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家證實水有兩種液相&飛秒激光功不可沒!一隻眼球上同時進行三台手術

科學家證實水有兩種液相&飛秒激光功不可沒!一隻眼球上同時進行三台手術

光電資訊

科學家證實水有兩種液相!利用飛秒激光器分析過冷水結構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和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研究小組利用日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設施的激光器SACLA,成功捕捉到過冷狀態水(H2O)的結構,驗證了水存在液—液相變的臨界點,並能在兩種液相間轉變。

生命離不開水,但人們對水的理解尚不完善。水在溫度降低時的密度、熱容量、等溫壓縮率等熱力學的特徵變化與其他液體呈相反狀態,由此引發了對水的熱力學特徵的長期爭論,出現了各種假說。其中一種假說認為,液態水具有密度不同的兩個相(物態),並在兩個相之間搖擺。但是水在溫度下降到接近0℃時(過冷狀態),狀態不穩,會很快結冰,因此迄今為止驗證該假說極為困難。

聯合研究小組利用SACLA對過冷狀態的水滴進行照射,分析了水的結構。SACLA的脈衝寬度為非常短的飛秒級,可以在冷卻水結冰之前對各個時段的變化進行測量。研究小組獲得了水在各種溫度下的數據,通過分析被水滴散射的X射線得到了水的結構,並調查了水冷卻時等溫壓縮率的上升情況。結果發現,等溫壓縮率在-44℃時為最大,低於此溫度時發生反轉;把水中的氫原子(H)置換成重氫原子(D)的重水(D2O),等溫壓縮率溫度為-40℃。這些發現表明,水存在液—液相變的臨界點,這種相轉移影響原子核的量子效應。

該研究成果闡釋了水的固有熱力學形態的起源,相關論文已發表在《科學》雜誌網路版。

望遠鏡的項目經理Bill Ochs說:「測試取得完美成功對JWST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字來自搜狐網

飛秒激光功不可沒!一隻眼球上同時進行三台手術

近日,南京市第一醫院接診了一名雙眼角膜內皮營養不良晚期患者,經過專家反覆論證,最終在他的一隻眼球上同時進行了三台手術,手術非常順利,張大爺已於16日康復出院。

據了解,張大爺今年75歲,是名科研工作者,每天查閱大量科技文獻。據其老伴回憶,張大爺雙眼視力下降已經5年多了,尤其是左眼的視力下降很嚴重,近段時間癥狀加重,看東西模糊不清,還出現了明顯的疼痛感。這眼睛不好使,對於平時酷愛讀書張大爺,可真是個大問題。萬般無奈下,只好四處求醫,可治療了一年多,一點效果都沒有。

1月12日,張大爺慕名找到了南京市第一醫院眼科王林農主任。王主任接診後,經過詳細的檢查,最終確診其為雙眼角膜內皮營養不良,還患有白內障。這疾病在臨床不多見,治療的效果經常不滿意。聽到這裡,張大爺一籌莫展,很是著急,收治住院後王主任及團隊反覆研究病情,查閱臨床資料,在第二天的查房中很肯定的對張大爺說了三個字:可以治!

為確保手術順利進行,王主任召集科內專家進行了認真的術前討論,最終決定行飛秒激光角膜內皮移植術+白內障超聲乳化摘出術+人工晶體植入術,又稱「新三聯手術」。該手術在小小的眼球上同時進行三種手術操作,由於眼球血管非常豐富,操作要求零誤差,刀刀「精準」,對術者的技術要求極高。

術中,王主任先行白內障超聲乳化摘出術,在角鞏膜緣做3毫米左右大小的小切口,伸入超聲粉碎器將晶體核粉碎後抽吸出來,隨後植入人工晶體。然後,在飛秒激光手術精細化角膜制瓣的輔助下,進行角膜內皮移植術。40分鐘後,手術順利完成,術後張大爺的眼睛將逐步恢復功能。

角膜內皮營養不良是一種雙眼角膜內皮病變,它是一種慢慢進展的遺傳性疾病,臨床發病率低,因癥狀不明顯,極易誤診,既往該病發展到晚期,會出現明顯疼痛、視線模糊。以往只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術,術後排斥率高,用藥時間長,角膜散光大。近年來開展的角膜內皮移植技術。將病變的角膜內皮替換成健康的角膜內皮,有對角膜損傷小,視力恢復快,且排斥率明顯降低。

圖文來自新華網

想看更多資訊隨時關注我們

喜歡

點個贊,分享到朋友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慶大學光電學院 的精彩文章:

TAG:重慶大學光電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