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克羅恩病的臨床表現之消化道CD的特徵

克羅恩病的臨床表現之消化道CD的特徵

克羅恩病(CD)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千變萬化。多數病人起病隱匿,初起癥狀不明顯,可延誤診治;少數病人起病急驟,易誤診為急性闌尾炎、腸梗阻等。其病程長短不一,有者發病後經治痊癒,不再複發;有者可達數年或數十年。癥狀持續存在,經久不愈或複發與緩解交替出現。隨炎症病變的進展,最終導致腸管纖維化,腸腔狹窄、梗阻或穿透腸壁形成瘺管或侵入附近臟器、組織。

臨床上可分早期(癥狀多不明顯, 是本病診斷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活動期(癥狀明顯), 緩解期(有效治療後癥狀好轉)或慢性活動性(多因對藥物依賴或抵抗, 治療不規範所致)。 病理學上可分為早期、活動期、慢性炎症期或消退期等。本病所處病期不同,臨床表現差異巨大,早期沒癥狀,活動期表現明顯,緩解期癥狀輕微。

消化道CD的特徵

01

口咽CD

口腔CD患者可無任何癥狀,也可表現為喝水、進食或吞咽時口腔和舌的疼痛不適,體格檢查陽性體征包括顏面和口唇浮腫、口角炎、口腔黏膜贅生物形成或鵝卵石樣改變、牙齦增生、口腔黏膜缺損或深線狀潰瘍。少數以增生性膿性口腔炎為首發表現,有的表現為口面部肉芽腫病。口腔CD患者的抗釀酒酵母抗體水平顯著增加,檢可見非乾酪樣肉芽腫。咽部CD患者極其罕見,偶有下咽部CD患者致氣道梗阻、呼吸困難,行氣管插管時可致下咽部穿孔。

02

食管CD

多數消化道CD患者後期可出現病變侵犯食管的表現,少部分患者為單獨的食管CD。食管CD患者通常表現為吞咽痛、吞咽困難、胸口燒灼感或胸骨後疼痛不適,偶伴明顯的體重下降,極少數並發食管氣管瘺的患者可致咳嗽或吸入性肺炎。基於食管CD的臨床表現,需與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結核、皰疹、白塞病、腐蝕性物質或藥物致食管損傷等鑒別。食管CD在上消化道內鏡下可見食管黏膜充血、糜爛、顆粒狀,質脆,結節樣增生或鵝卵石樣改變,黏膜缺損形成潰瘍、阿弗他潰瘍、表淺或深的鳥眼狀潰瘍,部分狹窄。食管CD易並發食管狹窄、瘺管(食管氣管瘺及食管胸腔瘺)、假性憩室形成。食管CD炎性反應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輕度炎性改變,以糜爛-潰瘍性改變多見;第二階段為狹窄形成。

03

胃、十二指腸CD

在上消化道CD中發病率較高,單獨累及胃部的CD患者非常罕見。胃CD患者可表現為噁心、嘔吐、上腹痛及體質量下降等。這些臨床癥狀主要由消化性潰瘍和胃出口梗阻引起。胃CD在內鏡下可見胃黏膜顆粒狀或片狀紅斑、糜爛、疣狀外觀、竹節樣改變(病理提示胃腺體增生、淋巴細胞浸潤、基質水腫和淋巴管擴張)。雖然胃上皮樣肉芽腫檢出率較低,但其仍是胃CD的特徵性改變。十二指腸CD 患者主要有上腹痛、噁心、嘔吐等非特異性癥狀,與消化性潰瘍患者表現類似,易延誤正確診斷。其他少見癥狀包括體質量下降、腹瀉、嘔血等。十二指腸CD患者易並發腸段狹窄、瘺管形成,少見併發症有胰腺炎和膽道梗阻,偶有報道十二指腸CD惡變。十二指腸CD在上消化道內鏡下可見阿弗他糜爛、縱形潰瘍、鵝卵石樣外觀、息肉樣病變、凹槽樣改變。活檢很少檢出肉芽腫性改變,原因不明,部分上消化道CD患者可同時累及胃和十二腸。這些患者往往有厭食、上腹痛及消化不良等非特異性癥狀。誘導的胃和十二指腸潰瘍、腐蝕性胃炎、胃癌、淋巴瘤、免疫力低下患者被細菌和病毒感染等。有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Hp感染與CD呈負相關,但在少數情況下,Hp 可與上消化道CD共存。胃和十二指腸CD患者影像學檢無特異性表現。

04

小腸CD

主要腸道癥狀同樣表現為腹痛、便秘、腹瀉、便血等,但腹痛、便秘較其他類型克羅恩病患者更多見, 而腹瀉比其他類型克羅恩病少見;小腸克羅恩病患者腹痛以臍周最多見, 其次為中上腹或右下腹, 左腹痛, 大多為隱痛、陣發性加重或反覆發作, 小腸克羅恩病與其他類型克羅恩病相比較, 發熱的發生率相似, 但消瘦的發生率遠較其他類型克羅恩病患者高, 而其他腸外表現均較其他類型克羅恩病出現率低。

05

結腸CD

主要臨床表現為黏液膿血便, 腹痛、腹瀉,腹脹 里急後重, ,便秘與腹瀉交替. 部分患者還有噁心、發乏,熱力,上腹飽脹不適、體重減輕等癥狀, 少數患者有肛門下墜感、貧血等。

06

肛周 CD

表現為皮贅、痔、肛裂、潰瘍、肛瘺、直腸陰道瘺、肛周膿腫、肛管直腸狹窄及惡性腫瘤,其中肛瘺發病率最高,隨著腸道病變肛周癥狀:

表現為肛旁反覆流膿水,遷延不愈,肛旁皮膚瘙癢;

出現控制排便排氣功能障礙;

肛瘺外口皮膚可呈暗紅色或暗紫色,表面皮溫高,觸之疼痛明顯,表面可見少量黃色膿性分泌物,可聞及臭味;

肛旁皮膚濕瘺樣改變。

來源:杉山家園

作者:周小民

關注消化界,海量專業知識等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