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美學者:中國的老子是一個從印度婆羅門教留學歸來的楚國人!

中美學者:中國的老子是一個從印度婆羅門教留學歸來的楚國人!

公元前600年,印度婆羅門教從吠陀時代進入沙門(Sramanas)時代。一些婆羅門教或教外哲人,不滿於教義中的權力壟斷、等級界限及其繁縟規定,以「林居者」和「遁世者」自居,成為採拾野果或行乞的苦行者,在森林和曠野里沉思並研習瑜伽術,以尋找新的真理和精神的安寧。

從他們的隊列里誕生了佛教創始人佛陀(約624~ 544 B.C.)、道家宗師老子(約571~ 471 B.C.)和耆那教(Jainism)始祖大雄(599~ 527 B.C.)等等。

這場叛教運動的最大受益者並非印度本身,因為它最後拋棄佛教而返回新婆羅門教(印度教)的狹小道路。道家(或稱原始道教)與和佛教的共同特徵,就是它們都缺乏神靈的觀念,並把祝聖、求赦、獻祭、祈禱等宗教活動,置於相當次要的地位。在杜爾干看來,它們是無神的宗教,因為它們都不關心世界的來源,而僅關心如何靠自我修行來擺脫這個充滿慾望和苦痛的世界。只有中國同時接受了這兩種孿生宗教,並把它們變成中國文化的兩大支柱。中國人以史無前例的胸襟,笑納了這些崇高的饋禮。

喬達摩悉達多和李耳,都是軸心時代沙門運動的中堅分子。喬達摩頓悟前是林居者,而成佛後的行為則更像是「遁世者」,沿襲了進城乞食後再出城教習佛法的傳統。這可以從《金剛經》卷首中清晰地讀出——

「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金剛經》(鳩摩羅什譯本)

李耳「出生」的場面,則更像是一位帶著皺紋和白髮離家出走的「林居者」——生於李樹之下,而且生下來就滿頭白髮,又指李樹為自己的姓氏。 儘管屬於反叛的沙門群體,但老子的行為方式,還是遵循了婆羅門教關於「林居者」 的規定——在出現皺紋和白髮之後,離棄世俗事務,前往林中修行。這狀況揭示了印度沙門的內在矛盾:一方面反叛婆羅門教,並渴望開啟新的真理之門;而另一方面,他們又必須在舊教義及法規的基石上從事這種反叛。就連最偉大的沙門修行者,都無法擺脫這種令人尷尬的悖論。

南朝梁人殷芸(471~529 A.D.)在其筆記中,對老子的形貌有與眾不同的記錄:「老子始下生,乘白鹿入母胎中。老子為人:黃色美眉,長耳廣額,大目疏齒,方口厚唇,耳有三門,鼻有雙柱,足蹈五字,手把十文」。唐人張守節據此在《史記正義》添油加醋地寫道:「老子......身長八尺八寸,黃色美眉,長耳大目,廣額疏齒,方口厚唇,日月角懸,鼻有雙柱。」

無法查證支撐這種敘事的歷史證據,但它所描述的細節,如長耳、廣額、大目、鼻有雙柱等,都跟傳統的釋迦牟尼造像神似,可視為老子攜帶印度文化基因的重要旁證。

丁山則根據古籍中楚人長須的民俗,認為「聃」並非僅指耳朵長大,而是指其長須,聃,應該是髯字的誤記。印度智者通常多髯,所以老子和楚人多髯,皆因其受印度風俗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涯何處是華夏 的精彩文章:

巴基斯坦學者:先知盤古是伏羲女媧的創造者,盤古墓在斯里蘭卡!

TAG:天涯何處是華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