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往返22公里!這一路詮釋軍嫂對愛的擔當
原標題:每天往返22公里!這一路詮釋軍嫂對愛的擔當
每天6點伴隨著「軍號」起床、洗漱、做飯、整理家務、收拾教具,她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營區、營門、街道…學校,這條11公里的沿途風景線中,高挑的鼻樑上戴著眼鏡、身材瘦弱的她騎著電動車,開始了一天中的第一場「奔襲」,先是把孩子送上校車,然後再趕到學校迎接學生們入校。
每天往返「奔襲」在家與學校這條11公里路上的她,不單是一名軍嫂還是一名教書育人的人民教師!
作為一名軍嫂,她始終認為應當自立自強,決不能享受在丈夫榮耀的光環里;2009年,經過層層競選考核的她,走上了人民教師崗位,被選聘成為一名幼兒園老師。
作為一名教師,她始終以「甘為人梯、願做橋」這句話作為座右銘,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她還自學舞蹈、鋼琴等緊貼崗位需要的教學技能。
辛勤汗水換來的是碩碩果實,執教8年來,因工作中教學質量成績、表現突出,她多次榮獲學校相關部門獎勵、表彰,並被原南京軍區評為「優秀教師」。
從走上教學崗位至今,默默耕耘在三尺講台上的她,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小童星升學、離校,縷縷銀絲不知不覺的爬上了鬢角。
每一名學生都是祖國花朵、未來的棟樑,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的辛勤園丁,她總是細心呵護、悉心教學,讓他們在陽光下茁壯成長、綻放光彩。
每當夜幕降臨,在送走了最後一批離校的學生回家之後,她就開始了每天的「第二場奔襲」。
丈夫是駐閩某旅一名現役軍官,「當兵為打仗、帶兵求打勝」的他在軍營里時常因訓練、演訓等工作,經常不能按點回家,就這樣照顧孩子和家庭的重擔落在了她柔弱的雙肩上。
為了讓丈夫安心、專心服役部隊,在戰位上聚焦實戰、苦練本領,在他在工作中遇到挫折與困難時,她始終給予他最大的支持與鼓勵,為了讓丈夫全身心的投入到獻身國防、保衛國家的神聖使命中,她總是一個人默默的在背後操勞小家。
結婚幾年來,雖然處理家庭的大小事務已遊刃有餘,但最讓她頭痛的還是孩子生病時。
2016年一個深夜,兒子突然高燒不退,而此時丈夫正在野外駐訓,為了不影響丈夫工作,她踏茫茫月色獨自一人把兒子送到醫院進行治療。
三天兩夜,在醫院病床旁守護著兒子,面容憔悴的她直到兒子康復的那一刻,才想起撥通丈夫的電話,把孩子的情況告訴他,但由於野外沒信號等原因,那個電話還是沒撥通。
直到丈夫訓練回營後,她才把情況告訴了他;面對丈夫的抱怨,每次她總是淡淡的說:沒事,我一個人能行!
「這些年,我常在外忙於工作,孩子成長的大小事情都是她在照顧,可她從來都沒有埋怨過我。」說到這些,張景峰止不住眼淚在臉上流了下來。
她時常對丈夫張景峰說:國家靠你們,小家交給我,孩子是家的希望,我能做的就是悉心在家處理好家務、帶好孩子,讓你在戰位上堅守無憂。
儘管生活上很多事情都需要多一份承擔,但作為一名軍嫂,祝順芳覺得無比光榮;在她的支持與鼓勵下,丈夫張景峰在部隊專心練兵備戰、強本領,他所在的單位先後被上級評為先進,他個人也多次被評為先進個人,並因工作、訓練成績突出多次榮獲上級嘉獎。
有人說:
當戀愛選擇的是一場軍戀,
當婚姻選擇的是嫁給一個軍人,
那生活中陪伴的時間肯定不多;
有人說:
當選擇了一場軍戀,
就選擇了一段相守的情愫;
風雨洗禮、戎馬前行、實戰厲兵、軍旅榮光,
成為了一名軍嫂,
就意味著在身後多挑一份家庭重擔,
軍功章里有他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作者 | 袁鵬程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 | 左海亮、靳奎
監製 | 代烽


TAG:東部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