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十大名茶,歷史來源

中國十大名茶,歷史來源

1.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茶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國唐代,當時著名的茶聖陸羽,在所撰寫的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就有杭州天竺、靈隱二寺產茶的記載。西湖龍井茶之名始於宋,聞於元,揚於明,盛於清。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演變過程,西湖龍井茶從無名到有名,從老百姓飯後的家常飲品到帝王將相的貢品,從中華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開始了它的輝煌時期。[3]

早在北宋時期,龍井茶區已初步形成規模,當時靈隱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雲峰產的「白雲茶」和葛嶺寶雲山產的「寶雲茶」已列為貢品。北宋高僧辯才法師歸隱故地,也是當年與蘇東坡等文豪在龍井獅峰山腳下壽聖寺品茗吟詩之處,蘇東坡有「白雲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穀雨春」之句讚美龍井茶,並手書「老龍井」等匾額,至今尚存壽聖寺胡公廟、十八棵御茶園中獅峰山腳的懸岩上。

南宋,杭州成了國都,茶葉生產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元代,龍井茶的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龍井附近所產之茶開始露面,有愛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龍井》飲茶詩,詩中曰:「徘徊龍井上,雲氣起晴畫。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坐我詹卜中,余香不聞嗅。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見當時僧人居士看中龍井一帶風光幽靜,又有好泉好茶,故結伴前來飲茶賞景。[3]

明代,西湖龍井茶開始嶄露頭角,名聲逐漸遠播,開始走出寺院,為平常百姓所飲用。明嘉靖年間的《浙江匾志》記載:「杭郡諸茶,總不及龍井之產,而雨前細芽,取其一旗一槍,尤為珍品,所產不多,宜其矜貴也。」明萬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龍井,其地產茶,為兩山絕品」之說。萬曆年《錢塘縣誌》又記載「茶出龍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與他山異。」此時的西湖龍井茶被列為中國之名茶。明代黃一正收錄的名茶錄及江南才子徐文長輯錄的全國名茶中,都有西湖龍井茶。

清代學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龍井,江南之芥片,閩之武夷雲。」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來到西湖龍井茶區觀看茶葉採制,品茶賦詩。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還被封為「御茶」。從此,西湖龍井茶馳名中外,問茶者絡繹不絕。近人徐珂稱:「各省所產之綠茶,鮮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龍井,色深碧。茶之他處皆蜷曲而圓,唯杭之龍井扁且直。」在清代,相傳,乾隆皇帝巡視杭州時,曾在龍井茶區的天竺作詩一首,詩名為《觀採茶作歌》。西湖龍井茶向以「獅(峰)、龍(井)、雲(棲)、虎(跑)、梅(家塢)」排列品第,以西湖龍井茶為最。龍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勻齊、色澤綠中顯黃。沖泡後,香氣清高持久,香馥若蘭;湯色杏綠,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飲茶湯,沁人心脾,齒間流芳,回味無窮。

民國期間,著名的西湖龍井茶成為中國名茶之首。

2.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歷史,當地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相傳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順手摘了幾片茶葉,泡茶後奇香撲鼻,脫口而道「香得嚇煞人」,由此當地人便將此茶叫「嚇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時品嘗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關於此茶名稱的來歷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時親賜之外,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時就已有茶名的傳說,還有一種巧妙的解釋說取其色澤碧綠,捲曲如螺,春季採制,又采自碧螺峰這些特點,因而命名為碧螺春。此茶有悠久歷史,在清代康熙年間就已成為年年進貢的貢茶。

碧螺飛翠太湖美 新雨吟香雲水閑

洞庭碧螺春產區是中國著名的茶、果間作區。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泉城紅、泉城綠、等果木交錯種植。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著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說:「茶園不宜雜以惡木,唯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之類與之間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 茶樹、果樹相間種植,令碧螺春茶獨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質優異。其成品茶外形緊密,條索纖細,嫩綠隱翠,清香幽雅,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葉底柔勻,飲後回甘。

碧螺春茶條索緊結,捲曲如螺,白毫畢露,銀綠隱翠,葉芽幼嫩,沖泡後茶葉徐徐舒展,上下翻飛,茶水銀澄碧綠,清香襲人,口味涼甜,鮮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為貢品。碧螺春,名若其茶,色澤碧綠,形似螺旋,產於早春。

外形條索纖細,茸毛遍布,白毫隱翠;泡成茶後,色嫩綠明亮,味道清香濃郁,飲後有回甜之感。人們贊道:「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花香果味,鮮爽生津」。洞庭碧螺獨特的花果香,主要是因為它生長在果園之中,並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養。其他碧螺春是沒有清香和果香的,只有沃土氣和青葉氣。

洞庭碧螺春是中國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艷、香濃、味醇「四絕」聞名於中外。碧螺春始於何時,名稱由來,說法頗多。據清代《野史大觀》(卷一)載:「洞庭東山碧螺峰石壁,產野茶數株,土人稱曰:『嚇煞人香』。康熙己卯……撫臣朱犖購此茶以進……,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歲必採辦進奉矣。」又據相傳,明朝期間,宰相王鰲,是東後山陸巷人,「碧螺春」名稱系他所題。

據《隨見錄》載「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細,味甚甘香,俗稱『嚇煞人』,產碧螺峰者尤佳,名『 碧螺春』」。若以此為實,則碧螺春茶應始於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聲顯赫了。

清代王應奎《柳南隨筆》記載:清聖祖康熙皇帝,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車駕幸太湖。巡撫宋犖從當地制茶高手朱正元處購得精製的「嚇煞人香」進貢,帝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日「碧螺春」。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來的故事之一。後人評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澤碧綠,捲曲似螺,春時採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點,欽賜其美名。從此碧螺春遂聞名於世,成為清宮的貢茶了。

3.黃山毛峰

時代溯源

黃山茶可追溯到1200年前的盛唐時代。歙州是隋文帝開皇年間設置的,經唐朝,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名為徽州,元為徽州路,明初原名興安府,後改徽州府至清末。黃山,隸屬歙州,後屬徽州。據《中國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載:「黃山產茶始於宋之嘉佑,興於明之隆慶」。又載:「明朝名茶:……黃山雲霧:產於徽州黃山。」日本榮西禪師著《吃茶養生記》云:「黃山茶養生之仙藥也,延年之妙術也。」又《中國茶經》茶的傳說:「正志和尚與茶」。說明黃山茶在明代就很有名了。明代的黃山茶不僅在製作工藝上有很大提高,品種也日益增多,而且這時的黃山茶已獨具特色、名聲鵲起,黃山毛峰茶的雛形也基本形成。

弘治十五年(1502)的《徽州府志·土產》記載,「近歲茶名細者有雀舌、蓮心、金芽,次者為下白、為走林、為羅公,又其次者為開園、為軟枝、為大號,名號殊而一。」這種由「雀舌」而知形狀、由「金芽」而知色澤,與「形如雀舌之狀、色如象牙而黃」的黃山毛峰極為相似。而黃山源和號稱500里黃山第一峰--紫霞峰。在《中國茶經》「休之松蘿」一文中,據《歙縣誌》寫道:「舊志載明降慶間(1567-1572) ,僧大方住休之松蘿山,製法精炒,郡邑師其法,因稱茶曰松蘿,……」歙縣茶有的雖「本軼松蘿上」,因系仿松蘿製法,也概名松蘿茶。例如當時歙縣的紫霞山茶,也稱為「最上品」,也稱為松蘿茶。與松蘿山毗鄰的歙縣北源茶,又稱為北源松蘿,以享其名也。《徽州府志貢品》記載:「歙之物產,無定額,亦無常品。大要惟硯與墨為最,其他則以北源茶、紫霞茶。」說明當時黃山源產北源茶和潛品紫霞山產紫霞茶,亦很有名。[

松蘿茶

明代許次紓的《茶疏》記載:"天下名山,必產靈草,江南地暖,故獨宜茶。……若歙之松蘿,吳之虎丘,錢塘之龍井,香氣濃郁,並可雁行,與岕頡頑,往郭次甫亟稱黃山……"由此可知,黃山產茶歷史悠久。《黃山志》稱:"蓮花庵旁就石隙養茶,多清香冷韻,襲人斷齶,謂之黃山雲霧茶",傳說這就是黃山毛峰的前身。清代江澄雲《素壺便錄》記述:"黃山有雲霧茶,產高山絕頂,煙雲蕩漾,霧露滋培,其柯有歷百年者,氣息恬雅,芳香撲鼻,絕無俗味,當為茶品中第一"。又據《徽州商會資料》記載,黃山毛峰起源於清光緒年間(1875年前後),當時有位歙縣茶商謝正安(字靜和)開辦了"謝裕泰"茶行,為了迎合市場需求。

清明前後,親自率人到黃山充川、湯口等高山名園選采肥嫩芽葉,經過精細炒焙,創製了風味俱佳的優質茶,由於該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為"黃山毛峰"。

1875年試創黃山毛峰,始入上海,英商品嘗稱好,當即名揚上海,後來「謝裕大茶號」上批量加工洋庄及少量黃山毛峰出口,享有「名震歐洲四、五載」之雀,當黃山毛峰運往關東(東北營口),時稱奉庄「謝裕大茶行」銷售,深受消費者的歡迎,然後銷向華北,遂名揚天下。

解放以後,黃山毛峰被人們以名山產名茶,並作推斷為「黃山雲霧茶」的後身。

4.廬山雲霧

廬山種茶,歷史悠久。遠在漢朝,這裡已有茶樹種植。據《廬山志》記載,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當時廬山梵宮寺院多至300餘座,僧侶雲集。他們攀危崖,冒飛泉,競采野茶;在白雲深處,劈崖填峪,栽種茶樹,採制茶葉。東晉時廬山已成為佛教中心之一,據載,當時名僧慧遠,在山上居住三十餘年,聚集僧徒,講授佛學,在山中發展種茶。

唐朝時廬山茶已很著名。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往廬山峰挖葯種茶,並寫下了詩篇:「長松樹下小溪頭,斑鹿胎巾白布裘,葯圃茶園為產業,野麋林鸛是交遊」。

宋朝已有洪州鶴嶺茶,洪州雙井茶、白露、鷹爪等名茶。這時雖然未明確地見到雲霧茶的出現,但從北宋詩人黃庭堅的詩中,隱約可見宋時已有雲霧茶了。詩云:「我家江南摘雲腴,落磑霏霏雪不如」。這裡所寫的「雲腴」是指白而肥潤的茶葉;「落磑霏霏雪不如」,說明磨中碾成粉末的茶葉,因多白毫,其白勝於雪。看來宋時已有白毫茶是無疑的。到了明代,廬山雲霧茶名稱已出現在明《廬山志》中,由此可見,廬山雲霧茶至少已有300餘年歷史了。[2]

朱元璋登基後,廬山的名望更為顯赫。廬山雲霧正是從明代開始生產的,很快聞名全國。明代萬曆年間的李日華《紫桃軒雜綴》即云:"匡廬絕頂,產茶在雲霧蒸蔚中,極有勝韻。"

匡廬之山,真是雲的故鄉,雲的世界。廬山雲霧,千姿百態,變幻無窮,時而像浩瀚的波濤,時而像輕盈的薄絮,整個廬山都沉浸在那朦朧飄渺的雲霧中,"千山煙靄中,萬象鴻蒙里",一如太虛紀境。因而,有雲霧茶之名,"霧芽吸盡香龍脂",雲霧的滋潤,促使芽葉中芳香油的積聚,也使葉芽保持鮮嫩,便能制出色香味俱佳的好茶。

5.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茶誕生於「六安茶」之中,是清朝名茶中之精華。根據六安史志記載和清代乾隆年間詩人袁枚所著《隨園食單》所列名品,以及民間傳說,六安瓜片於清代中葉從六安茶中的「齊山雲霧」演變而來,當地人流傳「齊山雲霧,東起蟒蛇洞、西至蝙蝠洞、南達金盆照月、北連水晶庵」的說法。六安瓜片原產地在齊頭山周圍山區,清朝列為名品入貢,並暢銷江淮之間和長江中下游一帶,京津地區,曾遠銷港、澳、台地區及東南亞、歐、美市場。

1856年,慈禧生同治皇帝後,方有資格每月享受十四兩六安瓜片茶的待遇。老一輩革命家對六安瓜片多有情鍾,一代偉人周恩來與葉挺將軍曾有一段與六安瓜片的不解情緣。

建國後,六安瓜片一直被中央軍委作為特貢茶。

1971年7月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基辛格博士首次訪華,六安瓜片被作為國品禮茶饋贈,促進了中美關係的發展,被傳為佳話。「六安瓜片」不愧為六安人民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6.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始於唐代,清朝時被列為「貢茶」。據《巴陵縣誌》記載:

「君山 產茶嫩綠似蓮心。」「君山貢茶自清始,每歲貢十八斤。」「穀雨」前,知縣 邀山僧採制一旗一槍,白毛茸然,俗稱「白毛茶」。又據《湖南省新通志》 記載:「君山茶色味似龍井,葉微寬而綠過之。」古人形容此茶如「白銀盤 里一青螺」。

清代,君山茶分為「尖茶」、「茸茶」兩種。「尖茶」如茶劍,白毛茸然,納為貢茶,素稱「貢尖」。君山銀針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真勻齊,白毫如羽,芽身金黃髮亮,著淡黃色茸毫,葉底肥厚勻亮,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變其味。 沖泡後,芽豎懸湯中沖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觀。

7.信陽毛尖

中國茶葉生產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開始。信陽種茶歷史悠久,茶樹原產地在我國西南雲、貴、川一帶。茶沿著河流山川向外傳播,沿川陝大道進入陝西,向東順長江而下,向東南各省發展。茶的傳播與政治、經濟、文化、交通、氣候密切相關。東周時期,我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在河南。當時,茶在河南傳播,並在具有生態優勢的信陽一帶生根發展(今浉河區、平橋區一帶)。

唐朝時期,茶葉生產發展開始進入興盛時期,信陽已成為著名的「淮南茶區」,所產茶葉品質上乘,列為貢品。1987年,考古學家在信陽固始縣出土的古墓中發掘有茶葉,考證距今已有2300多年。公元760—780年間,茶聖陸羽編寫的世界第一部茶書《茶經》,把全國盛產茶葉的13個省43個州郡,劃分為八大茶區,信陽歸淮南茶區。北宋時節蘇東坡謂:「淮南茶信陽第一。」西南山農家種茶者多本山茶,色味香俱美,品不在浙閩以下。

到了宋朝,全國有十三個賣茶山場,信陽的光州(潢川)、子安(固始)、商城分別為其中之一。清朝時,信陽已發展有6個產茶縣,即信陽、羅山、光山、固始、商城、潢川。

歷史上,信陽毛尖主產於浉河區(原信陽市)、平橋區(原信陽縣)和羅山縣(部分鄉)一帶。元代和明代,由於茶稅過重,茶葉生產開始衰落。「毛尖」一詞最早出現在清末,本邑人把產於信陽的茶葉稱為「本山行尖」或「毛尖」,又根據採制季節、形態等不同特點,叫作針尖、貢針、白毫、跑山尖等。清末,受戊戌變法影響,李家寨人甘以敬與彭清閣、蔡竹賢、陳玉軒、王選青等籌集資金,先後興建了元貞(震雷山)、宏濟(車雲)、裕申、廣益、森森(萬壽)、龍潭、廣生、博厚等八大茶社,開墾茶園余畝,種茶40多萬穴,茶葉生產逐漸復甦。信陽毛尖獨特風格的形成是在20世紀初期,由於「八大茶社」注重製作技術上的引進、消化與吸收,信陽毛尖加工技術得到快速發展,逐漸改進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藝。1913年產出了品質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為「信陽毛尖」。1915年,浉河區董家河鎮車雲山生產製作的茶葉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此後,產於董家河鎮「五雲山」、浉河港「兩潭一寨」、譚家河「一門」(土門)的茶葉定名為信陽毛尖。

民國時期,茶葉生產繼清朝之後,又得到大力發展,名茶生產技術日漸完善。

8.武夷岩茶

時代溯源

商周時,武夷茶就隨其「濮閩族」的君長,會盟伐紂時進獻給周武王了。西漢時,武夷茶已初具盛名。

唐朝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孫樵在《送茶與焦刑部書》中提到的「晚甘侯」是武夷茶別名的最早的文字記載。[2]

宋代中國制茶技術進入改革時期,飲茶風氣盛行,茶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各地產茶不下百種,僅貢茶就幾十種。此時的武夷茶也是北苑貢茶的一部分,運往建州進貢。

元代的統治者嗜茶成性,且頗有品茶功夫,武夷茶便成了首選,於是在元代武夷茶正式成為貢茶。

元大德六年(1302年)朝廷為了監製貢茶,特地在武夷山的四曲溪畔設置「御茶園」當時武夷茶就大量進貢了,而且長達255年,從客觀上擴大了武夷茶的影響。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皇帝朱元璋詔令產茶地,禁止蒸青團茶,改制芽茶入貢,逐漸向炒青綠茶轉變;明末清初由於加工炒制方法不斷創新,在制茶過程中不斷摸索,就出現了烏龍茶。

清代是武夷岩茶全面發展時期,武夷茶區不僅有生產武夷岩茶、紅茶、綠茶,而且還有許多的名從。

9.安溪鐵觀音

安溪產茶始於唐末。宋元時期,鐵觀音產地安溪不論是寺觀或農家均已產茶。據《清水岩志》載:「清水高峰,出雲吐霧,寺僧植茶,飽山嵐之氣,沐日月之精,得煙霞之靄,食之能療百病。老寮等屬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飲之不覺兩腋風生,倘遇陸羽,將以補茶話焉」。

明清時期,是安溪茶葉走向鼎盛的一個重要階段。明代,安溪茶業生產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飲茶、植茶、制茶廣泛傳遍至全縣各地,並迅猛發展成為農村的一大產業。明代「常樂.崇善等里貨(指茶)賣甚多」的記載。武夷從唐朝起生產蒸青團茶,明末罷貢茶之後,福建省漢族茶農積歷代制茶經驗的精髓,創製了武夷岩茶。

清初,安溪茶業迅速發展,相繼發現了黃金桂.本山.佛手.毛蟹.梅占.大葉烏龍等一大批優良茶樹的品種。這些品種發現,使得安溪茶業步入了鼎盛發展階段。清代名僧釋超全有「溪茶遂仿岩茶制,先炒後焙不爭差」的詩句,這說明清代時已有溪茶生產,安溪茶農創製了鐵觀音。鐵觀音屬於烏龍茶,烏龍茶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屬於半發酵茶類,是中國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茶類之一。烏龍茶採制工藝的誕生,是對中國傳統制茶工藝的又一重大革新。

清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安溪人張乃妙.張乃乾兄弟將鐵觀音傳至台灣木柵區。並先後傳到福建省的永春、南安、華安、平和、福安、崇安、莆田、仙游等縣和廣東等省。這一時期,安溪烏龍茶生產技術也不斷向海外廣泛傳播,鐵觀音等優質名茶聲譽日增。

10.祁門紅茶

美國韋氏大辭典,「祁門紅茶」記錄著祁門紅茶的原產地——中國安徽省祁門縣。創始年:祁門產茶創製於光緒年(公元1875年),已有百餘年的生產歷史,可追溯到唐朝,茶聖陸羽在《茶經》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 的記載,當時的祁門就隸屬歙州。

1875年前後,祁門人士胡元龍借鑒了外省的紅茶製法,在祁門加工出了紅茶,後由北平同盛祥茶莊引入北平,在市場獲得了成功。

光緒元年(1875),胡元龍在培桂山房籌建日順茶廠,用自產茶葉,請寧州師傅舒基立按寧紅經驗試製紅茶。

清朝光緒年間以前,祁門只產綠茶,不產紅茶。

1875 年,安徽黟縣有個名叫余干臣的人,在福建罷官回原籍經商,因見了紅茶暢銷多利,便在至德縣堯渡街設立紅茶莊,仿 " 閩紅茶 " 製法,開始試製紅茶。

1876 年,余氏又先後在祁門西路鎮、閃里設紅茶分庄,擴大經營。由於祁門一帶自然條件優越,所制紅茶品質超群出眾,因此,產地不斷擴大,產量不斷提高,聲譽越來越高,在國際紅茶市場上引起了茶商的極大注意,日本人稱其為玫瑰 ,英國商人稱之 " 祁門 " 。[1]

光緒8年(1883),終於製成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紅茶,胡云龍也因此成為祁紅創始人之一。

余干臣的弟子學徒有陳尚好等人。從1875年余干臣在歷口開辦茶莊,陳尚好自幼在茶莊學藝,多年以後學技精湛,回正沖村自辦茶號尚好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貴州竟然是茶的起源地,只有我知道得最晚嗎!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