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能信?歐陽修當年為了排擠同僚滿口胡說八道!

你能信?歐陽修當年為了排擠同僚滿口胡說八道!

不管北宋還是南宋,都是對武將十分忌憚和限制的,因為太祖趙匡胤就是前朝武將,趁著主少國疑奪了柴氏江山。所以他也十分害怕這樣的事發生在他身上,一個勁的打壓武將。中國數千年的尚武精神從此一蹶不振。

狄青廟塑像

不僅皇帝打壓,連同朝為官的文官們也恨不得對武將踩上一萬隻腳。仁宗年間,有一個小兵叫狄青,通過多年的征戰從小兵一直干到樞密副使,相當於副國防部長,兩宋加在一起,除了岳飛就是他。狄青為人正直,關心下屬,深受官兵的愛戴。可就這樣一個人,依然被同僚誹謗。其中最可笑的理由編造者應該算是歐陽修,他向宋仁宗上書希望罷免狄青,可是卻舉不出一條有力的罪證,最後寫的全是狄青的好話。估計歐陽修也覺得自己吃飽了撐的,怎麼替狄青說好話,因為實在找不出狄青的過錯。最後實在逼得沒法,竟然把發大水的罪責安在了狄青身上,說:「水者陰也,兵亦陰也,武將亦陰也」,今年發大水就是老天爺因為狄青任樞密副使而給的警告,誰能相信這樣的理由會從歐陽修的嘴裡說出來。

影視劇中的趙匡胤

最後什麼樣的理由都能和狄青扯上關係。仁宗皇帝病了怪狄青。狄青家養的狗撞了個包就說他家的狗長龍角了。狄青家火災說他家怪光衝天,連上寺廟拜佛也被叫作心有異志。宋仁宗沒有辦法,為了保全狄青,讓他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給他加宰相頭銜派到外地去當知州。沒多久狄青因為心中鬱結難平,口生毒瘡,死在了任上。

歐陽修雕像

可見兩宋武將地位有多低,可是打仗總不能讓文官去吧。皇帝需要人出去打仗,但是對武將又很不放心。於是趙匡胤想到了一個辦法,需要出征的時候指定武將,再給武將派個監軍監視你。這還不算完,皇帝先想好打仗的策略,提前畫好陣圖。你說這皇帝還真不好當,操心操稀碎啊。結果武將到達指定地點一看傻了眼了,皇上要我紮營的地方是條河啊。全軍不能全在河裡泡著吧。這時候你不按皇上的陣圖打吧,贏了還好。輸了的話,監軍回去打小報告,必定被皇帝治罪。派人回去請示一來一回,戰機延誤不說,敵人這會殺到,您還是等下輩子再請示吧。

影視劇中的楊家將

對於皇帝而言武將能不能打勝仗是次要的,只要不造反什麼都好說。太祖趙匡胤是個馬上天子,能征善戰。但是他沒想到後世子孫可沒人跟他一樣。這種重文輕武的政策導致北宋良相輩出,能征善戰的武將卻屈指可數。這樣的朝代哪有不滅的道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史公求法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被坊間流傳近乎「妖」,其實只是個「普通」謀士

TAG:太史公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