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制度缺陷讓特朗普鑽了大空子

美國制度缺陷讓特朗普鑽了大空子

2017年執政第一年,特朗普(Donald Trump)就觸碰了三權制衡的所有機關,但都沒有被確證違憲違法。從移民行政令在最高法院遭遇的坎坷,到「通俄門」調查的有序推進,都可以看出三權制衡體系的有效運作。即便如此,美國制度在權力設計上的一些空白或灰色地帶,讓特朗普這種不合格的執政者有機可乘,坐滿了一年。

美國國父們在討論和制定《憲法》時,都想建立一個強大且獨立的行政體系,但又怕照搬大英帝國君主立憲體制,導致總統變成帝王,所以設計了立法和司法上對總統的制衡。但是,行政體系當中總統個人及職位權力的演變以及國會兩黨的極化鬥爭,導致國會一端的制衡力度大大削弱。小布希(George W. Bush)和奧巴馬(Barack Obama)都被反對黨批為「帝王總統」,特朗普被冠以「威權主義」或「獨裁者」的標籤,其實也反映了這一點。

總統的「規矩」問題

美國《憲法》只界定了總統的職位權力,比如簽署法律、發動戰爭、赦免罪罰等,但沒有規定總統該如何執政,或者總統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性格、能力、世界觀和領導技巧等。美國至今並沒有一整套權威的總統「行為準則」參考。只有當準則或規矩被破壞,才會引起媒體和公眾的注意和爭論。

曾效力於前總統里根(Ronald Reagon)和布希家族、現任美國倫理與公共政策中心(EPPC)高級研究員的維納(Peter Wehner)在特朗普就職後第一天便斷言,特朗普不太容易受傳統、常規的束縛,甚至不受法律和憲法的約束。的確如此。從特朗普一年來的執政表現來看,他對白宮運作所知不多。尤其是他攻擊法院、媒體、國會和情報體系,無端指控前總統竊聽,干涉司法調查,多次觸碰美國憲政危機的紅線。

歷史上挑戰三權分立、引發憲政危機的案例很多。比如, 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1936年連任後,曾破例提出「法院填塞計劃」,規定總統有權替換任何超過70歲的但沒有退休意願的聯邦法官,包括最高法院法官。羅斯福希望將高法大法官人數從9人增加到15人,以此控制最高法院,助推「新政」。但這一努力最終失敗,至今被人唾棄。

不過,總統打破常規、立新規優勢並非完全是壞事。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上台後,曾拒絕延續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和亞當斯(John Adams)執政時期到國會發表國情咨文的做法。傑弗遜認為,這種做法有點照搬英國國王在議會發表演說。所以,在傑弗遜執政之後的110年里,美國總統都是以書面形式向國會遞交國情咨文,直到威爾遜(Woodrow Wilson)總統在1913年前往國會山發表國情咨文,並延續至今。

今年12月18日,特朗普通過演講公布《國家安全戰略》的方式,也打破傳統。此前從未有總統以演講的形式公布。另外,特朗普專註於打造軍人內閣、施行推特執政,並在內部強調忠誠度優先,清理白宮內鬼,也算是特朗普立規矩的體現。

但是,特朗普並不完全是為了破舊立新,很多情況下,規矩或傳統,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已經被打破。喬治·奧威爾在《1984》中的名言「無知就是力量」最適合特朗普。特朗普完全是依靠自己的任性在執政。而且,特朗普以非敵即友的世界觀看待盟邦,對性醜聞指控不屑一顧,甚至公開支持同樣受性醜聞指控的參議員候選人,以及架空幕僚、嘲笑殘疾人,挑起內外對立,也讓美國國家及總統的形象大打折扣。

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格林斯坦(Fred I. Greenstein)是研究美國總統的名家。在他看來,特朗普打破規矩的做法,似乎更源於「低情商」的表現,也就是說特朗普缺乏情感的控制力,很容易被自己的暴脾氣所左右,且極其好面子,喜歡大場面,善變且叛逆,從而危害自己的總統領導風格和領導力。

國會制衡力度最弱

面對這樣一個不注重傳統、不講「規矩」甚至毫無道德標準的總統,美國國會的制衡是存在的。比如,國會通過法案制裁俄羅斯,限制特朗普改善對俄關係;國會兩院的情報和司法委員會推進通俄們調查;共和黨建制派議員施壓和保全司法部長塞申斯(Jeff Sessions)等,都體現出了國會共和黨人對特朗普的不信任。12月末,共和人開始施壓特朗普最好不要開除「通俄門」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S. Mueller III)也是潛在制衡的體現。

但是,這種制衡對特朗普來說,明顯不夠。

為了推翻或扭轉奧巴馬民主黨政府時期的內政外交政策,共和黨人對特朗普出格違規的言行採取了沉默、妥協與遷就的姿態。特朗普在聯邦法院填補了12名保守派法官,並通過稅改部分廢除奧巴馬醫改,都是共和黨人多年來夢寐以求的結果。但是,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和《華爾街日報》12月公布的民調顯示,美國民眾對稅改法案的支持率僅有24%,廢除奧巴馬醫改的支持率則只有17%。

可以看出,共和黨2017年掌握白宮和國會權力以來,依然在按照自己的思路和理念,推行自己認為正確且可行的解決方案。

1.5萬億美元的稅改法案通過後,美國眾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R-KY)表揚特朗普總統,甚至說自己開始喜歡推特執政了。想當初,特朗普曾在廢除奧巴馬醫改失敗後,將問題直接追究於麥康奈爾及眾議院議長瑞恩(Paul Ryan,R-WI),現如今被特朗普在稅改通過後一句「大家都玩得很開心」(we had fun)大而化之,這鮮明體現了共和黨和特朗普之間關係「共生關係」

這種彼此利用和依賴的關係還體現在其他方面。為了讓「通俄門」調查不影響國會稅改、廢除奧巴馬醫改等重大議程,共和黨議員也在竭力替特朗普「發聲」。不少共和黨人認為,「通俄門」就是民主黨當中的親希拉里勢力作祟,或者如特朗普所說,就是國會和情報界自由派分子對他的「政治迫害」。共和黨人對特朗普的這種「政治庇護」,反過來也激化了同民主黨人的關係,進而引發兩黨在多個議題層面的對立,進而使得加重國會少產,導致制衡力度大大下降。

另外,國會對特朗普執政過程中的裙帶關係、商業聯繫,也束手無策,主要是《憲法》和國會法律對這種利益衝突沒有明確的界定,沒有具體的司法強制執行舉措。

共和黨依然在重複民主黨主政時的「黨爭」,這種黨爭不可能消除。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在《聯邦黨人文集》中提到,「被啟蒙政治家(the Enlightened statesmen)不總是大權在握,身處領導地位」,就已預料到黨爭的長期存在,所以才有權力約束的必要性。

特朗普絕非一名被啟蒙者,更不是一位政治家。他執政背後所反映出的制度缺陷,單靠修改憲法是無法修補的,更何況現在裂化政治氛圍不可能達成修憲共識。美國現在亟待一次制度改革,這不但需要有魄力的總統,更需要有膽識的議員領袖,展現改革和協作的政治意願,一步步修補社會、政治和制度裂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軍備 的精彩文章:

章瑩穎案最新進展:或撤除對兇犯指控

TAG:世界軍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