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水裡的鄉愁

山水裡的鄉愁

王鍾(男),苗族,湖北省巴東縣人,1989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現為湖北師範大學美術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油畫家(詩人),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黃石市美術家協會理事,主要學術方向——當代架上繪畫創作實踐及理論。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省、市等各級美術大展並多次獲獎,部分作品為海內外機構和個人收藏。

古典品質和當代精神的詩意表達

——王鍾繪畫如是觀

最近藝術圈頻頻曝出冷門:號稱「國內最大民營博物館」隆盛博物館倒閉;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多年巨虧而退出;百年老店榮寶齋上半年巨虧6000萬……為何曾經億萬的藝術巨頭,一夜之間面臨巨大危機或崩盤?這是一個值得關注和深思的問題,實際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藝術市場泡沫的破滅是意料之中,更是情理之中。這也是當代藝術生態的一個縮影:資本的成熟介入,大大衝擊並改變了幾千年來傳統藝術市場的運營法則,金錢對於藝術的操控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的深入、廣博、大尺度。藝術「神話」的不斷疊出與複製,造就了大批藝術家一味追求急功近利的「快」,而忽視了藝術最根本的成長之道——「慢」!誠如著名藝術家徐冰所言:「慢」才是藝術創造的方法論。筆者認為,忠於自己的審美理想,恪守藝術的寂寞之道,融合當代與傳統的革命性觀念,不斷錘鍊的精湛技巧,這才是機械複製、高科技模擬時代語境中作品美學價值免收任何大環境影響而永存的關鍵,也是一個藝術家能夠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值得慶賀的是,王鍾就是這樣一位具有獨特品格、深諳藝術之道的「慢」型畫家。

我與王鍾十年同事,他身上那種耿直和關懷令人尊敬。我深信在體制中像他這樣言行一致的知識分子真是少之又少,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三個獨立:獨立的精神人格,獨立的生活趣味,獨立的藝術追求(李小山語)。不像有些利欲熏心的畫家,整天奔走於各種名利場,而張口閉口則言莊子、禪。追求獨立,拒絕平庸,這是一種十分可貴的自我要求,用尼採的話說,他屬於愛惜自己潔凈的羽毛的鷹。

談到藝術,吳冠中說藝術是一條千萬人過獨木橋的冒險之路,以我的經驗,對於王鍾而言,繪畫更是他的一種獨特「修行」。自他出道至今的全部作品便是一個頗有說服力的註腳:關注當下,尊重內心,將自己獨有的才華通過繪畫形式呈現出來。他的作品在不同階段所呈現出的不同內容與趣味,折射出他藝術創作生命始終旺盛。

早些年他曾經出版過一本小品畫冊,是畫家「搜盡奇峰打草稿」式的寫生創作,涵蓋了人物、風景、靜物等多種體裁,技法精湛,風格遊離於具象和意象之間,古典的品質中透露著濃濃的詩意,不僅彰顯了藝術家全面的功夫和藝術修養,更為可貴的是,我們從這些作品中可以非常清晰而透徹的看到藝術家的心路歷程:一條以藝術史為坐標的康庄大道!不了解藝術史,何以談風格創造?不了解藝術史,又怎樣給自己的作品進行定位?不了解藝術史,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有如何體現?許多弄藝術的人曾經閃耀過一陣,卻很快銷聲匿跡,或者,即使依舊名聲顯赫,但藝術生命早早結束,所做的不過是不斷重複而已。比較幸運的是,王鍾一開始就懂得這個「簡單」的道理:沒有藝術史的依據,沒有歷史文本的參照,一切藝術風格、圖式都是空談,過眼雲煙。無論是理論家凌空蹈虛的驚人之語,還是文學家流光溢彩的讚美之詞可能在一段時間內讓你從小名到中名,從中名到大名,但沒有進入藝術史,到最後只能是無名。

「山水敘事」系列是王鍾近年來繪畫創作的主題,也是藝術家苦苦探求、艱難跋涉的豐碩成果。毫不誇張的說,她的出現猶如一道迷人的光環,一下子就攫住了我的視線,帶給我莫大的審美驚異。我不想用「油畫民族化」這樣的宏大敘事來進行風格定位,但事實上,從美學的視角而言,我不得不說,藝術家確實開闢了一塊應當填補的審美「飛地」。對於藝術家個人而言,這是藝術家獨特風格確立的標誌,而從普遍的意義上來看,這更是藝術家經過多年奮戰,終於打通了一條通往藝術史之路並有機會躋身於藝術名家之列的一線曙光。當然這條通道目前可能忽明忽暗,可能隨時會「塌方」,但是這畢竟是一種可能,一個方向,誠如毛焰所說:在當下,好的繪畫方向比方式更重要!「山水敘事」系列,我個人認為是王鍾作為一名藝術家成熟的標誌,是藝術家個性圖式的完美呈現,我對他的藝術之路有著滿滿的自信與判斷,因為我從他的作品中看到了曙光,那麼清澈,透明,深遠,他所昭示的希望要比很多人想像的要大得多。假如說我要給畫家提建議,我會說,堅守品質,淡定從容,放慢步伐,忠於內心,因為內心比人想像得更廣闊。

當然提到「圖式」,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之心,因為藝術史告訴我們,圖式既可能是藝術家成功的標誌,也可能會變成藝術家的墓碑。當下,很多藝術家在創作中刻意去追求圖式的個性化、觀念的當代性,一旦成名,一輩子就抱著這個圖式或觀念,永遠守著這「一畝三分地」,最終淪為自己的奴隸。縱觀王鍾近年來的作品,不管是「山水」敘事還是「浮生」系列,藝術家都很好的把握了這樣一種能力:既擁有圖式而又遊離於圖式之外。在繪畫中他把當下生活現實的深切關注能夠一以貫之,既對自己的恪守深信不疑,又能在創作中進行適當的調整,這種特有的平衡能力從而使其圖式和氛圍擁有了滿滿的當下性。

我之所以反覆強調藝術家圖式成功的創造性,是因為在賞讀這些作品尤其是「山水」敘事系列,感受到畫面洋溢著一股濃郁芬芳的傳統文化氣息,帶給我一種久違的、鄉愁式的詩意情懷。細細品味他的山水之作,在精湛而高妙的繪畫語言中確實能讓我們感受到類似中國傳統山水畫皴法的魅力,而這種「穿越」式的審美享受正是藝術家作品美學價值的凸現。正如藝術家自己所言:「就我個人來說,迷戀於架上、以及我的創作中總是有一種擺脫不了的山水畫情結。也許,在我的個人內在世界裡,可能始終有一種聲音在召喚我,田野、山巒、河流,星空與寂靜的地平線,那就是我永遠撇不下的牽掛與守望,儘管我也深知,藝術或許不能有改變社會的力量,但我仍願意用她這種溫婉的清泉去滋潤人們受傷的靈魂與心田」。

曹新剛(博士)

湖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油畫《變異的風景(一)》,2017作

油畫《變異的風景(二)》,王鍾2017

《秋江雨歇》,80CM×160CM,2013年作

油畫《夏季風》,80CM×60CM,2016年

油畫《鄉村記事》90CM×60CM,王鍾2015年作

油畫《故園遺韻》,115cm×100cm,2015年作

布面油畫《素荷沉醉》,80CM×60CM,2016

王鍾 《夢江南——桃花島之1》 90cm×130cm

王鍾《 夢江南——桃花島之2》140cm×160cm

王鍾《夢江南——桃花島之3》140cm×160cm

王鍾《夢江南——桃花島之4》140cm×160cm

山水敘事——一個行者的田園思考

作者:王鍾(湖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斗轉星移,不經意間幾十年的光陰就已悄然逝去。過去記憶中許多美好的東西正在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那些個曾經讓我們有著太多暖意和總也講不完的小城故事,現如今都早已變得人是物非,除了幾本發黃的扉頁,似乎一切的記憶都是那樣的模糊不清了。是啊,自從那天WTO進到了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終於與世界結上了軌,在同步於世界的美麗幻夢中,人們不僅學會了時尚,我們似乎也體味到城市文明進程中的諸多冷陌與涼意,可我們的許多村莊與記憶確也消失了,河流在變、山川在變、人在變,是什麼讓我們人類變得如此貪婪,不難看到當下的社會上多數人還沉浸於現代摩登的商品與物質有些人們和有著綿綿的故土村莊不見了,古老的正在變為家鄉和兒時的歡笑,童年的塗鴉,過去那些曾經的激情與青春早已隨著歲月的年輪漸漸老去,翻開發黃的扉頁,彷彿昨日的笛聲還在耳旁響起,那些個曾經的風花雪月與海闊天空的往事,都已幻化為心頭斑剝的浮雲,儘管其中許多的情景都早已變得模糊而含混,可是,當你每次觸摸記憶中殘存的碎片時,內心深處卻又總會生髮出一種難以名狀的思緒與情愫,面對傳統與現代,面對社會與現實,幾許歡樂,幾許苦痛,有過的無奈和曾經的掙扎,都隨漂泊的旅程一路凋零與散落。

架上油畫對於當下這個圖像與影像迷漫的互聯網時代來說,似乎已經是一個有點過於保守和陳舊的話題。今天,油畫在歷經了二十紀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美術風潮持續的形式泛亂後,從「上帝已死」到「繪畫的終結」,這都曾一度令我們架上繪畫出現過某種集體失語和精神困惑。因而,面對今天如此複雜而多元的藝術文化與生態,我似乎在很長的一階段都陷入著對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等繪畫發展及繪畫自身本體語言的種種糾結與沉思中。

其實,縱觀東西方藝術的整體歷史,我們便不難發現,藝術自有其自然生長與變遷的規律,不同時代都會有著各自時代獨特的文化印跡與時代語境,而繪畫本身的物質存在形式卻並不會因時代的交替而消亡,這一方面是文化傳承自身的規律所決定,而另一方面則是從繪畫本體語言自身發展所體現,繪畫當隨時代無可厚非,任何繪畫的進步都會隨著其材料技法的不斷拓新而走向新的語言形式,因而,所謂繪畫終節實為杞人憂天。

就我個人來說,迷戀於架上、以及我的創作中總是有一種擺脫不了的山水畫情節,這或許是與我個人的成長經歷有關,家鄉那溫潤的土地,以及那純樸的素色山景總是令我情思連綿暢想無限,「鄉愁」這個存在於不同文明之間,跨越著種族、階級及文化的人類共有精神家園,它應該是我們人類生活的真正價值起點與生命的歸宿。從人類幾千年來文明進程的腳步中,今天當人們沉醉於現代商業文明的時尚與享樂時,可我們還是不能迴避和擺脫人類社會強權政治與種族歧視對人們的傷害,當人們在戰爭與掠奪的陰影中顫抖,當人們在自然災害的無情報復面前,我們人類其實是那麼弱小。因而,在當下高物質文明的今天,我們精神的自由與靈魂又該棲居何方,這的確是值得我們思考的現實問題。

繪畫作為人類共有的棲居地及精神家園,它記錄與承載著所有的藝術良知與藝術家獨特的個人情愫,繪畫的風格語言也只是藝術家個人用以表達思想與認知的敘事方式。藝術當隨時代,藝術應該貼近生活,藝術應該表現和傳達人類共同的真、善、美。因此,在我的繪畫中,我也始終相信,畫如其人,畫的品格與品味應該是其藝術家內心情感的真實反映與再現。也許,在我的個人內在的世界裡,可能始終有一種聲音在召喚於我,田野、山巒、河流、星空與寂靜的地平線,那就是我永遠撇不下的牽掛與守望,儘管我也深知,藝術或許不能有改變社會的力量,但我仍願意用她這種溫婉的清泉去滋潤人們受傷的靈魂與心田。

油畫《郭大爺)》,90CM×60CM,2013年作

油畫《郭家溝的婆姨》,60CM×50CM,2013年作

油畫《郭家溝老人(二)》30CM×30CM,2015年作

油畫《郭家溝老人(三))》30CM×30CM,2015年作

金指藝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指藝術 的精彩文章:

蕙質蘭心-任霞油畫作品

TAG:金指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