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學二十八:攻擊與傷害

心理學二十八:攻擊與傷害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除了理念上的偏見,還有事實行為上的攻擊行為。一般來說,只要有意圖傷害他人的身體行為或者言語行為,就可以稱作為攻擊。

這一定義排除了車禍或者他人帶來的無意傷害,也排除了其他的使人痛苦的行為,比如手術甚至極端的幫助人自殺。

有人要問,自衛算不算傷害?實際上「自衛」這個詞語已經被泛用了。比如在地鐵上被人踩了腳,立刻回踩一腳,並且罵道:「你瞎啊」。但是在判定的時候,實際上是你在「傷害」對方。而如果對方故意挑釁,主動來傷害你的身體,你也拿著板磚糊回去,這個屬於「鬥毆」。

所以實際上,我們可能覺得自己彬彬有禮,人畜無害,但實際上可能在工作生活中,就是在傷害其他人,只不過自己沒有意識到而已。

所以攻擊的來源是什麼?人為什麼會有攻擊行為?如何減少攻擊行為?這是這一章要探討的問題。

音樂還是用ólafur Arnalds 的《Only the winds》,配圖用的是Pawe? S?ota。

1,

說到攻擊的話,大家肯定想到的就是基因性的影響。也就是我們從遠古時代所遺留下來的,對暴力線索的敏感性。

在遠古時代,任何一個時刻都需要警惕,因為危險無處不在:野獸,蛇蟲,自然災害,另一個部落的襲擊,流浪者的偷襲等等,而我們的應急機制,也就是「無意識的情緒通路」早就已經規劃好路線:戰或者逃。

但是現代是一個人和人之間距離高度壓縮的時代,過去沒有一個時代會把幾十萬人每天早上擠在一個狹窄密閉寬不足八米的空間之內。雖然大家都很克制,理性,但是有的時候遠古的基因依然會起作用:每天早上都能聽到吵架甚至打起來。

其次,我們能認識到的是弗洛伊德的理論:人的攻擊根源於一種自我破壞的衝動。也就是我們的攻擊行為來源於本能:是非習得和普遍的。也就是我們天生就具備這種衝動,如果沒有得到釋放,就會逐漸的累積一直到爆發。

當然,我們現代的腦神經科學也給出了答案:我們大腦中的某個特定區域在控制攻擊行為。有些腦區被激活時,攻擊行為增加,而腦區被抑制時,攻擊行為下降。

最後,我們還從生物化學角度上看,血液中的化學成分也可以影響神經系統對攻擊性刺激的敏感性。比如說酒精,睾激素等等。

2,

但是我們會承認攻擊來源於「本能」嘛?那所有的傷害,所有的暴力,所有的戰爭行為都是順應本能而出現的咯?

另外一批心理學家不同意這樣的觀點。他們提出了「挫折-攻擊」理論。這裡的挫折指的是,任何阻止我們實現目標的事物,而我們對達到一個目標的動機非常強烈,而過程遭受到阻礙,挫折就產生了。

但是這種挫折所帶來的心裡傾向不一定會直接向挫折源釋放,而我們會把敵意轉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標上,在心理學上稱之為「轉移」

有一則古老的故事為這個理論做了很好的詮釋:一個被老闆責罵的男人回家拿妻子出氣,而妻子對孩子充滿了抱怨,孩子氣的踢了一腳狗,狗跑去咬了男人一口。

實際上,並不是簡單的【挫折-攻擊】的線性關係。一般來說,是【無法接受的挫折】引發動機情緒【憤怒】,同時又出現了【攻擊線索】,從而引發的攻擊。

在另一些社會心理學家眼裡,攻擊行為都是後天習得的,人類通過親身經歷和對別人的觀察,從而學習到攻擊行為付出的代價和獲得的益處。一旦攻擊行為帶來了回報,人們就會更加的富有攻擊性。

這在家庭教育中經常發生,就是某些人宣稱的「打一頓就好了」。而這種習慣性用武力解決問題的家庭,培養的孩子也會滋生新的暴力。當然社會文化也會助長這一氛圍的不斷強化。

3,

當然,並不會僅僅只是「挫折」,還有四方面影響我們要考慮。

第一,厭惡事件。也就是一些令人不舒服和難受的體驗。比如疼痛,炎熱,受到攻擊,擁擠,侮辱,嘲諷等。

第二,媒體影響。也就是現代傳媒對於人認知的影響。因為大量的「很黃很暴力」的鏡頭或者畫面,人們會對現實產生歪曲理解:把「不」當做「是」。

第三,遊戲對人的影響。一般認為,遊戲會激發第一情緒,助長攻擊性思維,而進一步促進攻擊性行為,並且會減少對於他人的同理心。

第四,群體影響。我們前面已經仔細探討過群體對於個人的影響了。一般來說群體可以強化攻擊傾向,如果環境激發了個體的攻擊反應,額外的群體互動往往會放大這種反應。

4,

綜上所述,我們的攻擊行為是如何產生的呢?

首先,有一個外部情景,也就是稱之為「厭惡性情景」,也就是當你離開「心理舒適區」以外的地方。充滿了挫折,疼痛與不適,攻擊或者侮辱,或者擁擠的地方【比如地鐵】。

其次經歷了三方面的作用,因為這種厭惡性情景,我們有了憤怒的情緒;各位不要忘了,在心理學【五】:記憶中,我們無意識的【啟動】了過去相關經歷的長時記憶,腦海中快速的尋找到了過去相似經歷的處理辦法;與此同時我們經歷了稱之為「喚醒狀態」的過程。

「喚醒狀態」則是一種。我們會被情緒所喚醒,同樣也會被體育鍛煉或者性行為,或者注射胰島素所喚醒,軀體的喚醒狀態可以強化所有情緒。而最後讓暴力傾向演變為暴力行為。

5,

那麼問題來了,心理學上認為該如何防止暴力行為呢?

最早追溯到亞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凈化」理論:人們在觀看悲劇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情緒得以宣洩。通過對於發生的一切產生的恐懼或者憐憫之情,將壓抑的攻擊慾望完全的釋放出來。

於是我們能看到的這種宣洩壓力的東西,要麼是可以捏的球,要麼是觀看擠壓的視頻,要麼是用泡沫塑料或者羽毛枕的互相擊打。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這樣的情景。

但實際上真的有效嘛?心理學研究表明,就算是對其他對象發泄了暴力,也會提升攻擊性。因為人們不會忍受自己「認知失調」,所以會用行為來配合自己的態度。

其次行為學家提出,如果暴力行為是習得的,那我們可以限制他們的習得過程。於是據此理論,對暴力與黃色的影片分級,對兒童上網的限制條款因此而生。

但是真的有效嘛?心理學研究表明,就算我們限制過程,懲罰暴力,結果並不能盡如人意。因為這些過程會起到消極的作用,在心理學【四】:學習與後天教養中,我寫到:「獎勵的誘惑性可能會使懲罰成為一種值得付出的代價。

6,

那你們要說了,說到底這些並不能夠完全的消除暴力行為啊。

其實我內心中也是困惑,一直到看到科學家作家Natalie·angel寫的話:「北歐海盜曾經燒殺搶掠,而他們在瑞典的後裔近兩百年來卻沒有打過一次仗。」

實際上減少暴力行為,我覺得孟子說的有道理:有恆產者有恆心。

這期就這樣,下一期我打算把親密關係和幫助行為合併到一期,然後做一個結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