ5500為例,裝滿的情況下(不使用頂部升倉)就是一個粗壯的90升大包,裝備比較少的時候只需通過收緊包側束縛帶及內部的拘束衣,就能將原本粗壯的圓柱體減肥不少,精心打包後完全可以作為一個60升左右的周末短途戶外用包。我用過其他很多品牌的大容量背包,都不能做到在裝得比較少的情況下依然維持漂亮的包型。我用過其他很多品牌的大容量背包,都不能做到在裝得比較少的情況下依然維持漂亮的包型。當然,現在更提倡什麼樣的線路用什麼樣的裝備,但是在國內,由於絕大部分戶外愛好者往往只會選擇一個背包來實現各種戶外用途,因此花包的這種特性很適合中國國情。

順便提提很多人關於花包不好裝東西的吐槽,這個歸根到底還是打包技術的問題。花包因為簡潔分倉少,因此如果打包技術不佳就很容易讓整個包體變得七拱八翹,要不就是把包體下部撐得死肥而上部裝不滿導致整個包體不堪入目。我一般是將各種要打包的裝備分門別類用收納袋裝好,然後視裝包的裝備多少,先大致將包體外側束縛帶進行一定程度收緊,這樣包體這個圓柱體的直徑就縮小到一個合適的範圍,再按照正常打包方式進行裝填。收納袋之間的空隙,用一些軟質物品如不常用的衣物填滿,最後調節收緊帶,這樣每次都能將背包打得很漂亮,從來不會出現東鼓西突或者包體上小下大的情況。如果能夠熟練裝填花包,那麼任何背包的打包都不在話下了。

先進之三:Granite Gear優秀的背負設計

GraniteGear的背負設計是非常先進的,二十多年前的背負設計,現在已經被神農、始祖鳥、KIFARU等品牌逐漸採用。我們不妨來回憶一下,以前的老背包,包括GREGORY、OSPREY、老的DANA以及始祖鳥等,基本上都是用一根或者兩根鋁條/鋁桿作為承重部件,確保包體背負縱向不至發生形變,這種設計固然經典,但是也有一定局限性:當收緊背包側邊束縛帶的時候,包背兩側就會略向後折彎,導致包體背部與使用者身體貼合性降低。另外,鋁條鋁桿受力情況下強度有限,當拉緊重心調節帶的時候,部分包會出現背負形變;然而Granite Gear的背包,從1996年就採用了一體背板式設計,他家的3D Tepex支架系統用一張符合人體背部工學的高強度板材作為支撐部件,夠使減小包的背負形變,並且由於背板面積遠遠大於支撐條,所以對於力量的分散更加均衡,配合厚而柔軟的襯墊,為使用者提供了舒適度非常優秀的使用感受。現在背板式背負設計已經被諸多品牌所採用:以前DANA DESIGN用的是支撐條背負設計,現在神農大容量背負系統則增加了厚實的背板;始祖鳥老的BORA用的也是支撐條,但是現在的新BORA也採用了一體式背板;新KIFARU背負也從類支撐條改為了背板…….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VAUDE、Klattermusen等,即便不能說這些品牌採用了Granite Gear的設計,但至少現在這些品牌的背負系統設計與20多年前花包的思路是一樣的。

另外Granite Gear很了解負重分散的原理,以老款的重裝花包為例,它們的包底都加設了包底重心調節帶,能夠在滿載的情況下將背包底部壓縮貼近臀部,避免了大型背包重心後仰和下垂。

事實上從前文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十幾年前Granite Gear的大包27公斤的舒適負重和2.5公斤左右的自重,即便放在當下也是相當優秀的。當年花家的大容量背包的舒適負重比較實在,不像後來的追蹤62、烈火60的舒適負重數據那樣有一定水分。我入手的軍版背架跟軍版90升背包,Granite Gear家更是宣稱可以達到舒適負重100磅,相當於45公斤!我雖沒試過這麼大的戶外負重,也背不了這麼重的東西,但是那軍版背架我已經在N次戶外重裝徒步中使用過,其負重效果堪稱完美。我也嘗試過背60公斤的朋友走個幾百米,感覺比較比較輕鬆,肩膀並不覺得很勒,多層500D的Cordura面料組成的兜底也不用擔心會撕裂,只要體能夠好,背著走個幾公里完全不擔心背包會損壞。

至於有些朋友提到的花包負重不行的說法,其實主要是針對中後期的花包,這個時候的花包比如烈火等型號,為了更進一步減輕重量,包體大面積採用了100D Cordura,雖然這是非常優秀的包體材料,但是100D畢竟還是太薄,在這種情況下背負系統的強度也隨之降低,否則就會導致小馬拉大車的情況發生,容易引起更多的問題出現。試想想,要是將FZ重裝包系列的包體換成100D,那估計滿載情況下,包體已經開裂了。加上最近些年各個品牌都有一定程度的縮水,花包也不例外,在一些關鍵點比如螺絲等位置不是特別精細,所以給人造成花包背負系統比較弱的印象。這其實還是產品的定位問題,什麼樣的裝備就用於什麼樣的用途,當花包脫離了系統的輕量化,在其他裝備沒有實現輕量,在使用技能和輕量化觀念沒有得到提高的時候消費者只是要求背包更輕,那勢必會出現落差。

先進之四:較早將背架引入產品系列

背架是最近幾年國內戶外圈才開始流行起來的裝備,越來越多的人理解到背架的好處:負重能力強大、沒有面料塗層老化之憂、什麼形狀的東西都可以裝、可以實現模塊化配置等等。我不知道STRATUS FLATBED是什麼時候推出的,但是至少在花包剛進入中國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可惜這十幾年間沒人認識到它的好處,以至於當重新發現它的價值時都已經停產多年,已經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尺碼。所幸我還留存了一個他家的軍版背架留作念想。除了這兩款背架外,Granite Gear還有VAPOR FLATEBED、光環背架等一系列產品存在。

順便說一句,國內個別的品牌的背架其實根本沒有領會其設計精髓,不是拿個背包把包體剪掉就叫背架的……

先進之五:較早地將軍品模塊化理念運用於戶外產品

MOLLE系統最初是運用于軍事產品上,通過模塊化設計,可以讓使用者自由進行產品組合。2010年的追蹤62和烈火60,算是戶外知名背包品牌當中較早引入模塊化概念的,腰帶可以外加腰包、手機袋等輔件,之後的雪豹48和58還可以外加冰爪環和襯墊等,為擴展延伸產品的用途提供了新的想法和思路。在那以後,一些新銳的背包品牌也開始將模塊化設計引入到戶外產品當中。可惜的是,Granite Gear並沒有在這個方面做進一步的努力和研發,僅僅只是淺嘗輒止,其實在這方面是大有潛力可為的。

GraniteGear背包的先進之處還存在於一些細節之上,比如隨重心移動的腰帶設計、全開式的包體設計、背長可調節設計等等。相比市面上主流的其他幾個背包品牌,花包的先進更多體現在設計理念方面而非只是包體模樣、材質、多個小兜少根拉鏈之類支微末節上面的改動。

儘管Granite Gear有如此之多的先進設計,然而它終究不是一家精於商業運作的公司,我不知道Granite Gear的老闆是否意識到自己的產品設計其實很了不起,但也許正是它的理念提出的時間過於超前,最終成為了開拓市場的烈士。雖然在十幾年後的今天,它的構思和設計正一一被其他品牌所採用和實現,但它沒能讓同時代的消費者和市場所接受;雖然在國內,花崗岩是最早提出輕量化概念的品牌(之一),現在玩輕量化裝備的消費者已經很少會想到它,甚至會嗤之以鼻「花崗岩算什麼輕量」;雖然不少消費者瘋狂追捧和花崗岩相同背負設計理念的神農、鳥、KIFARU等產品,卻少有人知道20多年前Granite Gear就在用這樣的背負;雖然現在背架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然而大家能想到的只有犀牛、神農,卻少有人知道花家的背架產品有整整一個系列…….一個個雖然讓人黯然神傷。如果Granite Gear能夠有強大的市場推廣機構將其構思和設想推廣開,如果Granite Gear不過快耗光它的天才構想,如果將它十幾年前的產品放在現在和其他品牌競爭,可能結局就不是這樣。過去的已經成為過去,歷史沒有假設,看著Granite Gear漸漸流於平庸的身影,我只能說一聲:

一路走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8264 的精彩文章:

TAG:8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