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吹噓核衛星用600年沒問題 升空2小時後設備融化 墜毀造成核泄漏

吹噓核衛星用600年沒問題 升空2小時後設備融化 墜毀造成核泄漏

原標題:吹噓核衛星用600年沒問題 升空2小時後設備融化 墜毀造成核泄漏



眾所周知,一顆衛星被送上太空後,基本上就靠地球引力在軌道上進行運。但是衛星在變軌和糾正偏差時,就得依賴自身產生的動能了。展開的太陽能電池板就是為衛星提供能量的,但是電池板的壽命有限,想要衛星工作時間更久,核動力衛星應運而生。

畢竟,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對核技術十分熱衷,甚至想要製造出核動力轟炸機,以便能夠飛抵全球任意一個角落。由於當時的技術所限,雙方雖然都有嘗試,但是反應堆和防護裝置的體積還是太大,核動力轟炸機計劃均無果。



圖為改裝核反應堆的美國B36遠程轟炸機


核衛星的研究和軍方的重視密切相關,1970年,蘇聯的第一代核衛星問世,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偵查美軍的軍事基地。當時研製這顆衛星的科學家這樣吹噓其性能:能夠在天上工作600年。別說在當時,就算是現在,這個數字也會讓不少人眼前一亮。

不過,話雖這樣說,是騾子是馬,還是要牽出來溜溜。這枚衛星在升空的當天就出了岔子,準確地說,是在升空2個小時後,這枚衛星就「罷工不幹」了。原來衛星內部的核裝置材料不行,運行不久後開始溶化,衛星殘骸在了北太平洋地區,還導致該地區的海水受到了核污染。



核衛星,沒有太陽能電池板


失敗總是暫時的,科學前進的道路總不是一帆風順。俄國人後來繼續改進,其後5年之間又發射了60枚核衛星,堅決要在與美國的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不過,一半的衛星升空後工作狀態不正常,沒撐多長時間就掉了下來。僅有3成衛星能夠正常工作,但是幾年後也陸續宣告報廢。遠遠少於當初所吹噓的能夠工作600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見聞 的精彩文章:

10萬噸超級核航母只賣50億 中國拒絕出手 但這個國家情願接盤

TAG:軍武見聞 |